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瞬间】《蒙娜丽莎》失窃案

文╱江峰
2024年6月7日,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内,一群游客手持手机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拍照。(Antoine Boureau / Hans Lucas / 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6月7日,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内,一群游客手持手机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拍照。(Antoine Boureau / Hans Lucas / AFP via Getty Images)
font print 人气: 110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法国巴黎卢浮宫,20世纪初这里跟现在很不一样。没有防弹玻璃,没有高级的警钟系统,临摹者画架在每一幅传世之作下面都支着,画廊显得更加狭窄了。不过也因此多了一份私密性,你很容易走到名画的人物的心灵中去。当然只有一幅画很特殊,她的神秘让你琢磨不透,这就是达芬奇在1503年前后,为佐贡达夫人画的人物画──又称《蒙娜丽莎》。

1911年8月21日,这天是周一,按照惯例卢浮宫闭馆,只有少数工作人员在大厅里走动。在总管巡视之后,馆内更加显的空空荡荡,空气中只有油画颜料中的亚麻仁油的香气和油画里的人物,悄悄地耳语。

一个穿着白色罩衫的维护工人,从角落里走了出来。他没有左顾右盼,直接向《蒙娜丽莎》走去。《蒙娜丽莎》只有30英寸高,21英寸宽。在1900年代,她一直被挂在另外两幅名画之间,是来自意大利的名家克雷吉奥的《神秘婚礼》和提香的作品《阿方索寓言》。这两幅作品个头要比《蒙娜丽莎》大得多,场面和人物都很饱满,显得《蒙娜丽莎》很冷清。白衫人走到这幅名画前,轻轻托起画框,往两侧倾斜上扬,油画轻松地离开了墙上。他把画框卸下来,把画卷到大衣内之后,轻松出了卢浮宫。

第二天,一个画家来到卢浮宫,他按照计划要来临摹《蒙娜丽莎》的。可是当他来到《蒙娜丽莎》应该出现的地方的时候,他发现,墙上只有四颗木钉,幽幽看着画家,带着一种嘲笑。

《蒙娜丽莎》被偷了!!!

无法辨别真伪爱国主义与爱情

1914年1月4日,遭窃的《蒙娜丽莎》被运返巴黎。(Paul Thompson / FPG / Archive Photos / Getty Images)
1914年1月4日,遭窃的《蒙娜丽莎》被运返巴黎。(Paul Thompson / FPG / Archive Photos / Getty Images)

疯狂的寻找随即展开,可一切无济于事。第二天,当时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巴黎人报》,在头版登出了《蒙娜丽莎》巨大画像,上面大标题“佐贡达夫人逃离卢浮宫”,标题下还有一幅讽刺性的漫画:蒙娜丽莎咧着嘴笑,旁边写着:“我真高兴,400年后我终于自由了。”

《蒙娜丽莎》就这样失踪了。人们,不管原来是不是喜欢艺术的,都排着队来到卢浮宫,参观那四颗幽幽的木钉子,站在空空的墙壁面前,想像着蒙娜丽莎依然微笑的模样。

《蒙娜丽莎》的确是一件宝贝,但是原来没有那么大知名度。现在人们都在猜测,这个神秘的女人,去哪里了?

直到两年后,佛罗伦萨古董商阿尔弗雷德收到一封信,作者声称要把画“归还”意大利,前提是必须支付他五万里拉的费用。

阿尔弗雷德通过对照手上原件的照片,以及原画上的龟裂纹(即颜料上的裂纹,被称作画的“指纹”),结果证明这正是《蒙娜丽莎》真品。他说服这个人回酒店等候奖金,然后就报了警,将这位原名叫佩鲁贾的窃贼抓获。

佩鲁贾曾经是卢浮宫的粉刷匠。当年就是他穿上了维修工的外罩,偷走了名画。他在法庭上交代,在卢浮宫工作的时候,就暗恋上了画中主人佐贡达夫人,在法庭上,佩鲁贾除了爱情之外,给出了另一个堂皇的理由,那就是不忍看到那么多意大利艺术品落入它国之手。他这不是偷窃,是把国宝送回祖国,完全出于爱国热情。爱国主义和爱情是意大利人除了足球以外,最着迷的两个话题,所以佩鲁贾的自我辩护让意大利人群情激昂。最后他只被判了意大利刑法中最短的刑期——七个月。议会在经过一番激烈讨论之后,将《蒙娜丽莎》送还给了法国。

佩鲁贾的爱国主义与爱情一样,无法辨别真伪。但是这幅画的确是法国拥有的,跟爱国主义真的没有关系。那么达芬奇是怎样把这幅画交给法国人,挂在了卢浮宫的呢?

