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艺术 文学 连载 教育 人物 生活 美食 旅游 保健 移民 职场 投稿

新闻 评论 社区 科技 网闻 体育 娱乐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吴道子是唐朝著名画家,他一生画了三百多幅壁画,并有近一百幅卷轴画被皇宫收藏。民间画工称他为“画祖”,史称“画圣吴道子”。
中国绘画

文徵明以“白描法”钩出娉婷玉立的莲花,用极婉约匀称的细线来钩勒。为了显现花瓣的精气有神,画瓣尖,下笔时先以书法中的“顿笔”为之,再提笔上来,一上来就见真章了。我们看到文徵明的花瓣线条是那么细致温和,好像随手不经意地就画出来似的,柔中带刚,刚中有柔。显得韵味无穷。

记得初看北宋范宽(约950-1032后)的《谿山行旅图》时,不自觉在心中喊道:“哇!好雄伟、巨大的山啊!” 闲来浏览台北故宫网站,忽地想起记忆中的这座大山,一番搜索后,巨神般的大山再次映入眼帘。 它的构图容易使人产生这样一种联想...

看过中国各朝代的山水、花鸟图画,除了工笔之细致、意境之深远,还有一种特别的画,很像用现在的建筑界电脑软体AutoCad所画出来的图,叫做“界画”,这种画的目标物线条必须得直挺不歪斜,例如宫廷楼阁、船只、马车等;在电脑没有发明之前,建筑系的学生第一个被要求的便是手绘线条要直,之后才能画出好的建筑图。中国界画的佼佼者除了五代的卫贤之外,就是宋代的郭忠恕了,他的作品精准得可以让后人从图中尺寸仿造出原船,让人不得不佩服。

听过中国艺术文化中的特色品牌“三绝”吗?这个词语深具品味,具体指什么呢?有什么出色的表现与重要意义呢?本文从唐代“郑虔三绝”探起源,再看一幅宋徽宗“书诗画三绝”的艺术作品《腊梅山禽》,从中品味“三绝”的构成,试着探触“文人画”这个中国特有艺术品牌的特色精神。

名画《女史箴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留下的开卷画,也是“展示世界历史的100件文物”之一。这画如何表现人物画的传统精神?画史鼻祖顾恺之的绘画技艺如何精彩诠释宰相张华《女史箴》的鉴戒精神与内涵呢?

顾恺之以画为千古鼻祖,他的“传神写照”审美画论是中国绘画的千古一主流。人称他“三绝”,这位三绝天才如何打响高名的第一炮?他的“痴绝”又是如何成就他的“画绝”?

中华民国文化部所属国立国父纪念馆主办“丽水风华─张克齐七十回顾展”,精选精工画作78件、画稿22件、生肖纪念币12枚及画册9本,在该馆中山国家画廊盛大展出,展期至6月14日。

秋天了,在生长着不知名小树和已开花的芦苇的荒郊中,一母一子两头牛,也不知是要回家了还是想换个地方吃草,母子俩一前一后,在傍着经受长年风吹雨打,表面坚硬光滑的石块的山路上走着。

江南是鱼米之乡,因为农耕的需要,牛只处处可见,特别是水牛。当地的画家若想画牛,随时都有机会仔细观察牛的生态,举凡牛的行、住、坐、卧,画家们都可随手拈来,一挥而就。

这样一来,一种看似无声却又有声的东西,一种溶溶的温馨感,一种天籁般的自然诵歌就在画中的天与地之间轻轻回旋,充塞了整个画面空间,并且把画中人、画中牛甚至画外的你我也都带了进去。

时代更替、文化兴衰,历史朝朝代代承传着。张择端笔墨精熟、呈给宋徽宗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呈现出来当时社会的人物百态、经济活络的景象,繁华、复杂的活动场面有如上演的一幕戏。

历史上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所画,以长卷形式来描绘当时的汴梁(今河南开封)承平时期,京都街市与汴河漕运的繁盛景象。“清明”这绘画主题有什么特殊意义?“上河”的内涵是什么?展开画轴,从城郊沿汴河到虹桥再进到城区,河道两岸的自然与人文风光,以及市井生活、水陆交通经济发展,种种描写细致而生动…

台湾近代大画家林玉山(公元1907~2004年)教授,以虎鹿雀三绝著称,其实他诗书画也是三绝。四月一日是他的生日,又清明节到了,缅怀大艺术家,在此分享他有关清明节的诗作及书法墨宝。

