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華裔家庭的「內戰」:恩人變仇人

反思家庭教育(2)

人氣 39
標籤:

【大紀元2月27日訊】在海外,當第一代移民父母含辛茹苦的把孩子養到13,14歲時,一天,在父母責備孩子學習不努力的嘮叨中,孩子突然爆發了:「我恨你們!你們就知道讀書、讀書,根本不管我是怎麼想的!」說著哭喊著衝進自己的房間,把門還反鎖上了。

走過這個年齡段的家長可能都有類似經歷,十多年的辛苦哺育,換來的竟是一個仇人。這樣殘酷的家庭內戰不僅令40多歲為孩子付出整個青春的母親驚愕不已,也令疲憊焦慮的父親更加迷茫憂鬱:難道我們在海外委曲求全、忍氣吞聲的生活,換來的就是這個結局嗎?!

當然,如此強烈的青春期 叛逆發作並不是常態,事後孩子會認錯,會說那是氣話,但慢慢的家長會發現,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了,有時根本猜不透他在想什麼,也不知道他在外面幹了什麼。在我的亞裔朋友中,這類親子裂痕幾乎家家都有。

記得我小時候很叛逆,七歲時就想離家出走。上大學後不久,就給我那位教授父親寫了封信,主題就是請他讀讀《傅雷家書》,學學如何做個好父親。直到後來我才理解父母的苦楚。那個動輒就是你死我活的革命時代,每個中國人都活得很窩囊,生怕自己被劃入那5%被打擊的「一小撮」裡,即使當父母了,也不懂得什麼叫自我實現,什麼是人文關懷。人們被迫每天想的是如何能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血戰中,殺出一條生路,考試成績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未來的生計。

在西方長大的中國孩子,一般華人父母都給孩子創造了儘可能最好的學習條件,希望孩子憑藉東方人的智慧和勤勞,不負眾望的考上名牌大學。然而孩子的感受卻有所不同。不少華裔家庭的生活條件沒有一般西方人家庭好,特別是對孩子的娛樂消費上控制得比較嚴,於是不少華裔孩子覺得自己沒有同伴的電器、玩具多,就跟大陸農民工的孩子自卑一樣,再加上父母每天的敦促嘮叨,讓孩子感到很壓抑,無形中拉開了父母與子女的心靈距離。父母能成為孩子貼心人的現象,在海外比較少見,儘管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異樣。

中國人望子成龍的心態與西方人放縱的自我發展觀念,傳統道德中的勤奮努力與現代生活中的安逸享樂,文化衝突加上道德較量,令華人家庭的內戰更加複雜。就跟龍應臺困惑於兒子的提問一樣:幹嘛我非得要成為優秀人才?做個普遍人不行嗎?的確,華裔父母很難接受孩子不努力的現狀,而孩子又想向別人那樣輕鬆生活,這個矛盾如何解決呢?

當「我恨你」這句話出口時,說明家長以往所有語重心長的教育、鼓勵、鞭策、勸告、批評和指責,統統無效,要讓內戰停止,首先必須消除孩子對父母的負面感受,而關愛是化解一切怨恨的金鑰匙。放棄原來那一套做父母的方式吧,從心開始,用愛心來溫暖那少年孤寂的心。只有這樣,接下來的溝通才能有個出發點。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王華:由聖誕節名牌打折想到的
【新紀元】2009 中國十大網路熱門話題
王華:亡命徒橫行 安全何處尋?
王華:谷歌只是價值觀之戰的小戰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