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獨行的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石玲綜合報導) 即將於4 月30 日卸任返國的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英文名:Jon Huntsman, Jr. 漢語直譯:小喬恩‧米德‧亨茨曼) 是一位史上少見的特立獨行的大使,其在中國任內的言行事跡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出使中國20個月的任期中,他多次騎自行車到外交部接受召見;微服與小市民以華語傾談;短短任期內走訪中國大部份省區,並演講無數;高調批評中國政府的人權迫害並對其施壓;也曾接見多位異議人士,並力挺艾未未;他還呼籲北京開放網際網路以增進理解與溝通,而不要設置障礙;他甚至現身茉莉花革命現場,以致其名字在網路上遭到封殺。在外交理念上,他超越軍事或貿易合作的範疇,而將兩國的合作目標放在人與人的直接互動溝通上,並視之為可行的最重要投資,認為「最必要的建設計劃不在於新產業,而是在於人心。」

華語流利並收養中國女兒的大使

洪博培今年51歲,出生於美國加州。他是溫和派共和黨人、摩門教徒,7個孩子的父親,包括收養的2個女兒。他出身豪門,父親老亨茨曼是美國化工業巨頭,企業資產淨值超過25億美元。

身為摩門教教徒的洪博培在上大學期間曾去台灣傳教,並在那裏學習掌握了中文。之後,他做過里根總統的白宮助理,在老布什政府負責東亞事務,並於32歲時成為美國駐新加坡大使,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大使。後於小布什執政期間出任美國貿易副代表。

1999年,洪博培和妻子在中國揚州收養了一個棄嬰,給這個女孩取名「楊樂意」。洪博培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希望女兒能起到促進美中關係的橋樑作用。

2004年,洪博培以共和黨候選人身份當選猶他州州長,四年後連任。他喜歡稱自己是美國「唯一一位講中文的州長」。而正是洪博培的漢語水平和對亞洲及中國文化的瞭解和熱愛,2009年被奧巴馬政府派任美國駐華大使。

喜愛騎自行車及和百姓聊天

洪博培任大使期間曾多次跳上自己那輛「永久」牌自行車,逕直騎到了座落在朝陽門外的外交部接受召見,讓門口值勤的警衛不知所措。

他說,他喜歡自行車那種把自己帶向四處,穿越人流的感覺。「它可以帶你穿過胡同,呼吸新鮮空氣,甚至在路口把它停靠在人身邊,然後你可以去找人聊聊家常…… 我可以與人們聊聊生活、經濟、政治議題,甚至是他們對於世界和美國的看法。有時候他們會批評美國,有時候表達喜歡,但我喜歡聽老百姓說話。」

洪博培認為和老百姓聊天「有價值」。「有時候我確認了中國政府告訴我們的情況--當地人很滿足、幸福。也有時,他們會告訴你其他地方聽不到的事情,因此我認為在這個國家裏漫遊和這樣對話是很健康的方式,可以讓我更好地瞭解中國,並把中國的事情解釋給我的朋友聽。」

與前任雷德大使不同,洪博培保持著最大限度的與中國媒體和公眾的接觸。他在不到20個月的任期裡走訪了中國大部份省區,並且做了數不清的演講和座談。

關注中國的人權狀況

洪博培出任駐華大使至今,除了以「中國通」出名,還讓國際社會印象深刻的是他大膽批評北京政府的人權政策,向北京施壓改善人權狀況,並多次會見異議人士。

洪博培2009年底會見了江天勇等五位人權律師,討論了世界人權、宗教自由、中國鎮壓家庭教會等問題;在2010年初曾緊急約見了北京基督教維權律師張凱,對其遭受的一系列迫害表示同情,並打算提供必要的幫助;在2011年初曾登門看望了被斷電54天的北京維權律師倪玉蘭。

2010年3月中國全國30多所法學院校的學生到北京參加大學生關於人權和法治問題的辯論會,洪博培出席了辯論會並發表了演講。

今年2月20日下午中國十三個大城市茉莉花革命的時刻,洪博培穿著印有美國國徽的衣服,象徵性地出現在提議中的北京集會地點--王府井大街麥當勞附近街頭,被人認出後引起了軒然大波。隨後他的名字即在網路上遭到封殺。

今年四月,時代網站刊登洪博培執筆的艾未未簡介,指艾未未是「任何國家都應引以為傲的有遠見創意界人士」,他讓全世界注意到中國當代文化的活力。並說,更重要的是,53歲的艾未未對同胞展現悲憫情懷,「勇於為遭中國政府壓迫的受害者發言」,並呼籲當局展開政治改革,為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務。

洪博培表示,非常令人惋惜的是,中國政府認為須讓勇於創新的傑出公民閉嘴;不過對世界而言,艾未未依然代表「中國的希望」。

本月6日洪博培在上海以美國大使身份發表最後一次公開演講時說,中國一直在不公正地拘捕和囚禁知名異議人士,包括被判11年徒刑的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被軟禁的雙目失明維權人士陳光誠、還有3日被拘捕的藝術家艾未未。他還抨擊中國以盜竊「國家機密」為由,錯誤拘捕蒐集石油業資訊的美國地質學家薛峰。他表示「美國永遠不會停止對人權人士的支持,因為我們支持這種為了人的尊嚴與公義而進行的基本奮鬥,無論發生在甚麼地方。」

洪博培還呼籲北京開放網際網路,利用網際網路來「交流資訊、增進理解與建構關係」,而不要設置障礙,引起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放棄對話,鎮壓新聞媒體,毫無幫助。」

通常外國使節會避免在中國公開批評政府的政策與行動,以免兩國關係複雜化。尤其是在這類有中國精英人士和海內外媒體記者參加的活動上,都遵守這條規則。但洪博培卻反其道而行,除表達出他重視人權的信念外,更彰顯了他的道德勇氣。

位於美國的人權組織《對話基金會》的主席康原(John Kamm) 在接受路透社記者採訪時曾說,「洪博培作為大使,還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這麼多時間關心中國的人權狀況,很讓我敬佩。」

對美中關係的展望

洪博培認為,從尼克松到奧巴馬,中美關係建立在同樣的原則之上,那就是發展積極的、合作的、全面的關係,因此應該把體現這些方面的議題都融合在一起。比如,通過貿易、投資和安全合作,來完成可能會超越軍事合作的方式。

他說,當然更多的合作是人與人的直接互動溝通,這是我們可以做到的最重要投資。「最必要的建設計劃不在於新產業,而是在於人心。 」

洪博培指出,我不是挑戰者,我是粘合劑。如果在更高的位置制定對華政策,就需要獲得能使雙方關係在人民之間更加耐久的粘合劑。

他說,我們會有更多針對年輕人的活動、機遇和互動,因為中美關係即將掌控在年輕一代的手中。我們已經開始致力於在草根階層增強影響力,使人們相信中美關係對兩個國家、雙方人民都是有長遠意義的。從人民的利益出發,我相信中美關係應該走得更加長遠。

相關新聞
鄧正梁:奧巴馬奇招 召洪博培任駐華大使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批准洪博培任駐華大使
美國議員急促洪博培大使關注家庭教會現況
美駐華大使洪博培在北京會見中國維權律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