说到中国绘画中的白描法,无不想起李公麟。李公麟综合了吴道子的线条画精要,提高了表现力,更而开创了白描画的新局,成为中国绘画中的独立画种。

宋朝白描大师李公麟不仅有“宋画中第一人”之美誉,更是一位感性又出尘的诗人书画家。早年他写生画马非常传神,有哪些卓越之处呢?赏一赏代表作《五马图》。

五牛图画面看似呆板,但作者通过五头牛各自不同的姿态以及丰富的色彩变化,使画面上的五头牛既是单一的个体,相互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构成一个谐和的统一体,极具特色。

北宋范宽《谿山行旅图》不仅被誉为中国山水画里最高的一座山,外国人想了解中国山水画时,一定不能不提到它。看过这幅画的人几乎全是“一见难忘”,许多人好奇,许多人感动……,这幅画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力量?本文就将试着解读在这幅“其实很数学”的画中,到底蕴藏了哪些秘密。

江面布满粼粼波纹,细看发现他是用毛笔以中锋一上一下、很富韵律感地把水波描绘出来,似乎这样才足以反映风势紧冽的吹拂,也营造出江面森森辽阔、大自然威严得令人摒息的一面。

关仝,是五代后梁著名的山水画家,陕西长安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荆浩的弟子,画史上“荆关”被并称为北派山水画耆宿。和李成、范宽在北宋并称为“三家山水”,褒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古代画家

到了北宋徽宗年间,宋朝新巧精致的“点茶”发挥到了极致,成了全民的茶游戏。这其中,建盏扮演着什么关键角色?美在何处?

恽寿平跟王翚说好了:山水画我自知胜不过你,这条路我如果走下去,也只能在你之后,所以我决定走另一条路。于是,终于让这位具有绝世灿才的画家,放弃他最钟爱的山水画,转而去耕耘一片荒瘠又乏人问津的没骨花鸟。

“斗茶”怎么斗?从茶画中,可以看到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盛放”的朵朵芳葩;从宋代茶画中,一起来认识宋代的斗茶文化,品味其中高标的饮茶美学。

《匡庐图》是一幅立轴,梁代(五代后梁)荆浩的作品。水墨画,材质是绢,“绢本”就是画在绢上的作品。是一幅尺寸很大的作品,称得上是屏风式的“大中堂”。 荆浩画像。(网络图片)荆浩在中国水墨、山水画的演变史上是一个关键性人物,他的特色就是擅画巨碑式的山水画。就像范宽的《谿山行旅图》一样,都是很标准的巨碑式山水。

从茶画中,可以看到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盛放”的朵朵芳葩;更有趣的是古代茶画也可说是茶史的“别传”。茶画写真纪录了茶文化,让我们能在趣味中去认识古代的茶文化。先来认识唐代之前和唐代的茶文化。

五代时期的荆浩和关仝代表的北方山水画派,开创了大山大水的构图,善于描写雄伟壮美的全景式山水。李成和范宽是北宋初期山水画家的代表,上承荆浩以水墨为主的传统,以表现北方雄浑壮阔的自然山水为主,在五代、北宋初期,李、关、范的画风,风靡齐、鲁,影响关、陕,实为北方山水画派之宗师。可以说是“三家鼎峙,百代标程”。

这幅清代画院的《十二月月令图.九月》把重阳节的重要活动,登高和赏菊,交融在画面的上下,表现得很精彩。我们从这幅画中去体会,就可看到在重阳节时,古人所展现出来的生活情趣与智慧。

中国山水画至北宋初,始分北方派系和江南派系。荆浩、范宽和关仝是北方山水画派的代表画家,开创了大山大水的构图,善于描写雄伟壮美的全景式山水。郭熙是宋代著名画家,也是北方山水画派大师。 古代画家

北宋初期,中国的山水画北方有荆浩、关仝,江南则数董源和巨然,人称“董巨”。由于董源和巨然生于五代,董、巨均为五代画家。

没(音同“墨”)骨,是一种中国画技法。“没”可解释为“没有”,而“骨”字,一般中国画常以墨线勾边,当成描绘物像基础和骨架,所以“没骨”画法,就是指舍弃了墨线的骨架,而直接用彩色画出物像的画法。

共有约 1109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