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灯艺大师吴敦厚

温柔敦厚话灯笼
font print 人气: 4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3日讯】(子嫣、朱家慧采访报导)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灯笼。古时候家家户户的厅堂都要挂着灯笼,开店做生意,也以灯笼书写店号或是装饰,在庙宇中,也是处处都有灯笼。私塾开学时,学生们要各自带一盏灯笼到学校,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

点一盏灯—–驱魔降福求光明

在电灯尚未问市以前,灯笼在黑夜里为人们带来光明;在科技挂帅的今天,一个灯笼对现代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灯笼在具有思古情怀的中国人心目中一直都有吉祥的象征意义。由于灯笼,为古时候的人们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的象征。

在闽南语中“灯”发音和“丁”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在人们的期许下灯笼肩负着求平安、避邪、求取功名的重任。

还有一种“光明灯”,是民众在岁末年初时,把灯笼放在寺庙中,藉以祈祷在一年中平安顺利的祈福仪式。

灯笼除了它的象征意义,深获民众的喜爱之外,还有以“灯笼”为主角的节日,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于汉朝初年,到了唐朝开元年间,用扎结花灯庆祝国泰民安,花灯风气至此广为流行;在元宵节晚上陪着小孩提灯笼的同时,也不免怀念起自己的童年往事…。

元宵节不只是热闹的花灯灯会,另外还有放天灯的习俗,天灯的由来众说纷云,其中之一的典故是,过去人们在躲避盗匪侵袭而四散逃逸之后,以燃放天灯为互报平安的信号,其后逐渐演变为向上天祈福许愿的民俗活动;放天灯的活动近来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天灯上写满了各种祈福的字词,不论是否能够上达天听,放一盏天灯,在黑夜的天空中冉冉升起,心里同时也油然而生无限的希望和光明。除了元宵节,还有另一个水灯节,又称中元节,在黄历的七月十五日放水灯含有慈悲普渡亡灵的象征意义。

灯笼不只是在节庆上的用途,庙宇当然少不了灯笼的点缀,一方面拱托出庄严肃穆的气氛,另一方面可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在节庆及庙宇的热闹气氛之外,最近灯笼又回到人们的居家生活中了,它搭上了另一波复古的顺风车,有些住家的室内或餐厅、茶艺馆中,常见到几盏灯笼,用来增添一些风雅的气氛。

灯笼的引人之处,除了它典雅质朴的外形,还有它独特的灯光效果;由于灯罩质地轻薄,因此光线透过灯罩传向四面八方时,光变得柔和而飘渺,散发着自然又有着微妙变化的灯光,将整个空间营造出了静谧、细腻与温柔的氛围。在古意盎然情境的灯下,有无限的遐想空间,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唐诗宋词的诗画意境中。

坚毅静默献祥龙—–灯艺大师吴敦厚

绘制灯笼超过一甲子的灯艺大师吴敦厚,可说是台湾的“文化国宝”。一九八八年荣获艺术薪传奖,他声名远播,有着世界性的知名度;一九七二年法国总理皮耶‧麦斯迈博士曾到访。一九八二年苏联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忍尼辛也曾经去拜访过吴敦厚的灯铺,可见他的灯笼必有其独具特色的地方。吴敦厚今年82岁,从1940年开业至今已经六十五年了。他的作品精美细致,被誉为民俗“文化国宝”,于1988年获得薪传奖,他对于民俗技艺的发扬承传不遣余力,台湾还发行爱国奖券、邮票、首日封、明信片、邮戳、月历用来表彰贡献。

制作灯笼技艺高超的吴敦厚,总是静静的坐着,用浅浅的微笑和人们打交道,这并不是他生性沉默的关系,而是因为吴敦厚在小时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炸弹爆炸的巨大声波震破了他的耳膜,13岁的他骤然的进入了静默的世界。这位人如其名的敦厚老人,白发银胡衬托下的脸庞,安祥自得的神采,一点也不受来来往往行车路人的纷扰。

灯艺大师吴敦厚最爱画龙,而且画得威武有力,看起来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为了和读者分享传统灯笼的绘制方法,老艺师特别为我们当场画了一只灯笼。

