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一代青年学者与过来人的思考

二十一世纪中国基金会与博大出版社的六四研讨会和新书发布会

人气 10
标签:

【大纪元6月7日讯】二十一世纪中国基金会与博大出版社于2005年6月5日在马里兰州的罗克维尔市举办了一个为时半天的新书发布暨中国问题研讨会。该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国:六四一代青年学者与过来人的思考”。

  研讨会向公众推出了作为由二十一世纪中国基金会编辑的“二十一世纪丛书”的两本新书。一本是由著名学者任不寐先生撰写的《江泽民和他的十五年》。另一本是人们广泛关注的焦国标教授撰写的《讨伐中宣部》。焦国标由于早些时候发表同名文章而遭遇中国当局的打压。任不寐与焦国标在十六年前的六四屠城发生时还是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

  作为网络杂志《议报》主笔的任不寐先生谈到新书《江泽民和他的十五年》时,向到会者介绍了他称之为“江泽民主义”的中国当政者现代统治思想以及过去十五年来“江泽民主义”带给中国的一系列变化。在任不寐看来,“江泽民主义”既是六四镇压的结果,又是六四镇压的延续。

  焦国标目前是美国民主基金会的访问学者。他在介绍自己新书的同时,与观众分享了在其他涉及中国的议题上他自己的诸多思考。他指出,如果说自己的文章《讨伐中宣部》在很大程度上是感性流露的成分居多,在同名新书的众多议题上则反映出自己的深度理性思考。

  任不寐与焦国标都相信他们的新书将为有关八九之后十六年中国的各种辩论带来新的视角,注入新的思路。

  六四之后入狱两年,现任全美学自联理事的易丹轩先生重点谈到了如何找回六四及其后十六年在中国知识份子中逐渐失去的“中国魂”。易丹轩把知识份子脱离统治者思想与文化禁锢的社会关怀与独立思考看作是真正的“中国魂”。

  六四时期作为易丹轩校友的刘俊国先生现在是职业律师。他站在律师的专业角度,分析了新近在中国披露的一些冤案错案。他指出,没有民主化的国家是不可能实现法制的。他提到的新近冤案在民主的体制下都是可以避免的。

  美国天主教大学的聂森教授向研讨会介绍了退出共产党及其附属组织的运动的现状与发展。聂教授相信,目前已经超过两百万人声明退党退团,而且人数还在“与时俱进”的现象说明共产党决不是处在所谓的“盛世”,而是正在进入深刻的危机。

  著名学者,《观察》杂志主编陈奎德博士向研讨会介绍了新近出现的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试图从学术上为六四以及其后的中国当局的各种胡作非为寻找理论根据。陈奎德博士呼吁,让我们把“邪恶当作邪恶”,而不是任何别的东西。

  八九年六四在天安门广场亲历镇压的向东先生介绍了大屠杀如何促使他下决心离开中国并不再返回,只要中国的统治者还是暴力谎言并用的中共。但是,向东从现在的退党退团,告别共产党的浪潮中看到了希望并相信他回到中国的日子终将到来。

  上述演讲者就有关话题与其他与会者和媒体记者进行了问答试交流。研讨会气氛认真坦诚热烈。

  值得提起的是,有四位中国大陆人士向研讨会提交了他们的书面发言;还有中国上海《文汇报》驻华盛顿高级记者与会。该记者在会后与其感兴趣的人士就其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交谈。

  二十一世纪中国基金会也借这个研讨会的机会宣布设立年度性的“受难者家人奖”并将首届奖金颁发给著名良心犯刘贤斌先生的妻子陈明先女士。在颁奖词中,该基金会提到:“在专制还没有结束的中国,被警察和监狱所践踏的不仅是政治良心犯个人的自由和尊严,更包括他们的家庭–他们的妻子和丈夫、他们的父母和孩子。在政治犯被捕之前,他们的家人一直承担着恐惧和生活的重压;在政治犯被捕之后,陪伴他们的更是痛苦、孤独和加倍的艰辛——他(她)们日夜守候在离散的家中,擦干眼泪继续支持着监狱中政治犯的生活和信心,并艰难地支撑着全家人屹立不倒。在人类用良知抵抗暴政的漫长历史中,良心犯的家人是养育人类良心的第一家园。”

  整个新书发布暨研讨会持续了四个小时,于六月五日下午六点结束。(二十一世纪中国基金会新闻稿, 安智)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有日本相助 美国可腾出时间生产更多军舰
巴菲特说一门公开演讲课改变了他的人生
勿忘悲壮历史 逃港知青美东悼念罹难卒友
【神韵早期节目】伞舞(2017年制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