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百货业西进 经营管理踢铁板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卓怡君/专题报导 中国消费能力逐年上扬、北京奥运举办在即,点燃全球企业的中国投资热潮,台湾百货业西进动作近来同步加快,然而不少专家担心投资过热潜藏经济泡沫危机,爆破点极可能发生在2008年北京奥运过后,一旦中国经济硬着陆,全球企业在当地的投资一夕之间即可能面临铺天盖地的危机。

台湾百货业西进历史长达14年,但截至目前为止,成功案例并不多,百货业西进最早起源于1993年,当时由太设章家主导的太平洋SOGO百货,与当地企业合资在上海设立据点,随后中兴百货、中友百货也分别前往上海与北京发展,除目前有九家分店的太平洋百货发展算是不错之外,台湾百货在中国市场走得崎岖,几乎全军覆没,像是中友百货多年前就退出北京市场,卖场由当地中资百货接手,台湾百货进军中国脚步自此停顿下来。

太设痛失太平洋SOGO经营权后,章启正于2003年重起炉灶,在北京西单开设君太百货重返中国百货市场,远东百货接手太百后,去年以独资方式在重庆、天津开店,新光三越则采取与当地企业合资方式开设北京最高档精品百货—新光天地,台湾百货业西进顿时又热了起来。

但前进中国想要成功并非易事,与中国企业合资风险、员工素质低落、法制不够健全、不熟悉当地市场等,在在都可能扼杀企业进一步发展。

新光三越董事长吴东兴就说,“进行工程时,中国当地工人是很多,但我们要他做的事都不会做。”反映出台商在中国发展,从最基本的员工训练都得从头教起。

现在新光天地风光开幕,但新光三越总经理吴昕达也只给它60分的及格分数,吴昕达坦言,提升服务品质对他来说,将是最大挑战。

再者,商场人心险恶,窝里反的戏码在中国市场更是血淋淋上演,当年太平洋SOGO百货爆发财务危机之际,原太平洋百货中国总经理率领员工集体出走,太设章家鞭长莫及,只能饮恨。若与当地企业合资,虽可借重盟友对于当地的了解与关系,打通关节,但彼此观念与文化如何协调搭配,也是长久发展一大变数。

中国经济“底细”如何,全球只能雾里看花,中国庞大市场吸聚各国企业进行投资竞赛,也引来更多的对抗,这场政经博弈赛局,外资企业能否成为赢家,变数还很大!

新光三越抢进 吴昕达吃了不少苦

记者卓怡君/特稿

新光三越上月在中国北京开出第一家分店新光天地,以精品百货购物中心惊艳中国市场,由新光三越董事长吴东兴长子吴昕达全权负责,花了377天从无到有,成为他进入新光三越十年以来第一个完整代表作,十年有成的作品进一步奠定他个人在百货业的地位。

吴昕达57年次,拥有美国南加大建筑硕士,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企管硕士,于1997年6月进入新光三越,先当老爸的特别助理,于2000年4月晋升执行副总经理,2004年接下总经理一职。

过去吴昕达专攻建筑硬体,包括新竹店、台中店、台南新天地以及信义A4馆硬体皆由他负责。以往软体这部分由弟弟吴昕阳负责,相较于吴昕阳活跃在厂商之间,总是镁光灯焦点,以硬体幕后工作为主的吴昕达较不为人所熟悉。

有别于弟弟较为活泼个性,身为长子的吴昕达从小被赋予更大的责任,个性严谨,极为重视各个细部环节,在追求完美个性下,在公司内部以“治军严明”著称。曾有次举办大型活动时,吴昕达要求员工用电脑软体钜细靡遗画出现场走位流程图,一分一毫不容有误,但公司成立十多年以来根本没有这类的电脑软体。

2005年,新光三越与北京华联集团合资设立华联新光百货,吴昕达担任总经理,近两年工作重心转往中国,却也让吴昕达吃了不少苦头,虽是台湾百货龙头,但在当地并无知名度,招商时四处碰壁,洽询中国当地厂商进驻时还被回了一句:“新光三越是什么东西?没听过!”至于台湾厂商初期亦抱持观望态度,怀疑新光三越这尾台湾百货“强龙”,可能难压众多“地头蛇”。

不过,靠着新光三越16年来建构起的扎实百货经验,吴昕达成功引进938个品牌、42家国际名牌镇,百年顶级法国食品Fauchon更抢在法国巴黎之前,在新光天地开出全球最大店。台湾经验赢得国际人士高度赞赏,新光天地开幕酒会时,内敛的吴昕达甚至数度热泪盈眶,不经意流露出他过去一年多来承受的心理压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