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4年09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林燕综合报导)美国今年新丰收的玉米,对华出口量还不够装一船。这是随着大陆需求放缓冲击商业信心,中国大宗农产品进口暴跌的最新例子。
彭博社周日(9月15日)报导说,法国对中国的大麦出口也一直在下滑,此外,澳大利亚的小麦种植者可能也感到紧张,他们正准备未来几周开始收割新小麦。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从9月开始,美国仅向中国出售了1万3,400公吨玉米,而去年同期的玉米出口量超过56万4,000吨。在2023-2024年期间,美国对华出口下降了63%。来自巴西的对华出货量也有所下降。
报导引述一些中国农业专家的估计说,2024-2025年,中国对海外玉米的需求量可能减少一半以上(900万至1100万吨),小麦进口量可能减少三成以上(700万至900万吨)。
中国经济放缓和房地产市场的低迷打击了消费者信心,迫使精打细算的家庭减少肉类消费,放弃外出就餐,这反过来抑制了喂养牲畜所需要的农作物量。据悉,北京主要餐饮企业的上半年利润平均暴跌88%。
报导说,预计中国缩减海外大宗农产品进口的情况不会在短期内改变,因为人口老龄化和经济降温的双重影响预示着未来前景不容乐观,尽管出于对粮食安全的担忧中国未来几年仍会保持强劲进口,但过去二十年的飞速成长很可能已经结束。
StoneX驻上海大宗商品市场分析师李艾维(Ivy Li,音译)告诉彭博社,“人们对经济和需求越来越感到悲观。”
“进口商非常谨慎,(以后)购买速度会放缓,更多地进行按需采购。”她说,“信心崩溃的影响无处不在。”
与此同时,北京要求贸易商限制海外购买玉米、大麦和高粱,以缓解今年早些时候因抢购廉价海外农作物而加剧的供应过剩压力。
北京还在采取措施减少动物饲料中豆粕的使用。大豆是即使需求放缓,中国国内产量也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的农产品之一。巴西和美国是大豆的主要出口国。
今年早些时候,由于大豆价格便宜,巴西对中国的出口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些大豆用于食用油和猪饲料。但展望未来,美国迄今为止在2024-2025季交付给中国的大豆不到500万吨——这是剔除2018-2019年贸易战以外16年来的最低水平,同比下降了25%。
巴西谷物贸易商嘉吉公司(Cargill)首席执行官保罗‧索萨(Paulo Sousa)告诉彭博社,“中国的需求不像过去那么强劲,我们没有看到像前几年那样的明显增长。”
中国经济前景依然黯淡,通货紧缩出现螺旋式上升的迹象,今年5%的官设年增长目标遥不可及。
彭博经济和法国巴黎银行等银行的分析师表示,中国的通缩可能会延续至2025年,将进入中国自1993年开始有数据以来最长的通货紧缩周期。
《华尔街日报》表示,即便中共开始行动,也无法让中国经济转向更可持续的增长动力,例如改善国内消费需求,北京进行结构性改革和根本性思维转变。在中共治下的中国,这根本不可能实现。
责任编辑: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