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元淮:太阳能硅原料吃紧 2009年才可望纾缓

标签:

【大纪元2月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韩婷婷台北五日电)太阳能上游硅原料缺乏仍是今年产业最大瓶颈,对此,茂迪太阳能光电事业总经理左元淮今天表示,就目前各大厂所规划产能评估,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需待新一波产能约2009年陆续开出后,才有机会纾缓。

左元淮表示,以大厂扩产进度来看,以及建厂耗时长达3年,评估需要等到2009年后才有较大量的硅原料产出,市场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势才有机会改善。

不过,随着新兴市场政策性引导,或者未来太阳能发电系统售价下滑,都将进一步刺激需求,到底市场供给能否跟得上新窜起的需求量,仍需进一步观察。

左元淮表示,观察较具指标的欧洲太阳能模组厂销售价格,自去年第4季开始有下滑趋势,不过在12月随即见到止稳,可能与新兴市场需求崛起有关。

左元淮指出,包括美国及西班牙等地自去年底开始,都见到相当的成长力道,整体需求畅旺。

另外,针对市场兴起回收半导体废料转为太阳能电池用料的新型态供给,左元淮认为并不切实际,由于废料回收后需再进行清洗整理的程序,成本相对高出许多。而且以茂迪目前的规模而言,台积电10个厂一年的废料回收都不够茂迪半个月用料,不会是茂迪考虑的方向。

至于料源掌握上,左元淮指出,现阶段已有8成以上掌握,未来将持续朝上下游整合提高自给率为主,原料供货合约会避开5年以上的合约,较长期的合约将保持现有约三分之一的比例,其余以3到5年约期为主。

左元淮强调,公司不会考虑5年以上的长约,他认为支付大笔的预付款签下长达5年或10年的供货合约是不正常的,因为5年或10年后市场的变化很难事先预料,风险系数太高。

较上游的硅原料与AE合资共同开发,预计在2008年底会有小量产能开出,2009年进入量产阶段,预估2009年后来自AE的供料将占约5成。

至于长晶及切晶二个项目将在明年达到100MW的产能,由于二厂空间有限,将以电池生产为主,长晶及切晶技术核心持续留在台湾,生产基地将转至中国大陆昆山厂,随着垂直整合更趋完整,将有助整体毛利水准提升。

相关新闻
太阳能产业愈烧愈旺 业者估今年热度不减
太阳能厂商预期 缺料问题2-3年内无法解决
中产阶级——中共经济衰败的最大焦虑群体
欧洲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 五年来首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