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红楼 重悟真谛(二十六)

康熙皇帝和《红楼梦》(五)辛卯科考案

作者:宋闱闱
图为清 梁亯《观榜图》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38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康熙五十年,天下承平久矣,就发生了一起科考场的泄题舞弊案。

科考本来是给寒门举子的机会,可这一年放榜,一下子天下哗然,竟然有好几位不学无术的盐商子弟,位居榜首。也就是说,盐商家里有钱,教育有方,子弟长进,家里的孩子一点都不纨绔,很会读书,而且在读书人云集的东南地界,南京考场,还能力压群雄,考中头名。就问你服不服?

当然是不服的,盐商家有好厨子,天下人都服。你说盐商家的孩子除了会享福,还会读书——这就真是违反天理了,让平常的寒门读书人,三更灯火五更鸡苦读十年的人如何自处?情何以堪?

这金榜一放出来,书生们大闹贡院,上千个书生聚集,有人抬着财神菩萨送到贡院,并将贡院二字添减部首,“贡院”改作“卖完”——直指主考方贪财、受贿、售卖功名。而封疆大吏、两江总督葛礼,雷厉风行,霹雳手段,派兵包围了贡院,抓住了为首的书生,关进班房——用高压政策,暴力手段,让考生们闭嘴。

而此时,同样身在南京,身为康熙皇帝的东南耳目,曹寅也没闲着,密奏已经上报给了康熙。当然,他的妻兄、苏州织造李煦,也火速地递上了折子,让皇帝了解了内幕细则。

金榜题名的剧集很快有了反转。朝廷派出重臣,时任的江苏巡抚、安徽巡抚、户部尚书共三位钦差大臣,前来查案。中榜的盐商子弟,给他们重考了一次,结果,二位考生,对三字经的掌握程度都很有限,常识的字都认不全,这是如何在读书人云集的东南考中榜首的呢?自然,不行贿是不可能的。于是,锒铛入狱。皮娇肉贵的盐商子弟们,哪见过班房和刑具呀?很快就供认了自己作弊。再过堂审问作弊考生们:这题,谁泄漏给你们的?考生们答:是自己用银子,从考场打杂的下人手上买的。再多的,问不出来了。

明眼人曹寅在呈给康熙皇帝的密奏上,头头是道地分析:这一步,是舍卒保帅。应该是受贿者和行贿盐商,事先勾兑好了的,出事后不能牵涉主考官,也不能供出分阅考卷的房师等一干权贵,打杂人和考生把这考题泄漏的罪名给担下来,塞住悠悠众口就是了。

审案过程中,有两名地方知县悬梁自尽,不知道是畏罪自杀了,还是被更高层给灭口了。审案过程中,行贿的盐商子弟供出来的黄金银两数目,和各级受贿者得到的赃款,又明显对不上。于是,中间有仆人斗胆供出来:消失的那部分贿赂黄金,是送给两江总督葛礼的。此言一出,坐在审案堂上的葛礼,就喝令人把这仆人拖下去打死,幸亏被一同审案的张伯行给挡住了。

葛礼出身满清贵胄,是正宗的八旗子弟,满洲正红旗出身,曾祖是满清开国元勋,母亲曾是康熙的奶妈,照顾过幼年的康熙,论起来,葛礼和康熙是奶兄弟。葛礼自幼就是贵族里的巴图鲁,又曾经在康熙三十五年,随从御驾亲征葛尔丹,立下过军功。有这样显赫的背景,葛礼从京城来地方任职,在东南地界是横着走的,他频频上奏折,将江苏地界的官员都参了个遍,什么布政使、按察使、​​江宁知府,还有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粮道等官员,都在他的参奏下纷纷被免职。权势遮天的两江总督,与当时的江苏巡抚张伯行,两个人就地方管理,加赋税还是减赋税,本已是矛盾重重,到这里,当堂发生了剧烈冲突。@

点阅【细说红楼】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李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子夏从孔子“绘事后素”的比喻悟到,先天的素质固然重要,后天的努力也不可或缺;学礼必须以仁心为基础,或者说虽有仁心善意,必有礼以成之。
  • 民间有“做七”习俗,“做七”意指在亲人往生后每七天举行超度法事,“做七”习俗行之久矣,由来为何?为什么不行作“五”、作“十”的习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据为何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了解。
  • 怎么做才叫君子呢?本章以射为例。射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说很多,从“后羿射日”到春秋时的神箭手养由基百步穿杨、一箭射穿重叠在一起的七副盔甲等等。不同于古希腊的体育,古中国的射是与礼仪结合在一起的。
  • 这阕《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是苏轼在重九涵辉楼头饮宴相酬的作品,情景交融中,苏轼抒发了自己以顺处逆的胸襟怀抱。在其中,你是否看到他的旷达乐观,是否又感受到一些惆怅与哀愁?
  • 泰山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崇高的位置,封禅是帝王最高的祭祀天地典礼。
  • 连夷狄皆有君主,不像中国的君主已经名存实亡了。这是孔子伤时之乱而叹之也。“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史记‧太史公自序》)
  • 盖俭啬无文,虽未合于礼之中,而犹不失为淳古之风,是即本之所在也。居丧者与其习熟于仪节,而无惨怛之诚,宁可过于哀痛,而少品节之制。
  • 鸟儿为何来到他们身边?真有因缘吗?(孙明国/大纪元)
    看看这些故事,想想世间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聚首,像不像是恩与债的交会呢?施恩与欠债都有报!万物有灵,受人之恩涌泉相报。当下的善缘来自过往善行的善报。
  • 如果给你一千个不重复的字,把它们排列组合成一篇新文章,并且只能四个字为一句,还要句句有意义、富含典故,你能够做得到吗?
  • 到了孔子的时代,礼坏乐崩,孔子要救世,怎么救?只能从归正人心着手。怎么归正人心?首先厘清礼乐的本源。这个本源就是人心,要有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