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警方拘捕港府驻英经贸办经理 控外国干预罪

涉嫌协助外国情报机关被捕 曾多次辱骂挑衅参加抗议活动港人

人气 1338

【大纪元2024年05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张瑛瑜香港采访报导)英国伦敦警察厅以当地国安法,拘捕并起诉3名男子,指他们涉协助与香港有关的情报机关,并犯下外国干预罪,当中包括香港驻伦敦经济贸易办事处行政经理袁松彪。

有英国港人团体向大纪元表示,2021年7月起在多个同香港有关的抗议场合见过袁松彪,袁不时辱骂抗议者是“暴徒”,当时已经感到对方并非经贸办的普通职员。另一被告Peter Wai亦曾经现身港府有关场合。

伦敦警方在当地时间5月13日早上8时发稿表示,当地警方在英格兰各地逮捕多人并进行搜查。有11人被捕,其中3人分别为38岁、居于伦敦附近泰晤士河畔斯坦斯(Staines-upon-Thames)的Chi Leung Wai (又称Peter Wai);37岁、居于英格兰东南的美登赫(Maidenhead)的Matthew Trickett;及63岁、居于伦敦哈克尼(Hackney)的Chung Biu Yuen(袁松彪)。

稿中提到,袁松彪在5月2日于伦敦被捕,同日另一男子在约克郡被捕。至于Peter Wai、Matthew Trickett等共8男1女,则在5月1日约克郡被反恐警察逮捕。他们被关押在伦敦市中心的一个警察局和西米德兰兹郡(West Midlands)的一个警察局。

上述3人5月13日在西敏区法院(Westminster Magistrates’ Court)受审,香港驻伦敦经贸办副处长黄凯铃亲身到法庭旁听。其中Chung Biu Yuen,为香港驻伦敦经济贸易办事处行政经理袁松彪。大纪元记者致电在港府网页显示的袁松彪伦敦办公室的电话,但是接听的职员称袁暂时未能接听电话,问什么时候能联络袁松彪,对方一度表示稍等,数秒后要求大纪元提供身份。当要求直接联络袁时,对方就建议可从电邮联络他。

涉监控罗冠聪等流亡英国港人

英国法院的起诉书指,被告袁松彪是退休香港警察,持有中、英双重国籍。据香港驻伦敦经贸办的官网资料,袁为经贸办行政经理,是经贸办第三把手,直接参与经贸办内部运作。

至于其余两名被告,是受他委派,进行“敌对活动”,包括收集资讯、监视、欺诈、强行进入他人住所,目标疑是居英港人。起诉书并提到,3名被告监视前立法会议员罗冠聪、人称“揽炒巴”的刘祖廸及职工盟前总干事、“香港劳权监察”总干事蒙兆达等人。

袁松彪曾任警司 与李家超同窗

翻查警方刊物《警声》,袁松彪在2007年7月为时任交通总部警司,他在2011年3月曾经获颁授水警总区指挥官嘉奖状。

警方刊物《警声》显示,袁松彪(右)在2011年3月曾经获颁授水警总区指挥官嘉奖状。(《警声》图片)
警方刊物《警声》显示,袁松彪(右)在2007年7月为时任交通总部警司。(《警声》图片)

另外,据香港《南华早报》2002年报导,袁松彪任职警队期间,曾经与李家超一同修读澳洲一所名为Charles Sturt University的大学在港的管理课程,并一同毕业。当时袁称自己加入警队已经24年。

英国港人团体、协助在英国寻求政治庇护港人或来自香港难民的组织“港援”曾经在2021年7月,分享相片指港人因应国安法首案被告唐英杰被判刑,该月30日到香港驻伦敦经贸办外示威。期间示威者在门外地上,摆放主审法官——杜丽冰、彭宝琴、陈嘉信的相片,并展示“Shame on you”(可耻)字样的标语,袁松彪在门外观看。

在英港人:袁松彪曾挑衅并威胁示威者

有当日在场的“港援”示威者向大纪元表示,当日示威期间,只有袁松彪一人开门,从经贸办出来观察示威,并手持长尺,做出想要教训示威者的样子,当时感到惊讶。其后查核其资料,已经发现他是前警员,意识到他并非普通职员。之后在多次的示威活动中,亦有见过袁。

2021年7月30日,袁松彪在经贸办门外有示威期间,从经贸办出来观察示威,右手持有长尺,做出想要教训示威者的样子。(“港援”提供)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港援”成员表示,曾与袁松彪有过磨擦。在部分的集会场合中,袁曾经骂示威者是“暴徒”,更曾经挑衅示威者“出黎只揪”(出来单挑)。

