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戴煌等十人曾为河南的曹海鑫冤案呼吁

傅国涌

人气 7
标签:

【大纪元3月3日讯】1999年春天,湖北《今日名流》(1999年第3期)发表戴煌、邵燕祥、牧惠、谢和赓、方成、张思之、张黎群、蓝翎、李普、杜导正等十位知识分子联署的《郑州冤案:村民组长曹海鑫不该杀!——我们愤怒控诉这蓄意颠倒善恶的公检法!》。《大时代文摘》《南方周末》《报刊文摘》等纷纷在第一时间予以转载,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劳动厅主办的《社会专刊》、泰山产业研究院编的《泰山通讯增刊》等都以《郑州冤杀好公民曹海鑫真相》等为题转载了此文,曹海鑫冤案因此而广为人知,引起了举国舆论的关注。

曹海鑫是河南郑州市金水区祭城乡常砦村一位正直的普通公民。1995年4月,他当选所在村的西韩砦村村民组长。因清查前任组长曹新豹假公济私、将全村数千万元土地转让费挥霍殆尽一事,而得罪了和当地公、检、法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曹新豹一伙,受到侮辱、陷害、恐吓,甚至纠集多人肆无忌惮地打到家里来,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之时,他被迫拿起猎枪试图吓走歹徒,结果在争夺中,猎枪走火,击中了上门滋事的歹徒曹新春(当夜死亡)。事实本来是很清楚的,但站在曹新豹他们一边的当地公安局却作出了“曹海鑫仅因村民间的一般纠纷,故意开枪杀人”的定性。1996年6月,郑州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此案,也完全背离事实和法律。为此,村民多次集体上访执法机关和省委、省政府,并上书省委及新闻机构,1997年5月法院对曹海鑫的死刑《判决书》下达后,他们再次掀起上访高潮, 150人联名上书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求救。从1996年11到1997年7月,新华社曾发出《郑州对一杀人案的审理引发村民聚众上访》《郑州一起命案的判决引起近百名农民请愿》等三篇参阅稿,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任建新、司法部长肖扬及最高检察院负责人曾先后作出批示,但河南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一概置之不理。而且就在曹海鑫遭到陷害后,新当选的村民小组副组长魏长虹又遭到了曹新豹一伙恶势力的杀害。

新华社记者(包括戴煌在内)所有的奔走都归无效,1998年9月25日,曹海鑫被押赴刑场处死。

面对这一“被金钱物欲酿制成的天理难容的大冤案”,戴煌等十人拍案而起,发出了愤怒的控诉:“我们向全国富有良知的同胞们昭告:在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依法治国’、‘司法公正’、‘欢迎舆论监督’的大好时代,在新华社力促公正审理连发三次专供高层领导参阅的材料、最高法院也予以干预之后,具有强烈正义感并秉公办事的好青年、好公民、好党员曹海鑫还是被郑州市和河南省法院蓄意枪杀了!”

虽然沉冤至今依旧未雪、作恶者仍没有得到法律应有的严惩,虽然邵燕祥夫人感叹:“呼吁是呼吁了,戴煌先生吃了不少苦,可还不是没人理么!”但是人民的良心早已作出自己的判决,这是正义的力量、舆论的力量、人类良知的力量,我们由此想起了法国作家左拉的《我控诉》,想起了100多年前法国知识分子群体对德雷福斯冤案的关注。正是知识分子对良知的捍卫最终迎来了一个能充分保障人权的法治时代,在这个意义上怎样评价十位值得尊敬的名人集体站出来为曹海鑫冤案发出的呼喊都不为过。在听惯了太多草菅人命的故事后,我们的神经或许早已麻木,假如没有10个知识分子仗义为曹海鑫冤案呐喊,曹海鑫的冤魂将淹没在多少大大小小的冤案之中。

10位名人中有8个来自新闻界,李普曾是新华社副社长,杜导正曾是《光明日报》总编辑、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张黎群曾是建国初期《中国青年报》社长兼总编辑,谢和庚曾是建国初期《世界知识》杂志高级编辑,牧惠是《求是》(原《红旗》)杂志的高级编辑,蓝翎是原《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方成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也是著名的漫画家,戴煌是新华社高级记者。他们的作为足以为中国新闻界洗刷耻辱。另外两人中邵燕祥是著名诗人,更是著名的杂文家。张思之则是著名律师。他们义无返顾地站在弱者一边,为被冤杀的亡魂伸张正义,向全社会发出了公正的呐喊。他们的声音虽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但却震撼了、感动了千百万普通民众的心。它使恶者颤栗,使一切善良的人民悲愤,让所有天良未泯的人感到振奋。他们不顾惜自己“名流”的羽毛,完全从自己的良知出发,说出事实真相,无情地向罪恶开火,集体完成了一次人格的升华。

他们当中,当时年龄最小的也已年近古稀了(在写作本文时张黎群先生已谢世),在阅尽人世的沧桑之后,他们依然执著于热烈的理想,不是躲在平静的屋檐下颐养天年,或者埋头于回忆录的写作(当然不是说这些就不重要了),或宣称21世纪中国文化将拯救人类。和许多名人不同的是,他们的目光并不是老盯着自己生活的小家、小圈子,而是把中国的苦难看作是自己的苦难,主动地承担起一个公民、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只要这个社会还有曹海鑫这样被冤杀的公民,他们就要站出来诅咒这个该诅咒的时代,呼唤人类的良知和以人权、法治为核心的现代文明。他们是新闻记者、编辑、诗人、杂文家、漫画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有着极为出色的表现,为文明进步作出过各自的独特贡献,有些还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出生入死(如谢和庚、李普、牧惠等),亲手参与缔造了“新中国”。他们中大多数人都在1957年以后的荒诞岁月里遭受了非人的迫害,有些长达20多年被打入另册。长期的炼狱生活使他们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

他们关怀弱者的命运,尊重人的生命,他们心中涌动着的是人道主义的热情。面对血淋淋的事实,他们没有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没有子虚乌有、不知所云的理论,而是发出“我控诉”的声音。这是上个世纪末的一次怒吼,必将继续感动着、激励着后来的人们。这一怒吼和平日里邵燕祥、牧惠先生那些嬉笑怒骂的杂文、和方成先生针砭时弊的漫画、和戴煌的道义文章、和张思之对法律尊严的坚定守护一起,融入了中国人争取法治、人权的漫长征程中。

──转自《傅国涌博客》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傅国涌:泡沫经济后面是泡沫政治
傅国涌:活在一个可怕的时代
傅国涌:泡末经济后面是泡末政治
傅国涌:对共产主义乌托邦的审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