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小百科】没骨

作者:邱馨贤
清 恽寿平《牡丹》(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682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没(音同“墨”)骨,是一种中国画技法。“没”可解释为“没有”,而“骨”字,一般中国画常以墨线勾边,当成描绘物象基础和骨架,所以“没骨”画法,就是指舍弃了墨线的骨架,而直接用彩色画出物象的画法。

这种技法最早见于山水画上,据说南朝梁张僧繇就曾用青、绿、朱、赭、白等,堆染出层层山峦和树石,这样的画法我们在敦煌的经变图中可以看到,因此这种技法很可能是西域传来的,到了唐朝杨昇也有没骨山水的画迹记载。

当这种技法使用在花鸟画时,时间已经晚了数百年。虽比使用在山水画时更为细腻,但争议却较大。花鸟画自古以来是以五代的徐熙和黄筌为主要两大宗:野逸闻名的徐熙着重以水墨连勾带染的将气格底定后,再略施颜色,使花卉看来生动而有立体感,并有“落墨花”之称;而黄筌则是传统工笔花鸟双勾填彩的代表,“双勾填彩”就是先用细墨线勾边,然后在框边内填上颜色的描绘方法。据史载黄筌画作的样貌是极为工细写实的。

五代 黄筌《写生珍禽图卷》局部。(公有领域)

北宋徽宗时期的《宣和画谱》中记载黄筌的一幅画,名为《没骨花枝图》,因此有人以为黄筌是没骨花鸟的创始人,然而与花中之王的牡丹花十分类似的“芍药”尚有一别名为“没骨花”,且此项着录只记画名而未详细说明画法,所以黄筌不能明确成为没骨花鸟的创始人。

文献中明确记载花鸟画史上的“没骨图”则是始于徐熙之子-徐崇嗣。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对这一新画风如此描述:“熙之子(即徐崇嗣)乃效诸黄之格(指黄筌画法),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工与诸黄不相上下。”,表示这是放弃墨线勾边的一种工致细腻的彩色画。

清 恽寿平《秋海棠》。(公有领域)

若以此文献来看,目前许多人笼统认为没骨画就是不勾边的绘画,而将未见勾边,但“墨”、“色”挥洒的大写意或小写意作品均视为没骨画,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因为没骨画应是全色彩的,也就是“色彩”是绝对条件。

清代画家恽寿平积极复兴没骨花鸟有成,影响了整个清代花鸟画并延续至现代,他的作品为早已失传的“没骨图”以及纯正的没骨花鸟画法,提供了很具说服力的参照。@*

清 恽寿平《双清图》。(公有领域)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王心凌与范植伟恋情一直遮遮掩掩。近日,王心凌接受周刊访问,坦白心路历程,称自己“没骨气”,虽因范植伟劈腿而分手,但仍保持联络,因为“太喜欢他”。
  • 由陈可辛、黄建新联合监制,陈德森导演的年度第一贺岁大片《十月围城》日前正在上海火热拍摄。在最新曝光的一组剧照中,女主角范冰冰素颜出镜,尽显沉静之美,宛如中国画中走出的女子。
  • 波士顿美术馆(MFA) 在该馆中国画廊展出苏州风流雅士的书画已数月,值得浏览。
  • 华人画家山水(化名)从事油画、摄影已经有20多年了,演出结束后他久久不愿离去。他表示,神韵演出是一台纯粹的中国艺术!“仅从天幕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艺术效果处理地非常棒!中国画的特点就是善用水墨润色和线条处理。天幕背景上的山是用中国国画的重彩与淡彩交相辉映,绘画效果极棒,再加上恰到好处的灯光配合,那个效果,哇!淋漓尽致地将中华瑰宝的国画艺术表现出来,非常漂亮!”
  • 八大山人的传世名作——《仿倪云林山水》日前在北京拍卖,以1100万元起拍,在两位买家穷追不舍的“叫板”中一路走高,最终以8400万元的成交价(含佣金)落槌,创造了中国书画拍卖价格新的世界纪录,这幅《仿倪云林山水》也由此成为了史上最贵的中国画。夺标的神秘买家一直没有出现。
  • 本周初,4名盗贼强行闯入位于列治文Lackner Crescent街5000号的一栋独立住宅,抢走多幅中国画,所幸抢劫过程中盗贼没有使用枪支武器,屋主受轻伤。
  • (据中广新闻夏明珠报导)美国发现号太空梭即将升空,这趟为期13天的太空任务,将替16个国家参与建造,耗资一千亿美元的国际太空站,运送最后一批实验建材,随着太空站兴建工程逐渐完成,美国太空总署和俄罗斯、日本、欧洲和加拿大这些研究伙伴,也开始逐渐转移研究计划的重点。
  • “圣母领报”(The Annunciation,译注)是最受欢迎的基督教艺术主题之一。这个至关重要的圣经故事出自《路加福音》。故事中,上帝派天使长加百列(Gabriel)去拜访一位住在拿撒勒的童贞女玛利亚。天使长告诉她,她将诞下上帝之子耶稣。起初玛利亚感到惊讶,质疑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加百列向她解释说,圣灵要降临在她身上。玛丽谦卑地接受了上帝的旨意。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会说故事的图画”特展,展期至明年1月1日,以“故事画”或“叙事画”为主要展件,希望呈现“图像”能够超越文字描述、为观众提供更丰富讯息的潜力与特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