达芬奇 欧洲文艺复兴最完美代表

达芬奇的自画像。(Frederic Lewis / Getty Images)
达芬奇的自画像。(Frederic Lewis / Getty Images)

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佛罗伦萨,出了三位巨匠: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1517年冬天,一头小毛驴承载着一位沉甸甸的老人和一个沉甸甸的木头箱子,长途跋涉穿过阿尔卑斯山来到了法国。

老人就是达芬奇。他之所以沉甸甸的,是因为他脑子里放不下的全是对于佛罗伦萨新一代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的妒忌与无奈。箱子里之所以沉甸甸的,是因为里面装满了几十年来自己的心血之作,其中就有他心爱的《蒙娜丽莎》。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提出重金聘他到法国来安享晚年。达芬奇一想,这很不错,免得自己在佛罗伦萨抬头低头总要看见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让弟子牵着毛驴就过来了。

虽然达芬奇当时已经进入创作的晚期,但是他毕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随着他的到来和国王的推动,法国雕塑、绘画、建筑开启了新纪元。据说达芬奇最后就是在弗朗索瓦一世的怀中离开了人世。

在达芬奇去世后,佛朗索瓦用4,000埃居的大价钱,买下了包括《蒙娜丽莎》在内的所有遗作。原先挂在枫丹白露王宫,后来卢浮宫重新整修,从闹市中菜市场的喧嚣,变成了博物馆,《蒙娜丽莎》才乔迁新居。失窃案发后,报纸的连载,让达芬奇的传世之作,拂去厚厚的尘土,惊动了俗世凡间。

名画回到卢浮宫后,两天就有十万人前来瞻仰。真是一偷成名,成了卢浮宫的镇馆之宝。

很多人都听说过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其实,那就是文艺复兴时代肖像画的手法,叫晕涂法。用光影的变化,不用轮廓而纯粹以明暗将肌体塑造成形。这种朦胧效果,容易造成视觉上的错觉和想像空间。所以你一看,蒙娜丽莎的眼角、嘴角、脸颊等处若有似无的阴影,正是决定其表情似笑非笑、难以捉摸的原因。

如今,《蒙娜丽莎》已经拥有了一个单独的空间,不需要再跟其它名画挤在一起,当三明治了。不过正因为有了一个安全的距离,所以游客也不怎么能够清楚地看到她的微笑了。@*

——转载自《新纪元

责任编辑:王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他的体格强健,然而他的双手却是无比的灵巧。他的性格如同他的外貌,果敢而严谨。他的名字路易.威登,大家都熟悉的LV品牌创始人Luis Vuitton。
  • 巴黎是一个受到神眷顾的城市,徜徉在巴黎的老街,那些古老的建筑物,都沾着灵气,仿佛会跟您倾述一样,诉说着一种只有知音才能听懂的古老的承传,虽然古老,却也历久弥新。
  • 他们长相漂亮,说话动听,口号迷人,他们就是贝隆夫妇。他们成了新的国家偶像,带动着新的国家方向。而贝隆夫人,至今仍然是阿根廷的民族图腾,因为她的传奇生命那么短暂,还没有让人回过劲儿来,就成了永恒,于是更加迷人。
  • 索尔仁尼琴:生命最长久的人并不是活得时间最多的人。因为永恒的比暂时的伟大,天国的比人间的伟大,灵性的比政治的伟大。
  • 联合国成立以后,会员国日益增多,1956年至1957年第11届联大会议收到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和西班牙的建议,要求修改宪章有关条款,以便扩大安全理事会与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成员,增加安理会作出决定所需要的票数。修正案于1965年8月31日正式生效。
  • 1871年8月30日,卢瑟福生于新西兰的一个手工业工人家庭。卢瑟福在研究放射性现象和原子结构方面有重大成就。1899年,他发现了放射物中的两种成分,并由他使名为α射线和β射线。1900年卢瑟福指出,第三种辐射在磁场中不偏转,是高能电磁辐射,他称这种辐射为“γ射线”。
  • 2005年8月29日“卡特林娜”在路易斯安纳州登陆,造成1306人死亡、6644人失踪。路易斯安纳州当地时间29日清晨6时许,卡特林娜飓风挟着时速161公里,相当于14级风的风速和惊人的雨量登陆,瞬间风势高达时速240公里,使得密西西比河掀起22英尺的洪峰,部分地区水淹达两层楼高,许多房屋与车辆惨遭灭顶,根据美国政府最新的评估,该次风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高达260亿美元,可能成为美国史上财损最惨重的飓风灾情。
  • 1963年4月初,伯明翰市的黑人在马丁-路德-金博士和南方基督教领导人大会的领导下,采取游行、请愿、静坐等示威活动,要求消除在商店、餐厅、学校和就业方面的种族歧视。但遭到地方警察当局的镇压。
  • 北京图书馆始创于1909年4月,当时名为“京师图书馆”,它是在清末掌管学部的大学士张之洞奏议下,根据清朝颁布的第一个关于建立图书馆的法令兴建的,第一任馆长是缪荃孙。馆址在北京鼓楼附近的什刹海广化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