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三所大學跨國合作 臺北機廠發展計劃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5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王依瀾紐約報導)5月2日,美國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香港大學、臺灣國立交通大學三所大學的師生代表在駐紐約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舉辦記者會,介紹了上述大學師生合作,進行的一項關於臺北市中心信義區的「臺北機廠發展計劃」設計提案合作計劃。經文處副處長范國樞主持了會議。師生代表還在雪城大學的紐約費雪中心(Fisher Center)展出了他們的作品,並舉行開幕酒會,經文處章文樑處長也參觀了作品。

「臺北機廠是臺北市一個特殊景點,具有一定歷史意義。此次項目交大有7名學生、香港大學有11名學生參與,共分為5組,工作了14週左右。每個學生都提出對機廠未來建設的想法。」交大人文社會學院院長曾成德介紹,臺灣有自己的迷人之處,不需要像巴黎或紐約市。而如何把生活融入城市,如何讓年輕人繼續留在這裡,是他們思考的地方。而交大也十分注意城市的連接、歷史的保存。

曾成德表示,雪城大學建築學院院長Michael Speaks與他都認為這種合作方式對未來城市設計、建築設計起著正面作用,所以三所學校決定把教學的新模式建立起來。今年3月份,雪城大學建築學院5名教職員還帶領雪城大學35名學生訪問了臺灣。

交大研究所三年級生洪子捷認為最大的收穫是學校間的差異與互補,由於不同的文化背景、思考方式、工具,他們和美國學生的思維模式完全不同。看美國學生的作品,感覺就是他們錯過了甚麼,完全是站在另一個地方發現同一個臺北。

洪子捷說,美國人覺得,臺灣學生在思考、建築、設計上很務實、實際。美國人就把設計當成樂高來玩,很大膽,快速地往前。他們就比較保守、擔心、謹慎。整個過程完全是相反的態度,造成作品出來完全不同。當放在一起時,就產生很多討論。

三所大學的師生共同合作設計的作品。(王依瀾/大紀元)

該項目在為學生們提供學習交流機會的同時,也吸引了很多目光。比如高中三年級生John Mikesh通過Michael Speaks瞭解了該項目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隨後就向雪城大學申請,並被成功錄取。

(責任編輯:季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