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古籍《秋灯丛话》中关于小人的记载

明古
font print 人气: 18
【字号】    
   标签: tags: , ,

清代古籍《秋灯丛话》记载:曾有人在济南的一家旅店里见到有人拿着一个蒙着布幔的木龛。只要观众给钱,木龛的主人就揭开布幔。这时从木龛中就走出一个小人来。只见这个小人身高六、七寸,留着白胡须,衣着类似于道袍,还穿着红色的靴子。这小人出来在四周走动,还一边说着话,只是说话的声音太小令人无可分辨。随后,木龛的主人又挥挥手,那小人就乖乖的又回去了。

其实这种身高不足一尺的小人,不仅在《秋灯丛话》中有记载,在《山海经》以及宋代编写的《太平广记》等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小人曾在地球上生存。这样看来,生命的奥妙实在是超出了现在科学所知道的那一点啊!

(本文转载自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所谓十二章纹,是皇帝的装饰纹样,这十二章纹就是用来彰显皇帝的道德才能,以及治国的能力。这十二章纹是汉人的文化历史,不是满族的。
  • 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京城洛阳,有一座平等寺,寺内有一尊高两丈八尺非常庄严的大佛像。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十二月中旬,佛像两眼不断流泪,浑身上下都湿漉漉的。消息传出,洛阳的男女老少都争先恐后的跑来观看,平等寺前人山人海。有个和尚用一块干净绵纱为佛像擦泪,转眼之间,绵纱便湿透了,于是再换一块,又用不了多久,就再次湿透了。佛像流出的眼泪不管怎么擦,也擦不完。就这样,佛像一直流了三天泪才停止。第二年四月,尔朱荣率领军队攻进了洛阳,杀死王公百官共两千多人,百姓死的无计其数。
  • 〔自由时报编译郑晓兰/综合报导〕德国杜秉根(Tuebingen)大学的研究团队于该国西南部史瓦必恩朱拉的“赫勒菲尔洞窟”,挖掘到一尊以长毛象牙雕刻而成的小人像,推测年代至少有三万五千年,为人类历史最古老的雕像。这具被取名为“赫勒菲尔的维纳斯”的象牙雕像,可能颠覆传统对于人类艺术起源的认知,相关研究已发表于英国“自然”期刊。
  • 清代从康熙皇帝起设置宫廷戏,积极收集编纂剧目以供演出。到了乾隆时期成套的戏曲已是洋洋大观,如《升平宝筏》演西游记故事、《昭代箫韶》演杨家将故事,而《忠义璇图》演的是水浒传的整套故事。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有清一代,全国各地都发展出自己当地特色的戏曲,对于移风易俗起了很大的作用。儒家的礼教,调和了戏曲,使中国民风出现一种活泼性,对事情的看法较有弹性,不致于刻板或不通人情。
  • 世界上许多民族中都有大洪水的传说或记载。例如《圣经》中就有诺亚方舟的故事。中国古籍《尚书‧尧典》中就记载上古之时“汤汤洪水方割,浩浩怀山襄陵”。我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古希腊神话中关于大洪水的传说。
  • 人是有元神的,普通人的元神都在轮回之中。然而许多被无神论洗脑后的中国人却不相信,认为人死如灯灭。其实现在许多科学家不仅相信人有元神,而且还在着手研究轮回转世等相关的现象。我现在就跟大家分享一则清代古籍《夜谭随录》中记载的真实的轮回事件。
  • 话说2,300多年前,楚国有一位会写诗且忧国忧民的三闾大夫屈原。他感怀时局动荡,多次上书谏言。当时楚王听信小人,冷落屈原。悲愤的屈原选在黄历5月5日那天投汨罗江自尽,以死相谏。“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也就流传至今。
  • 相对而言鼠优于牛﹕属牛者性情倔强些﹐可能容易闹别扭﹐命运就比较不顺﹐有的人“杂事多如牛毛”﹐做事往往徒劳无功﹔属鼠者一般比较聪明﹐如果八字见“伤官”直露外秀则更才华出众﹐注定“命中带小人”﹐因其易遭嫉也。
  • 在清朝宫廷服饰中,最吸引人注目的焦点是,尊贵的皇帝所穿的龙袍,龙的图腾既然被用来作为一国之君的代表,当然丝毫马虎不得,造型千变万化、威仪无比,让人惊叹不已。
    朝袍的下摆占有很大面积的是八宝平水、八宝立水的图案,它们将代表佛家、道家的8种宝物,藏在气势汹涌、翻腾的波浪之中。
  • 苦海无边何处岸﹖
    乍回首﹐辽天梦觉﹐
    小人虫沙﹐
    君子猿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