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美元大贬 亚洲央行资产可能缩水20%

标签:

【大纪元3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钱怡台北十二日电)新台币汇率过去四周强劲升值了3%,外资预计弱势美元趋势持续,各家外资券商预估未来12个月,新台币将升破30元兑 1美元水位,其他亚洲货币也将持续上扬,美元大幅度贬值不仅影响科技产业获利,更可能使包括台湾在内的数个亚洲国家央行资产缩水超过20%。

昨天新台币兑美元呈现小幅贬值,终场收30.820元,贬值3分,德意志证券 (Deutsche Bank)表示 ,新台币兑美元过去四个星期强势升值了3%,预估未来12个月新台币将稳健走强至1美元兑29.7元。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全球外汇业务主管Jim McCormick今年率先发表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将突破30元关卡,来到26元水准,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亚洲首席经济分析师谢国忠也不排除今年底前汇率可望见到新台币28元兑换1美元的水准。

高盛证券 (Goldman Sachs)亚太区经济师EnochFung则指出,预估未来三个月新台币兑美元为30.5元,6 个月平均为新台币30元兑 1美元,未来12个月将升至28.5元兑换1美元。

美林证券 (Merrill Lynch)表示,新台币持续升值,对于台湾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造成疑虑,需留意对科技产业造成的汇损,尽管今年首季许多电子下游前景不错,但是新台币升值将会对获利造成压力。高盛表示,新台币升值对进口业者而言成本下降,期间所造成的效益大于出口损害。

德意志证券则表示,新台币升值对科技业者所造成的汇兑损失无法避免,损害程度需视升值速度,若缓步升值,业者可望有充裕的时间进行避险操作,若急升,则可能带来较大损失,预估新台币升值的压力可望减缓,原因有四:第一,由于油价持续攀升,将减低台湾贸易盈余,第二,反分裂法将使许多投资人在未来一周维持观望态度,第三,来自出口商对于获利受侵蚀、降低竞争力的疑虑,根据德意志证券资料显示,台湾 2月出口价格较去年同期下滑0.43%,今年1月与去年同期则没有变动,去年12月较前年同期,出口价格上升了 1.38%。第四,资金流向可能翻转。

汇率快速变动不仅影响产业,对于新兴市场的资金流向也关系重大。摩根士丹利认为,目前市场看坏美元资产,因此资金朝向其他地区市场流动,若美元兑其他地区货币快速贬值,显示市场认为美元贬势已经到底,可能让众多在美国以外的资金撤出,而亚洲新兴市场将会受到最严重的影响。

目前亚洲各国央行相当重视汇率问题,都开始持续干预汇率,但央行进场将可能引发保护主义意识抬头、无法掌握国内货币政策、货币冲销成本加重等问题,更会导致各国中央银行的资产缩水。雷曼兄弟认为,小国的中央银行最有可能减缓累积美元资产的速度,也就是这些国家资助美国贸易赤字的意愿正逐渐消失。如此一来,风险将会移转到区域内的大国,如中国、日本。

2004年亚洲国家累积了5350亿美元的外汇存底,总数达2.4兆美元。 2003年亚洲国家的外汇存底成长占全世界外汇存底成长的 76%,2004年的比重更高,但是区域内的中央银行持续干预外汇市场。中国大陆的外汇存底于2004年成长了2070亿美元。

雷曼兄弟认为,亚洲国家中央银行不会继续资助美国赤字,原因是当货币被过分低估时,保护主义意识将可能抬头。此外,持久的外汇干预会使央行的货币冲销成本加重,因为其必须持续卖出债券以减少货币供给,而央行也必须以更高的利率吸引国内投资者购买债券,但高利率可能吸引另一波外来资金,而使货币继续升值。当央行无法全数冲销其干预外汇所产生的资金,国内货币政策的主控权可能渐渐失去。

雷曼兄弟表示,亚洲国家中央银行所承担的资产缩水风险已相当高而且还在增加。外汇存底占各个国家的GDP比重如下:韩国与泰国30%; 中国大陆37%;马来西亚58%;香港75%;台湾79%;新加坡109% 。假如美元在2006年底对各国货币贬值30%,新加坡 、马来西亚、台湾的央行资产将可能缩水超过20%。 亚洲区小国家也许会偏向减缓累积美元资产,因为这些国家所面对的货币风险较大。如此一来,中国、日本所承受的负担可要加重了。

相关新闻
新台币汇率贬值 3分收 30.820元
本田高球菁英赛首轮坎贝尔暂居第一
李曼兄弟报告指中国外汇存底卖美元换欧元
央行:二月出进口外汇收支顺差15.51亿美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