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肉的“威胁” 逼出一位矮哥厂长

人气 3
标签: ,

【大纪元7月22日讯】重庆开县居民杜子均,从小患了小儿麻痹症,走路靠爬,最爱吃肉。6岁那年,父亲夹给他一块肉,“威胁”道:不找活路,别说肉,饭都吃不上!为了这块肉,他学会“走”路,学了手艺,办起竹席加工厂,还成为当地水竹凉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一块肉的“威胁”

据《重庆晚报》报导,一个几乎靠爬的人,怎么当上了厂长?杜子均说,感谢父亲40年前筷子头夹起的那块肉。1963年,杜子均出生不久,因高烧得了小儿麻痹症:右手、左脚失去知觉,趴在地上,全靠右脚蹬地前倾、左手撑起身子匍匐前行,肘关节、膝盖、屁股常常磨得皮开肉绽。

杜子均什么也干不了,却特别爱吃肉,但家里穷,难得吃一回。

6岁那年,父亲杜之堂用一张竹席换回一坨肉打牙祭。父亲夹了好大一块肉送到杜子均嘴边,看着他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好吃吗?”杜子均点了点头,父亲眼睛湿润了,“威胁”他:“你这样子书是没法读的,不找活路,别说肉,饭都吃不上!”

“当时没意识到这话的份量。”但是,由于趴在地上的日子实在难受,杜子均挣扎着想站起来,却一次次倒下。最终,他没能站起来,但学会用左手提着没有知觉的左脚抬腿,然后右脚跟进,一步、两步……他能在地上蹲着行走了!

“能走路我就能做事。”7岁时,杜子均对做篾活产生兴趣,学着父亲的样子编织竹席。划破了手指、坐得屁股起茧、腰杆弯得酸痛,他都不在乎。9岁那年,杜子均靠独有的左手抠出人生第一张竹席。

“能变成钱了。”看着这张竹席,父亲摸了摸儿子的头,欣慰地笑了:“均儿,这辈子饿不死你了。”

那一刻,杜子均耳旁响起父亲那句“威胁”的话,似乎明白了什么。杜子均的竹编技艺越发精湛,常人一月最多做20张篾席,他能做到30张,并且质量好、艺术感强。

“想吃肉就吃肉。”那时,一些政府干部月工资不到40元,杜子均一月能挣150余元;很多邻居还住茅草房时,他家就开始翻盖青瓦房了。

残疾人当厂长

1986年,开县县城办了个红旗工艺厂生产篾席,杜子均打算去开下眼界。父亲觉得他吃喝拉撒都要照顾,进厂简直是笑话。后来,杜子均悄悄进了城。

厂里负责招工的一见他,便委婉地说没场地了,让他下次招工再去。

见对方以貌取人,杜子均有些不爽,觉得不露一手再走,实在不解气。他请求负责人先面试。破篾、除青、编织……杜子均单手上下动,篾块轻盈飞舞……一场面试变成全厂职工的现场观摩,本想来看笑话的人们不禁发出一阵惊叹。最后,杜子均留了下来。

进厂一年半,杜子均摸清了篾席的原材料以及生产、销售渠道,掌握了生产管理技术,然后回到三合老家办起自己的竹席加工厂。

半年后,杜子均的竹席源源不断销往上海、湖北等地,之后又把大把的钞票找回来。人们打消了顾虑,工人一下子从9人增加到50多人,工人月收入1,000余元。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新兴的机械竹条席、麻将席逐渐取代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的水竹凉席。三合当地23家篾席厂先后关门,杜子均何去何从呢?

“为了那些曾经质疑的目光也要做下去。”杜子均选择了坚持。现在,杜子均的竹席厂每月还能生产100张篾席,实现收入4万元。去年,他还收获了爱情——在厂里做工的彭祖玉喜欢他并嫁给了他。

凉席也是文化

水竹凉席被誉为“开县三绝”之一,有百年生产历史。现在,杜子均成了当地唯一还在正常编织水竹凉席的民间艺人。7月初,开县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门,将杜子均确定为开县水竹凉席传人。

现在,杜子均认识到,水竹凉席不只是谋生的技艺,它还是一个产业,更是一种文化。作为水竹凉席的传人,他觉得自己有义务把产业做大、将文化发扬下去。

“水竹凉席不再是用来睡觉那么简单。”杜子均说,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山水、人物、名家字画、飞禽走兽等各种图案呈现于水竹凉席上,它不仅是生活用品,更是一张文化名片。

吃午饭时,杜子均夹起一块肉,若有所思。他说,如果没有父亲筷子上那块肉的“威胁”,肯定没有现在的一切。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未成年孤儿超过57万3千人
徐武德双手残缺  打造障友汽车美容的阳光
耶鲁生创业 买卖二手3C产品
于淑兰上访 小孩被打致残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