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白描大师李公麟不仅有“宋画中第一人”之美誉,更是一位感性又出尘的诗人书画家,他透露自己作画的内心世界:“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情性而已。”黄庭坚赞美他“风流不减古人”!
画家小传
李公麟(公元1049~1106年),字伯时,舒州(今安徽潜山市)人,自号“龙眠居士”,在宋神宗熙宁年中登进士,历任南康、长垣尉,泗州录事参军,受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台检法。李公麟一生从事的都是五品以下的小官,然而他的胸襟气度绝尘出众,受到各方名士交相赞誉。他在绘画上也是盛名留史传,白描法独步古今,许多画评都称誉他是宋画中第一人。
公麟的父亲李虚一,曾举贤良方正科,任大理寺丞,赠左朝议大夫。喜收藏法书、名画。他为艺术天分极高的儿子创造了一个文化艺术气息浓厚的绝佳成长环境。
李公麟博学好古,精于鉴别钟鼎玉石古器物,擅长作诗。他天生聪颖,很有艺术天分,凡是画作,他只要稍稍浏览,就能领悟画家用笔的要诀、想要表达的意涵。他写楷书、行书,颇有晋宋楷书的风格;他画起画来尤其精妙绝伦,当时的人都把他的作品当作珍宝一般收藏。而对他来说,作画是“骚人赋诗,吟咏情性”而已。
开始学画时,他先学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吴道玄及古代名家的佳作。他一获得古今名画,必先临摹,汲取画中奥妙与精华,并储存副本。这些名作使他的视野开阔、胸臆磅礡。经过临摹名作之后,他更进一步采集众家之所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有非常杰出的表现。
李公麟作画“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换句话说,他意在笔先,先掌握了画的思想、主题,再进行构图作画。不论是什么题材,人物、释道、马匹、山水、花鸟等等,他无所不精,尤其工于人物画,而他最早最爱画的是马,且成就斐然,元代汤垕《画鉴》说他是画马专师,达到了“入圣域”的境界。
画马传神扬名
李公麟从画马入手,非常注重写生的功夫。传说他每次去御马厩观察西域诸国的贡马,总是流连忘返,“终日不去,几与俱化”,达到忘我的境地。那时他画各种马的形貌,画的非常多。那些照顾马的圉人纷纷恳请他不要再画了,因为他画得太传神了,他们害怕贡马会“为神物取去”,就是说恐怕被画的马会被夺走精魄而死,于是恳请他手下留情。
名满天下的《五马图》
李公麟画的《五马图》名满天下,这五马是西域诸国进贡的骏马,由右向左,依序是“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和“满川花”。画面上,一圉人与一马成一对。圉人与马朝夕相处,彼此之间应该都建立了相当程度的信赖感与情感了,从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人马的神色与气质,有着微妙的互通之处。我们就一道来欣赏这名满天下的《五马图》吧!
李公麟在创作这幅《五马图》时,没有过多的文饰,略过细节,只以几条主线,准确、凝敛、细致而优美地画出了五马的神采。而在色彩方面,为了突显白描法的素净典丽,只在极必要处略略扫一下淡墨,其余不事渲染。白描线条透出简洁利落的主题画面,如一首轻劲的歌。
几条主线条被安置在画纸这个窄小的空间中,却发挥了最大的作用。这些细线在灵动起伏中,把马儿身躯的厚实感和立体感,从颈项、背、臀、到腿部,各部位一气呵成地表达出来,自在自如。当然,其中满蕴着画家的人文素养和艺术造诣。
画卷分五段,北宋诗书名家黄庭坚加了题签和卷尾跋语(题于元祐五年,1090年),详载马的年龄、进贡时间、马名、养于何厩等。跋语中记载李伯时(李公麟)所作。
