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潢不环保 新居变毒家

人气 12
标签:

【大纪元4月2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品竹╱专题报导

当你迁入新居时,是否会因为“装潢异味”而造成你身体不适?如倦怠、咳嗽、刺眼或喉咙、鼻子疼痛等,这时候有可能你已住到了“致病屋”(sick house )。由于对“致病屋”的陌生,很少有消费者会在这方面对建商做严格要求,但市场上这种产品却到处充斥,值得消费者注意。

中兴大学森林系教授刘正字指出,“致病屋”的发生,指的是建筑的材料或所使用的黏剂、涂料等,含有某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超量,而造成身体的不适,例如常用于建筑材料涂板、家具接缝黏济的甲醛(福马林 ),对皮肤及粘膜等的刺激强烈,容易引起呼吸道的伤害、皮肤起。此外,使用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等过量时,会造成呕吐感、头痛、头晕或刺眼等症状。

由于对“sick house”的陌生,台中市消费者很少在这方面对建商做严格要求,因此存在的情形非常普遍,例如装潢常用的三合板,将木板做成一定的厚度,再用含有甲醛的尿素胶将三块这样的木板粘合成三合板,运用在各式室内装潢板或家具上,这个尿素胶所含的甲醛会释出,长期吸入,对人体会有不良影响。

三合板的尿素胶用得还不会太多,但复合式的木板就非常严重,复合式木板是将木材栽剩后的碎木,经机械打成细屑,再用大量尿素胶经高压压制成木板模型,以做为装潢建筑的材料。

这些尿素胶内的甲醛释出量都非常可怕,只要超过5ppm(百万分之5 ),就会发生身体的不适,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空气中,人的身体或机能都会变差。

刘正字教授建议消费者,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尽量采用不须粘合剂的实木,如果实木太贵,则改采不含甲醛的材料,如果价格仍然无法负担,则必须要求建商或装潢业者提出所用建材的甲醛、甲苯等有害人体物质含量,应在中央标准检验局规定的安全标准内。

将来迁入新居时,一定要门窗大开,降低这些有害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尤其是衣柜、抽屉等,更要经常打开,避免这些有害物质在密闭空诏度更高,造成人体伤害。有些人会放置凤梨皮、茶叶等来消除新居的异味或刺激;但日本人目前则采对异味吸附力更强的竹炭。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室内设计师则表示,目前市场较不注重建材含有害物质或者剂量标准的,应该在买屋送装潢的首购产品及接待中心和样品屋,前者由于发包价格便宜并赶工,可能不会注意到这种细节;至于接待中心、样品屋则因系临时性的建筑,不必使用较好的材质,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空间的“装潢异味”非常重,对房子住户或接待中心的现场销售人员、来看房子的客户都非常不好,值得注意。

含毒建材=慢性自杀

记者陆敬民╱专题报导

专家警告,室内装潢若采用含甲醛(VOC )、苯或有机性挥发物(TVOC )等建材,长久吸入上述气体将对人体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居住其间等于慢性自杀!解决之道是保持空气流通及采用生态、抗菌建材。

一般民众多仅讲究室内装潢,却忽略室内空气品质更加重要,来自建筑物结构中的混凝土、装潢材质中的木板、塑料制品及家具等,若不详加检视成分,潜藏的有害物质极可能随空气挥发,成为居室中的“隐形杀手”!绝大多数的民众并不了解,其实室内空气污染往往比室外还严重,而且新装潢屋若非采用无毒建材,其污染也远高于一般房子。

这些有害物质最常见的便是甲醛,甲醛在装潢工程里常被用来做为黏着剂使用,只要人体吸入过量甲醛就会发生异常症状。

建材公会总干事王荣吉表示,一般人常以为只要等到刺眼难闻的装潢味道消散后便可入住,其实大错特错!含甲醛的建材,其毒害能力并不会随着味道散去而消失;相反的,正因为味道散去,消费者反而会对高温潮湿或密闭冷气房里的微量甲醛失去戒心,导致慢性中毒。

政府对防范有害物质的装潢材质规范得并不完善,在今年仅公布实施“绿建材”标章,离全面普及还有一大段差距!因此消费者必须自力救济,像是主动要求装潢业者采用无毒的生态材料或抗菌材料,或是避免使用来路不明的装潢材料,以免身陷毒害环境而不自知。

代理日本某生态、抗菌建材的业者廖晋毅表示,简单的居家健康之道是放置空气清净机或竹炭等产品。最好的方式除了常保居室通风外,采用可吸附有害物质的有机土涂料来涂抹天花板、墙壁,都是不错的方式。目前这种有机土行情,涂抹20坪的天花板大约花费12万元。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广州市水质差粤省排名最后
台环保署长张祖恩请辞获准 下周一生效
台环保署长张祖恩借调期满  谢揆准辞
环保署长张祖恩 闪电辞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