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新生:当前审计工作产生广泛社会影响的原因

──中国的审计风暴还能刮多久(3之1)

乔新生

标签:

【大纪元10月22日讯】就在中国国家审计署在今年的6月份掀起一场疾风骤雨般审计风暴的同时,美国审计总署却悄悄地更换了自己的名称。他们将美国总会计办公室(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改成了政府责任办公室(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简称GAO。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现象。许多中国人还将审计定位在查账的层次,认为审计就是对政府经济活动进行事后审计监督。其实,在美国,对联邦政府财务活动的审计,只占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工作量的15%。而审计部门的大部分工作,主要是对联邦政府的业绩进行审核、项目进行评估、政策进行分析。所以,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刘家义曾经说过,中国今后将逐步推开绩效审计,对重大违法违规案件、因为盲目决策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案件、单纯追求速度而片面提供优惠政策造成的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案件进行重点审计。因此,过去那种运动式的审计工作将会越来越少了。

从财产流动的环节来看,会计控制是对财产流动的客观描述,而财务管理则是对财产变化的客观分析。审计监督是一种事后的判断工作。换句话说,审计工作的滞后性决定了在财产流动过程中它不可能担当更多的重任。如果没有看到审计工作的局限,没有看到财产流动中不同环节会计控制、财务管理、审计监督的不同职能、而盲目扩张审计的功能,最终必然会降低决策的效率,影响到审计业务活动的开展。所以,在审计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以后,我们一定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提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扩大或者变相扩大审计职能部门的权力,出现新的权力失衡或者权力失控的现象。

当前,我国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之所以能够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是基于以下几个重要原因:首先,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对审计工作重视不够,审计应有的作用难以发挥。如今,在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审计部门严格依照审计法的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对社会热点问题和重大的违法乱纪行为进行审计,并且把审计的结果部分披露出来,从而形成了轰动效应。

其次,在我国新闻舆论监督仍然不够,许多重大腐败问题难以及时曝光。国家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西方国家新闻中“扒粪”的角色,将一些政府机关违法乱纪的行为暴露在大庭广众面前。这种代替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甚至超过了审计职能部门自身的监督作用。人们在审计报告中看到的是一系列触目惊心的违法乱纪行为,在令人瞠目结舌的违规资金的背后,可能是一个又一个重大刑事案件。所以,与其说是审计报告引起了轰动,不如说是新闻事件引起了轰动。

第三,在中国,审计机关隶属于国务院,因此,在国务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审计机关将国务院重要部委的违法行为大白于天下,反映出了中央领导反腐倡廉的决心,让老百姓看到了中国执政者以人为本、从严治党的希望。从这个角度来说,审计报告既是一篇声讨腐败行为的檄文,又是中央政府执政为民昭告天下的宣言书。因此,审计报告不可能不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的注意。

第四,在我国长期存在着清官情结,老百姓对政府里的清官情有独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顶住各种压力,将一些要害部门的违法行为公布出来,树立了清官形像,在老百姓心目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因此,审计报告出台后,一时洛阳纸贵,人们争相传阅。这是在转轨时期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

第五,审计工作是对经济运行结果的特殊反映。审计报告是特殊的工作总结,它是对审计部门自身工作的一次检验,也是对被审计部门工作业绩的总体评估。所以,审计天然地具有轰动效应。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审计报告出台后都会在全社会引起广泛的注意。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着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对审计出来的问题往往不予公布,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审计报告,并且将审计报告的内容公开以后,自然会在社会上掀起反腐倡廉的狂潮。

--转载自《民主论坛》网站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乔新生:政府诚实信用建设的若干思考
乔新生:政府雇员制度与年薪制
乔新生:中国社会是稳定的吗?
乔新生:中国的教育拨款体制如何改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