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大幅波动 中国经济受创

标签:

【大纪元12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方涵综合报导)2004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从年初的每桶30多美元飙升到10月22日的历史高价55.67美元﹐又于12月10日跌至40美元一线。年进口石油1.2亿吨﹑位居世界原油进口量第二位的中国经济受到冲击。

*油价窜动 各方角力

石油作为现代工业最重要的原料﹐是国际政治中大国角力的战略物资。从1973年到2004年初﹐西方工业大国和世界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间的几次价格大战最终使世界油价稳定在了每桶22-28美元的区域。

自2004年3月以来﹐由于以中国和印度为主的亚洲国家对石油的需求强劲增长﹔伊拉克﹑俄国等主要产油局势不稳﹔再加上国际对冲基金在石油市场上的炒作﹐全球油价不断上涨。拥有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75%﹑供应全球45%的石油消费的欧佩克组织尽管其产量达到20多年来最高峰﹐也没能抑制住全球油价飙升至10月22日的每桶55.67美元的历史高价。

从此﹐拥有6亿多桶石油储备的美国原油库存量的变动成为左右市场油价的主要指标﹐西方工业大国重新夺回对石油市场的定价权。9月下旬﹐美国原油库存数据连续8周下降﹐并跌至7个月低点﹐引发原油期货突破50美元大关。与此相反﹐欧佩克组织12月10日在开罗集会﹐同意自明年元旦起每日减产一百万桶﹐消息传开后市场反应冷淡﹐纽约主要原油合约低硫轻原油元月份期货价格重挫1.82美元﹐报每桶40.71美元﹐是自7月21日以来的最低收盘价位。

*定价有漏 越贵越买

今年进口石油超过1亿吨的中国经济在油价飙升中所受到的损失实显而易见的。再加上国内现行的石油定价机制﹐使中国石油进口形成“越贵越买”的机制。1991至2003年间﹐中国原油进口每桶的成本至少要高于美国2.5美元﹐多支付87.8亿美元。

据《中国经济时报》引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宣晓伟的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国内原油定价由国家发改委按前一阶段国际原油均价进行相应调整﹐国内油价的变化与国际油价的变化存在一定时间的滞后反应。

在国际油价上涨时﹐国内的企业就会预计未来国内的油价将会上调。在国内的市场格局下﹐顺价销售是可行且有利可图的﹐于是不怕国际油价高涨﹐就怕国际油价涨得不够高而没有达到国内油价调整的标准﹐所以每一次国际油价的高涨﹐几乎都伴随着国内原油进口的大幅增加和相关企业盈利的大幅增加。而在国际油价下跌的情况下﹐由于预计未来国内油价也可能下跌﹐那么如果现在购买﹐反而可能造成成本的上升﹐反而不会买进。

1994﹑1998﹑2001年世界油价大幅下跌﹐而中国原油进口比上年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2000年油价大幅攀高﹐中国的原油进口也比上年大增90%。

*油品短缺 物价上涨

国际油价的飙升一度引发了国内油品供应紧缺和价格暴涨。北京青年报报导﹐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最大的油库长辛店石油库营业室的工作人员表示﹐14日接到通知﹐已暂时停止对外提供零号柴油。一项专项调查显示﹐自2003年7月份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已连续5次上调﹐北京地区仅93号汽油从每升2.8元涨升到3.66元﹐涨幅30.7%。2004年9月15日﹐吉林市万余计程车从业者于发起?期数日的集体大罢工﹐抗议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在今年的石油涨价期间上半年净利润达1000亿﹐而不顾民众的生存。

与油品同属能源领域的煤﹑电由于高能耗﹑高污染的电石﹑硅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大量投资﹐2004年也呈现出供应紧张﹑价格飞涨的势头。据中国煤炭工业网提供的数据﹐2004年无烟精煤从年初的每吨300多元﹐攀升到目前的每吨600多元﹔普通末原煤由年初每吨不足300元﹐上涨到目前的每吨420元以上。

虽然今年以来中国已两次上调电价以对付用电短缺。但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报告显示几乎中国各地对电力都是高需求﹐“华东电网将面临最严重的电力短缺。”夏季用电高峰期缺电约3千万千瓦时﹐一年多来﹐中国的许多城市经历了周期性的停电和灯火管制。

除能源外﹐农产品价格自5月份以来到7月底﹐面粉价格上涨了24.3%﹐大米价格上涨了28.9%﹐粮﹑油﹑肉﹑禽﹑蛋上涨31.7%。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了5.73%。政论家草庵居士根据中国大陆公布的十月份数据测算﹐中国老百姓承担了约20%的通货膨胀率。中共政权借此维系有40000亿坏账的银行体系免于崩溃。

在11月底举行的“经济学人上海圆桌会议”上﹐同济大学德国科学基金联合会教研室主任胡景北说﹐明年物价的走势还得看石油价格﹐还取决于国外原材料价格的涨幅。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海外“党”卫军——杨振宁,李敖,阮次山,张五常……
中国持续宏观调控但经济问题难解
零售市道好转  各大商场爆满
今年亚太旅游业欣欣向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