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故事证因果 害人终将招灾祸

净心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从我懂事起,母亲就常常气愤而又痛心地向我讲述她亲眼见到的一桩惨不忍睹的往事。

以前,外婆村子里的一个村民抓住两个拾粪的小男孩,硬说他们是探子,将他们活埋了。当时母亲与许多乡亲都去围观,但是谁也没有勇气救那两个孩子。临死之前,那个年龄小一点的孩子恐惧至极,不停地哭泣。大一点的男孩则很刚强,对年龄小的男孩说:“哭什么!再过十几年又这么大了!”

到了50年代,那个村民有了个活泼可爱的儿子。有一天,那个孩子与5、6个小孩被一堵墙砸在了下面。当众人七手八脚地将孩子们扒出来的时候,只有那个村民的孩子死了,是他鬼使神差地踩在自己孩子身上扒墙而踩死的。

几年后,那村民夫妇相继死亡,死时尚是壮年。

转眼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我已从开始听故事的小姑娘变成了老太太,母亲也早已离世。许许多多的经历都已淡忘,唯有这桩事记忆犹新。随着自己作了母亲,作了祖母,对那惨死的两个孩子更多了一层彻骨透心的怜悯。现在我明白了,当那个村民残忍地害别人的时候,也埋下了害自己、害家人的祸根。

正如圣人所言:“实际上人干坏事都在后来一个什么时候会遭报应,只是人不悟,不相信,出了事认为是偶然的。”

--摘编自明慧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古印度憍赏弥国的国王有位名叫莎曼娣的王妃。莎曼娣王妃的侍女常到花店买花并从花匠那儿听闻佛法,回宫后便向王妃及其他侍女宣传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从此王妃和她的侍女们都成为虔诚的佛教信徒。她们当然很想当面拜见释迦牟尼佛,但害怕国王会反对,只好在释迦牟尼佛经过皇宫到其他弟子的家时,透过皇宫建筑的孔洞悄悄的向师父行注目礼。
  • 古印度波罗奈国的越难长者是一个大富豪,家中珍藏了数不清的珠宝,更有金库、银库等,可谓“富可敌国”。但是他为人非常吝啬,又喜欢嫉妒别人,不信道德,更不行善施舍,这在当时几乎无人不晓。他叮嘱家人决不能干救济人这种傻事儿,让家丁每天守在门口,不许乞讨的人从家门口通过,并说如果有人强行进来就把他摔出去。
  • 清朝时,无锡人曹五辑曾经当过官,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他的儿子因为是孝廉科的举人,所以人称曹孝廉。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的时候,无锡发生很大的瘟疫。无锡当地有位华某一贯乐善好施,就捐献出他收藏的几幅古画,托付给曹孝廉去义卖赈灾,嘱咐他说:“最好能买得800两银子,拿来收埋本城病死的人。”
  • 据《续搜神记》记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安徽有一个地方官。他有三个儿子,皆十来岁了,可都只能发出很简单的声音,而不能说话。一天有一个过路人从他门前经过,听到屋里他三个儿子发出的声音觉的很奇怪,就问他:是什么东西发出这奇怪的声音?他回答说:很抱歉,是我的三个儿子发出的声音,他们全都不能说话。那人便说:那么你应该反省自己以前是否做过什么亏心事?
  • 因果报应,不仅仅是劝人行善的说辞,而是宇宙人生的实相,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法则。人的命运与祸福,都是有因有果,都是取决于自己行为的结果。作恶降殃,作善降祥;对于过去的不幸,也可以靠行善积德来改运;切莫造下恶因,一旦尝到恶果,也就追悔莫及了。以下为发生在清朝嘉庆年间的两件事。
  • 清代康熙初年,有个人名叫李太学,他的妻子妒忌残暴,常常虐待丈夫李太学的妾,发怒则扒妾的裤子鞭打,几乎没有一天不打。
  • 科学知识的累积在某一常态时期是在一个典范的框框下运作,后来不断地发现这个科学的典范不能解释的反常事例;最后,又建立新的典范。所以,科学不是在追求真理,而是在追求不同的框框来认识一切…
  • 为人处世,须安分守己,心怀善念,保持清净的心境;切莫分外营求...
  • 因果,因果,有什么不是因果?所以遇到不爽的事,不要急于发火,冷静想想其中的缘由。想不通也没关系,用一颗不争不斗的平常心去对待,烦恼会很快过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