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09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林燕编译报导)路透社周三(9月11日)报导说,中国银行体系消化不良,被高风险资产淹没;即便非重症,对整个经济来说也是痛苦的。
中国金融业严重萎靡不振。几十年来,北京一直依赖国有银行通过发放信贷来加速经济增长。在银行被高风险资产淹没后,结果就像是消化不良。
中共官方数据说,中国的银行不良贷款为3.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此外还有4.8万亿元令人头疼的“特别提及”贷款,其中包括向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开发商和资金短缺的地方政府发放的信贷。中共官方数据因不透明和瞒报历史,实际情况可能更糟。
“问题是,向中共数据收集机构询问坏帐就像询问消化不良的病人他们到底吃了多少垃圾食品一样。”报导说。
报导亦指出,非官方的其它消息源对中国经济持更悲观看法。根据经济研究机构佳富龙洲(Gavekal Dragonomics)的估计,仅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不良贷款目前就可能超过7.1万亿元(按现有汇率估算)。
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有三种
路透社把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分为三种。一种是来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即由地方政府发行的城投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中国地方债务在2023年超过60万亿元(按现有汇率估算)。惠誉评级估计,为地方债提供的资金信贷可能占银行总资产的17%。
报导说,这类债务因政治属性,让银行别无选择,只能在到期前继续展期,但此举会侵蚀银行的盈利能力。资产管理公司Pimco表示,有15%的城投债需要重新谈判,造成银行业利润下降6%。
至于其它两种类型的不良资产,通常中国的银行会试图以某种方式从系统中清空或消化掉。
Trivium研究员迪尼‧麦克马洪(Dinny McMahon)表示,过去几年,中国的银行加快了不良资产处置的步伐,自2020年以来,不良资产处置规模已超过每年3万亿元,占GDP的近3%。
第二种不良资产是可以出售、拍卖或证券化的资产。因中共破产程序不完善,繁琐的限制和冗长的法庭和解程序导致,银行在投资亏损的情况下,更愿意直接将有毒贷款转移给主要由国家支持的投资工具(即“资产管理公司”)。
比如:中国渤海银行计划在2024年以六折出售价值290亿元的资产,相当于损失2023年四分之三以上的收益。
资产管理公司很多情况下本身也捉襟见肘,它们更像清算所而非投资方。它们经常会转手将购买的贷款出售给民间专业基金,变换成两位数的回报。
第三种不良贷款是银行将尝试自行收回未偿还金额,并利用拨备弥补任何未偿还损失的贷款。根据佳富龙洲的数据,2023年冲销总额达1.3万亿元。
各大银行盈利能力受挤压
报导说,中国的银行正在通过仓储、出售和冲销贷款,勉强维持生计,这种做法是有代价的。在信贷需求低迷、利率下调以及北京要求银行将廉价信贷注入战略部门的背景下,各大银行的盈利能力正在受挤压。
根据Visible Alpha的数据,大陆四大银行和第五大银行交通银行的平均净息差预计将从2019年的2%以上降至2024年的1.4%;因此,预计同期平均股本回报率将从10%降至8.6%。
由于中国的银行需要拨出资本来弥补核销损失,利润缩水将使其维持目前的资产处置速度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农村商业银行,它们占中国银行总资产的14%。
农村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体系中盈利能力最低的,同时不良贷款率也是最高的。
美国智库“亚洲政策”研究所的中国问题研究员王慧玲(Lynette H. Ong)在报告中说,中国金融领域最薄弱的环节是分布在农村地区的3,800家中小型区域性银行。它们只能吸收本地储户的储蓄,同时,中国国内的银行法规禁止它们设立分支机构或向在本省以外注册的客户提供在线服务,在这种背景下,它们倾向于向与政府相关的项目合作,尤其是给房地产商和房地产项目放贷,从而暴露在这次房地产危机中。
在过去二十年里,中共一直依靠投资驱动的增长,向国有和私营企业分配信贷。
路透社说,这种增长模式已不再可能持续,而且风险在不断增加。如果消费者不弥补不足,经济就会放缓,坏帐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严重的财务消化不良将演变成更糟糕的情况。
摩根大通分析师利用贷款创造的名义GDP增长的历史数据,假设银行维持30%的股息支付率,银行需要超过10%的股本回报率才能产生足够的资本,才可能实现中共政府设定的5%的经济扩张目标。◇
责任编辑: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