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光碟片回收 学界表示愿配合

标签:

【大纪元9月30日讯】〈大纪元时报记者谢亚晴╱采访报导〉生长在三千元一台烧录机的环境中,你平均一个月制造多少“飞盘”呢?

废弃光碟片除可拿来当汽、机车的后反光镜、彩绘纪念物外;如果还可以回收,相信可卸下民众心中一块大石。

据目前从事环保顾问的晶净科技表示,废弃光碟片二大来源为一般家用、制造厂。前者目前并没有正式统计过数量,而后者根据其统计,台湾一个月即可产生数目约六亿左右的废片。光碟上的PC塑胶(聚碳酸酯塑胶)回收后,可再制、并用于电脑产业制造。

目前民间业者只有中部一家惠嘉电实业公司(www.fgd.com.tw)因去年与工研院计划合作,已开始针对一般民众产生之废弃光碟进行回收,但据其表示,来自民众方面的废光碟回收,成效不彰。

但中部某所以科技人才闻名于光电、资讯产业的大学相关单位却十分惊讶,表示从未听闻有厂商进行回收废弃光碟,其进一步表示,若有业者愿意回收,他们愿意大力宣传配合;据校内保守估计,一学期可收到超过六千片以上废弃光碟。而逢甲大学则于去年已率先在校园各建物门口设有废弃光碟回收桶,鼓励学生回收废弃光碟。

CD原本只是Philips与SONY两家公司于民国六十九年所共同发表的新型音乐储存媒体;在CD-R问世后,因其价格便宜、储存量大,开始成为资讯界宠儿储存设备。

发展至今,根据统计资料,台湾制光碟片目前供应全球用量八成以上(五十亿片左右),内销部分估计为八亿多片。台湾之光碟片平均一片约台币七块半,在超商亦有贩售十片装CD-R,取得十分容易。

CD-R之主要结构为PC塑胶透明层、金属反射层、油墨保护层,其中以PC塑胶为主要回收物,附加价值也较高;经溶蚀处理后,镀于金属反射层上的金、银等贵金属皆可剥离下来,再行估卖。

关于DVD(Digital Video Disk)回收,曾任职工研院环安中心、现任教于苗栗亲民工商之蔡尚林教授表示,12公分DVD单面储存量约4.7GB,是CD-R七倍。DVD主要结构为两层PC塑胶中间涂布金属反射层,估计DVD应可在未来取代CD-R龙头地位。蔡尚林并指出,目前国内、外DVD回收技术未臻成熟,目前回收成本为CD-R的一倍半,相关技术刻正研发中。

D-R 回收处理技术

干式处理

特点:自动化程度高、处理单纯但耗损率大

自动进料系统→研磨→风干→PC料

湿式处理

特点:处理量高、回收金属容易、设备成本便宜但污染性较高

分类→粉碎→入料→KCN(氰化钾)→水洗→乙醇
乙醇→水洗→风干→PC料

──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CD-R一线大厂 7月营收走扬连袂创历史新高
加拿大法轮功学员准备起诉江泽民
达信期许年底成为全球第三大光碟片厂
波音星际客机和国际太空站成功对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