报告分析香港审查机制:公民社会未消亡

人气 446

【大纪元2023年07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叶泽宇香港报导)一份由匿名港人团队进行研究的《国安法研究报告》今日(30日)在台湾公开,该团队以三种审查机制作为分析框架,研究香港在5个范畴受到的影响。研究团体期望国际社会能持续关注香港,并预见未来香港本地的线下及线上平台都会持续被挤压,希望能在海外发展长期稳定的平台,供港人及关心香港人士自由讨论香港议题,以及存放和备份资料。

台湾人权促进会、香港边城青年、台湾香港协会、民间司法改革会基金会等团体今日在台湾召开记者会,公开这份报告。报告提到的三种审查机制分别为“来自政府的法律手法”、“来自政府的非法律手法”及“来自非政府的非法律手法”;5个范畴则包括“新闻媒体界”、“文化、艺术与出版”、“社会整体的政治表达”、“社会整体信息流通”、“社会整体资金的流动”。

在“新闻媒体界”方面,最为瞩目的例子是《苹果日报》和《立场新闻》遭港府大规模搜查和拘捕,不单导致两间传媒公司结束营运,亦在业界造成寒蝉效应。

政府更使用行政措施整顿政府辖下的公共广播媒体,而自2021年起,政府各部门透过直接发表声明,或去信传媒机构点名批评报道的做法,间接使媒体在报道时做出内容审查。亲建制、支持政府的政治人物和团体过去3年亦频繁抨击媒体,为媒体带来压力。

至于“文化、艺术与出版”方面,报告指政府主要是透过修订《电影检查条例》或严格执行现有的法律进行打压。例如电检处曾上门要求职工盟(现时已解散)提供《理大围城》放映许可证;食环署曾以《公众娱乐场所条例》干扰支联会(现时已解散)纪念馆的六四展览活动。

政府行政手段打压的例子则包括康文署大量下架书籍覆检,贸发局2022年取消多个出版社参与书展的资格。而私人场所亦经常拒绝租借场地予政治敏感的表演者。

报告亦批评警方以《公安条例》频繁对示威申请发出“反对通知书”,并以“煽惑他人犯罪”或“煽动”罪名打压示威动员。此外,警方更会以约谈、骚扰、跟踪等方式阻吓行动者发起示威,例如社民连多名成员都曾在特别日子被国安约谈。

报告又指,政府透过修订《私隐条例》及收紧《公司条例》的查册安排,限制“社会整体信息流通”,更要求网络服务公司停止令香港用户浏览特定网站。

至于“社会整体资金的流动”方面,报告指政府一方面打算就规管众筹立法,在立法后所有网络或实体的筹款活动均须事先向当局提出申请;而负责资助本地团体的政府法定机构如艺发局、环保基金,在审批项目时往往要进行政治审查;在非政府方面,一些平台亦会停止向政治敏感团体提供服务,例如社民连被支付平台PayPal通知因账户风险过高而停止服务。

台湾香港协会理事长桑普表示,在目前大规模的审查下,香港整体社会的自由受限,无论线上或实体的公共讨论空间持续被挤压,公民社会难以高调发声,与外界的接触亦变得小心,以致有人误以为香港公民社会已经消亡。但事实上香港仍有公民社会参与者尝试发展出更灵活的工作方式,并且需要更多的支持。

桑普表示,研究团队期望国际社会能持续关注香港,以更灵活的方式和香港公民社会保持连结,包括在海外建立备份资料库和安全的讨论平台,供关心香港的人士发表意见、交换资讯等:同时,亦可以透过国际交流等方式,与仍在坚持的公民社会成员同行。

香港边城青年秘书长冯诏天表示,香港的反送中虽然已经完结,但不代表港人争取民主的运动完结,他说香港本土有很多人仍在努力,他们和离散港人之间仍可在有限的空间去合作和连结,去争取港人的民主自由。@

责任编辑:玉洁

相关新闻
香港医事人员申请来台定居遭否准 监委要查
香港劳顾会委员不满被架空
分析:三股力量促外资撤离 习寄望民间无效
禁人权恶棍入境 港人吁定制裁标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