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门古炮群出土 火炮考古史意义重大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倪国炎金门5日电)金门县金城镇南门发现古炮遗址,研判为明清时期古炮,并有29门出土。学者认为这是东亚地区单次发现古炮最多记录,建议深入研究和展示,凸显在火炮考古史的重大意义。

南门古炮遗址发现相当偶然,建筑公司5月初在禹帝庙后侧兴建公寓开挖地基时发现,当时炮管堆在一起,建筑工人并不知是古炮,还准备当废铁处理,所幸,包商陈沧江也是文史工作者,及时把古炮留下,通报金门县文化局展开抢救文化工程。


金门县金城镇南门发现古炮遗址,地层露头上的9门古 炮,金门县文化局5日雇工开挖,过程顺利,将送到文 化园区暂存。// 中央社

南门古炮出土,金门县文化局局长李锡隆先后邀请中央研究院院士黄一农、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维钧鉴定,并由陈维钧主持埋藏在地层露头的9门古炮挖掘工程,而且协调金防部排雷大队地雷搜索器支援侦测,展现对古炮出土的重视。

李锡隆指出,金门在两岸对峙紧张年代被称为军事堡垒,其实,历史上的金门,为大陆东南沿海福建泉州、漳州的门户,以“固若金汤、雄镇海门”得名,军事地位重要,古炮群的出土再度为明证。

根据金门县志记载,早在明太祖洪武20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为防御倭寇侵扰,筑金门城戍兵,设守御千户所,明末清初郑成功、郑经父子以金厦为基地反清复明,清初设水师援剿右镇,在康熙19年(1680年)改设金门镇,视为海防重镇,显示出金门在明清时代军事地位重要性。

金门出土的第一批20门古炮,由于炮身锈蚀严重,未见铸炮应有官员职称姓名、工匠和时间,黄一农初步考证,依型制及材质研判,颇接近17世纪、即明清时期产物,应属“红夷型前膛装填式滑膛铸铁炮”,炮耳多健存,点火孔也未钉死,亦即埋藏时应仍堪用。

至于第二批由陈维钧主持开挖出的9门古炮,由于埋在较深层,炮身锈蚀情况较不严重,但是否有身世的铭文,有待进一步鉴定,希望能揭开古炮谜团。

南门古炮究竟是何时代产物,虽然还待研究解决,但是黄一农、陈维钧一致认为,南门遗址不仅是两岸,也是目前全东亚地区单次古炮出土最多记录,在火炮考古史上即已具有重大意义,为金门重要的文化资产。

黄一农建议,整批古炮未来应同时展示,切莫拆散,以显示出土规模的宏伟,以及在火炮考古史上的地位。陈维钧则指出,古炮群具有特殊性的历史意义,应就考古、历史、古物维护等进行后续的研究,探讨其历史意义,有助于日后对社会大众展示,和发挥教育功能。

由于南门古炮遗址因兴建公寓遭到破坏,无法现地保存古炮,金门县文化局将依专家建议,在开挖古炮后,先移送文化园区保存,进行鉴定、研究和展示,彰显金门在明清时代历史地位的重要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