画中最右边这匹马叫凤头骢,神情有点落寞,在圉人充满关怀的眼神注视下,看起来有点不乐意,有点想抗拒,目光转而内视,带点忧伤。人与马的线条都十分精简内敛,稍有不同的是圉人的衣褶线条比较短促,充满强劲的张力,而凤头骢身上的线条则悠缓起伏,微微荡起又轻轻下伏的弧线,把它的身躯包里得相当严实饱满。臀部轻淡如歌的抛物线还让它的毛皮显得光洁细致有如绸缎。稀疏的颈背鬃毛无力地披下,正好映射它郁闷的心情。
第二匹马叫锦膊骢,深色的鬃毛、尾毛和白色的身躯形成强烈对比。这一组人与马给人比较温和的感觉,也许他们都知道此行的目的,眼光都投向远方,一派轻松的模样。所以我们看到圉人的造型和衣纹都平顺许多,有趣的是,这位圉人头上戴的帽子装饰了一些松散有如马儿颈背鬃毛的东西,和马儿的鬃毛相对应,有如一家人。
马的躯体硕壮,从丰厚的颈背花色鬃毛末稍,可以看到贯串身躯的柔韧起伏的长线驰聘而出,由后颈、背、臀、腿、腹、前颈,一路轻歌般的往前行去,最后,到达四条腿,有力地支撑起壮硕的身躯。四蹄上的毛色有如穿着深色短筒袜般,让人印象深刻。
第三匹是好头赤,它是深色马。戴着襆头帽的圉人正打算带它去洗澡。圉人右手抓着圈集好的缰绳,左手握着圆刷子,袒露着右肩,卷起长袍下䙓,绑在腰部,一付全力以赴的态势。他温和地望着好头赤,好像在征询,哪知马儿把头一低,故作不懂状。
此幅画和其它四幅稍有不同,圉人身上的线条,包括头、衣着及裸露的肩、手脚,线条的属性不同,但画家以同样的圆笔手法去描绘,那一身勤快工作的衣装搭配他憨厚纯朴的脸庞,真成了圉人中的圉人。画家在五位圉人中,很自然地同中取异,在画面上缔造了多样化的表现,画作无形中就丰富了,可看性就高了。
马儿毛色是深色的,为了表达深色的坚实感,同样是细线描画,却揉进了相当的力道,随着马身的筋骨变化而表现紧实感,再加上渲染得宜,马身的立体感十分清晰,筋骨肌肉毕现。这样精确的写实手法,一千年前中国已经有了。
第四匹是照夜白。大家都知道,韩干也画过照夜白,也是千古传唱的名画。不过韩干画的是盛怒的照夜白,而我们这里看到的是温驯无比的照夜白。
这一组人马是五组中人马距离最贴近的,人和马几乎靠在一起了,而且表情很自然,好像本就该如此似的。人和马的白描手法也一致,白袍配白马,素净的细线,没有火气,没有忧思,我们看人与马之间的协和,也感受到自内而外所透出来的温馨。
满川花这一组,手执马鞭的圉人正用比较严肃的眼神盯着满川花,满川花则像个小儿一样,不好意思地把头一侧,不敢正视圉人。
圉人身上衣褶的线条十分劲利,长短线交织变化着,线条末稍如矢如剑,律动感很强。圉人裙摆上呈现圆弧波浪形的起伏,展现出布的质感。画家一气呵成的俐落画法,也让圉人显得焕发英挺;而在满川花身上,则如其它四马一样,以轻松自然但精准的单线来完成。
而渲染方面就和它的名字有些关联了。满川花,河面飘满了花朵,多么诗情画意啊!河面映射的是它光滑结实的身躯,花儿就是那些点点斑纹吧。画这些点状斑纹也是有讲究的,由浅而深,一道道在前色未干时就点上,前后颜色互撞互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纯任自然点染的现象。
李公麟画马最初是学韩干,结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五马图》中的白描法有顾恺之紧细凝敛的笔意,也有吴道子的线条变化隐示物体质感的技法,并用线条的强弱来呼应人物与马儿的个性。
李公麟从画马入手,综合了各代大家画技的精要,展露全方位的绘画才能,更以水墨钩描线条的“白描法”开创新局,卓尔出群,成为宋画中第一人。(宋画人物第一 白描大师李公麟的人物画~后续)
参考资料:《宣和画谱》、《宋史.文苑》、元代汤垕《画鉴》
@*#
-点阅【中国绘画】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古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