首先用白色的颜料画上龙的脸部轮廓,每画一层颜色后,均需等颜色干了之后才能再上第二层色,就这样一层一层往上加,直到绘制完成。画灯笼使用的是矿物质颜料,再加以自行调配合成过的配方,例如红色的就是加上了银丹,这样的颜料画出来的灯笼,可以使用三、四十年不会褪色。

古时候只有帝王的袍子上可以画上龙的图腾,称为龙袍;龙的图腾还因为龙爪的不同区分等级,吴敦厚的儿子吴怡德解释说古时帝王用的龙图案才可以画上五爪,而王爷等的只能画上四爪;龙的图腾是不能用在寻常百姓家的,如今虽然早已打破了旧有封建制度的疆界,老工艺家还是仅尊古法,除了总统指名要的灯笼之外,其余人要的龙均不会画上五爪。

画灯笼时要求上下平衡、左右的对称的美感,尤其是画龙特别需要有均衡的布局,让灯面上呈现出庄严、威武的感觉,龙头上写着“王”的称为龙王图,龙的图腾还有很多种,大致分为-青龙、黄龙、金龙、水龙、火龙、飞龙等。因为龙是传说中的神兽,变化莫测高深。为了达到神龙活现的神韵,体态力求丰满威仪;起伏翻腾的龙身,则呈现波澜壮阔之势。

老艺师用红色的勾画表现出龙珠的火红光影,配上白色的底、以青色为主题的龙身,形成一幅光影律动的鲜明龙图。

吴敦厚受人欢迎的地方,除了他那温厚的微笑,还有现代人很难想像得到的专注,他用一甲子的时间制作他的灯笼。想来灯笼里必有独特的乐章,回响在他静谧的世界里。

孝行善行,敦厚传家

灯艺大师吴敦厚,不止是他画灯笼的技艺远近驰名,他的高尚品格,人溺己溺、热心助人的精神,以及他对母亲极尽孝道,都让他曾经获得“好人好事代表”与“孝行模范”。

吴敦厚于一九五九年以事母至孝,热心救灾获选“全国好人好事代表”而受到表扬;并于一九七八年当选“全国孝行模范”。吴怡德说:“我父亲年轻的时候,对我的祖母很孝顺;他曾经得到全国好人好事代表,热心救灾和事母至孝等表扬。他在十几岁的时候,耳朵就听不见了,还要照顾我们六个子女。当时家中连同祖父母,母亲共九人,生活很清苦,就靠他一个人用手工做灯来维持生计但是他没有喊过苦。他曾经顾不得自己已经很穷了,还去向别人借钱,捐给更需要用钱的人。”从吴怡德口中我们感受到传统艺师不仅需要有技术上的深厚功力,更拥有传统的美德善行。因为老艺师深知工艺家传世的,不只是一身的好手艺而已,他更以敦厚为处世之道,期勉自己的家人。

此外吴敦厚有感于社会型态的变迁,及身怀绝艺的艺师因年长消逝,而致各种工艺的失传、凋零;他秉持传承的责任心,二十余年来长受聘于全省县市立社教馆、文化中心、学校传授制作灯笼,并积极参与民俗活动等,希望经由教学活动引起更多人的爱好与投入,让民俗文化后继有人。吴怡德说:“我父亲二十多年来,由我们兄弟轮流陪他出去,教高中的老师、国中的老师,或国小的老师,现在为止算起来也有好几万人了。他以时常参与民俗活动,上次外交部邀请四十国的驻外使节来鹿港画灯笼做灯笼,也都是我们在教。”

吴家门口对联上写着-“敦风寿世灯笼美,厚道匡时祖德绵” 吴敦厚除了人如其名的以“敦厚”之道处世之外,更期望以“敦厚”二字为勉励后世的传家之宝。

结语

一个朴实的灯笼蕴酿着中国人的生活理念和信仰,在有中国人的地方,黑夜里散发着温馨柔和的光芒,轻轻的述说着中国人特有的人情典故。八十二岁的吴敦厚老先生以深厚的功力绘制了一甲子的灯笼艺术,不仅使我国的传统文化扬眉国际,也为未来文化的传承搭起一做坚毅的桥梁。

 

每个灯笼都轻轻的述说着一个故事

 