该成员向大纪元表示,他在多个示威场合见过袁,亦相信袁认得他。由于他上学的地方近经贸办,不时在放学回家途中,见到袁出入。在一两年前,他曾经在放学回家途中,经过经贸办附近时,无端被袁用肩膀撞向他,并以粗言辱骂。但当该成员5分钟后打999报警时,接线生却表示对方有外交豁免权,即使警员到场,亦会先拘捕该名成员,他只能作罢。

有不时参与港人示威活动的人士透露,最近一次见到袁松彪,已经是今年2月14日晚,驻伦敦经贸办在伦敦市中心国宴厅(Banqueting House)举行中国新年酒会,当时袁松彪在门口附近位置监视示威者,并曾经讲电话。是次被起诉的Peter Wai当晚亦在场。

今年2月14日晚,驻伦敦经贸办在伦敦市中心国宴厅(Banqueting House)举行中国新年酒会,当时袁松彪在门口附近位置监视示威者,并曾经讲电话。(“港援”提供)

另一被告曾保护许正宇访英

去年4月,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访英期间,团体“政治犯关注组”及多名港人,在17日于许参与的“2023创新金融全球峰会”峰会场外示威。“港援”有成员亦在现场,他忆述Peter曾经在当日向其展示警徽,称如果其不走开,就会用妨碍公务拘捕他。

当日的示威期间,有示威者称见到许正宇坐车离开,并尝试阻拦两部怀疑载有许正宇及香港官员的黑色车辆。大纪元当时拍摄的片段,见到相信是许正宇的车队的其中一辆车,被示威者截停后,副驾驶座所坐的,正是Peter Wai,他当时在打电话。及后一持伞外籍男子撞开两名拦车示威者,指责他们挡路。

2023年4月17日,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访英期间,相信是许正宇的车队的其中一辆车,被示威者截停后,副驾驶座所坐的,正是Peter Wai。资料图片。(大纪元英国记者站)

“跨境打压是有系统性的”

有“港援”成员对涉及跨境打压的人被捕及被起诉感到开心,但他相信涉及跨境打压的,远远不止13日上庭的3人,“跨境打压是有系统性的,后面有整个system(系统)去support(支持)的”。认为英国政府应该更多地有所作为,如:加强警员的培训,处理针对港人的打压活动,并保护港人,“有更多未有新闻报导、隐藏的人受间谍、中国力量及其支持者威胁,伦敦、英国警方应更留意这些情况,制定保护策略。不止集会加人手去保护这么简单,更应在个人层面提供保护”。

就他所知,伦敦警方有向特定人士提供支援,但范围有限,如派发有直线电话的卡片。他认为警方应建立资料库、与港人团体交换情报,提升执法效率。

他希望本次案件能将被告绳之于法,但他也担心曼城使馆职员殴打示威者后的事情会重演,被告保释后通过外交豁免离开英国,或免于刑责。

在英港人举办或参与活动常受滋扰

“港援”成员又指,过往其成员及参与他们举办活动的普通参加者,均曾受到滋扰。一直以来收到不少难民怀疑被监视、骚扰的个案,部分个案有英国警察介入,但因涉及调查,现阶段不便透露。但是有成员曾表示举办集会后,有可疑人士停留在现场,对与会者进行拍摄、跟踪、监视,引起怀疑。

有“港援”成员指出,监视者除了针对知名人士,更会随机找对象。“港援”曾经接到消息,指有参与“港援”活动、帮忙派传单的人士在2022年回港后,曾在街头被一名相信是国安或警员的便衣男子截停,对方问其“你是否是‘港援’的?”更提出用金钱交换资讯。这让他们肯定,当局在集会或活动中有随机监视。该当事人被截停后没有被捕,但是马上准备行李,成功离开香港。

在英国的前湾仔区议员张嘉莉5月13日在其Facebook呼吁港人与英国人分享是次起诉事件,并指事件是一个强而有力的理由,停止香港当局的“操纵”(manipulation)。她又分享早前自己在英国国会网站发起的联署,要求英国政府重新审视英国与香港的外交关系,包括香港政府驻英代表应否享有外交特权。联署将在英国时间10月12日结束,截至5月13日晚,有约920人签名。根据英国国会联署规则,联署达到10万个后,将被考虑在国会中辩论。@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
报告:中共跨国镇压 对留学生造成寒蝉效应
中市警涉足赌博机房 警长:分局长一并究责
加油站内Gogoro换电站起火 疑电池爆炸无人伤亡
英国起诉三名男子涉嫌协助香港收集情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