《小小知识》灯笼种类

灯笼种类繁多, 现代的灯笼强调其装饰性,而古时候是以功能性为主,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古时灯笼是喜庆、丧事、宗教及年节时应景之用,而婚、丧、喜、庆皆有定制,不可混用。
以前要盖一间房子的时候,要用好几种灯:

新娘灯:结婚的时候,要娶新娘前面那个骄子的前导灯,然后放在新娘的房间。
竹篾灯:用在生小孩-添丁之后,到祖先的坟前祭拜,算是跟祖先报告添丁的事。
字姓灯:放在三合院,或现在的屋内,代表人丁兴旺。

传统民俗灯笼的制作,是集民间传统工艺的大成,结合了竹编、糊纸、书画和彩绘等技艺。吴敦厚的彩绘用色鲜明,“鸳鸯灯”则大多用在结婚喜事上,绘制龙的“龙灯”代表吉祥,可用于寺庙或住宅。

传统的灯笼是以文字为主—着重功能性,文字只为区别标明用途之用──祈福祝祷的吉祥语,前后面均写上不同的文字;而后为了增加其美观性,逐渐的在灯笼上加入了图画。

吴敦厚灯铺不追求现代化的新鲜产品,反而致力于传统方式的制作方法,力求保存固有的民俗灯艺文化,而他的坚持不但获得了地方的肯定,更进一步的发扬于国际。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2005年是中国俗称的“鸡”年,随着旧历新年即将到来,北京市区出现大型公鸡造模型和灯笼、中国结等应景装饰,在寒冬中增添几分喜气。


  • 【大纪元1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慧敏台北二十七日电)新年将至,中正纪念堂将在三十日下午二时与二月一日上午十时在中正纪念堂中央通廊入口处办理“乙酉年-春联挥毫、彩绘灯笼大赠送”活动,欢迎民众踊跃参加。

  • 当季节的风扇摇动飘雪的叶片将这个城市的温度逼近零度,中国城蠢蠢欲动的喜庆景象已在不知不觉暗中酝酿,日渐多起来的大红灯笼和象征炎黄的中国龙招摇在大街小巷,舞动在孩子们手上的玩具爆竹似乎已经提前将这个冰天雪地的城市引燃春光。
  • 【大纪元2月1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张瑞桢╱彰县报导

    台湾彰化花坛乡白沙坑,

    有个独特的字姓灯元宵民俗节庆,

    传奇故事带着浓烈神秘色彩,

    传说…与开台首位翰林院庶吉士曾维桢有关,

    源起…至少161年前,灯笼串联成像小船灯排,

    悠久热闹的排场阵势可比盐水蜂炮、平溪天灯…

  • 大波士顿文协喜龄会庆祝新春,8日中午虽然是除夕,但喜龄会的义工们不休息比平日更忙碌,厨房里飘来阵阵菜香,大厅里播放着拜年歌,大红的灯笼高高挂,原来大家正等着欢迎第一次来访的经文处处长杨国栋,杨处长由侨教中心欧宏伟主任伴同下,送来百多个红豆年糕、茶叶蛋糕,他向老人家拜年后, 说他早前听说喜龄会办得生气勃勃就想来拜访,果然见到许多健康、欢喜的老人家,他感佩喜龄会的所有义工创会以来的辛勤耕耘。当日还有数位特别来拜望喜龄会的嘉文协的会长吴璋垣。
  • 这几日,脑子里都是小的时候过年的情景,穿新衣、新鞋,扎上红红绿绿的绸子发带,打着灯笼,和小朋友一起出去滑冰,拜年;年前,父亲母亲忙得不亦乐乎,所谓忙年。父亲忙着置办过年全家所需,最重要的当然是祭拜祖宗的供品;母亲也是忙着做馒头(最重要的也是供桌上的馒头)、年糕、等等年货,还有为我们姊妹几个做新衣服。一派忙碌景象。

  • 【大纪元2月1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十七日电︶今年元宵节不在假日,不少百货业者已安排这个周末假日举办多种元宵节活动,有免费品尝汤圆、赠送灯笼,以及猜灯谜、学做元宵等活动,希望让民众一家大小快乐过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