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問泗日記出版 記錄中國抗戰珍貴外交史實

人氣 286

【大紀元2016年06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帆美國華盛頓DC報導)即將卸任的中華民國駐美代表沈呂巡大使5月27日在雙橡園舉辦新書發表會暨餐會,以祝賀前駐荷蘭大使金問泗日記上冊正式出版。金問泗之子金咸彬夫婦及子孫以及本地多位外交界前輩與後人應邀與會。

沈呂巡對中華民國外交史頗有研究,曾與故宮博物院合作,主編《百年承傳、走出活路──中華民國外交史料特展》一書。這次《金問泗日記1931─1952》(上冊)的出版,也是經沈呂巡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力薦,得以面世。

金問泗為中華民國早期著名外交官、關稅專家,曾參與關貿總協定(GATT)的創立工作。沈呂巡在致詞中說,「金問泗日記」對抗戰外交史具重大意義,同時代表中華民國外交界「以小搏大、以少勝多」的優良傳承。這些珍貴史實都被完整記錄在金大使的日記中。希望下一代能夠將這一精神繼續發揚光大。

沈呂巡十分推崇金問泗對抗戰的貢獻,尤其是1932年他奉派前往日內瓦,參加國際聯盟關於《李頓調查團報告書》的討論會議。當時針對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在中國要求下,1932年國際聯盟組成李頓調查團,前往中國東北,10月《李頓調查團報告書》發表。1933年2月,國聯大會以42票贊成,1票(日本)反對,通過接受該報告書決議,重申不承認偽滿洲國。日本提出抗議,最終宣布退出國際聯盟。當時中華民國可謂是「軍事失利,但外交勝利」,金問泗等外交前輩的努力功不可沒。

餐會上,金問泗之子年逾九旬的金咸彬和孫子金絳宣一起上台,向來賓展示了金問泗以毛筆書寫的日記原稿。金咸彬一再感謝沈呂巡的努力,讓日記得以面世。他還以中文說「再見」,希望沈呂巡將來再回華府與大家重聚。

沈呂巡在為本書所寫的序言中,回顧了他與金問泗和其家人的奇妙聯繫。他在高中時即嚮往從事外交工作,金問泗大使的外交回憶錄是他重要的外交啟蒙讀物。2001年,沈呂巡任駐美副代表,經人介紹結識金咸彬夫婦,並得以見到金問泗親筆日記,鑑於其史料價值,當即建議應開放給後人研究。此後近十年,沈呂巡曾駐節比利時、日內瓦、倫敦等地。這些也都是金問泗大使早年曾駐節之地。2014年,沈呂巡重返華府,金咸彬遂將父親全部日記20餘本請托沈呂巡處置,僅盼予以出版傳世。沈呂巡遂聯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張力教授,終於他卸任前看到上冊出版,下冊將於二三月後面世。

金問泗,1915年畢業於北洋大學法學系,後赴中華民國駐美使館任學習員,並就讀哥倫比亞大學。1919年起,歷任出席巴黎和會中華民國代表團副秘書、國聯中華民國代表辦事處秘書。1931年任外交部代理常務次長。1932年奉派前往日內瓦,參加國際聯盟《李頓調查團報告書》討論會議。會後,即任中華民國駐荷蘭公使。1943年升任駐荷蘭大使,其後還兼任駐比利時、挪威、捷克斯洛伐克、盧森堡大使或公使。戰後專任駐比利時大使,出席多項重要國際會議。他是中華民國參與創建關貿總協定代表團首席代表,49年國民政府退守台灣,50年中華民國被迫退出協商。1952年金問泗退休,後赴美定居。

當天的新書發表會也充滿外交承傳意味。與會的資深外交前輩包括:張之香大使、於彭大使、胡適大使的兒媳曾淑昭、董顯光大使的後輩等。此外,還有一位來自維州的七年級生蔡沁宜毛遂自薦出席這次活動。她在發言中說,沈巡大使在紀念二戰70週年活動中澄清歷史的講話和外交努力令她十分感佩,「當時沈大使提醒人們,中華民國在二戰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這些是我們的教科書中從未提及的。」她由此立志,希望自己將來也能成為一名維護國家權益與尊嚴的外交官。#

立志從事外交的維州七年級生蔡沁宜毛遂自薦出席這次新書發表會﹐並落落大方地在台上發言。(林帆/大紀元)
立志從事外交的維州七年級生蔡沁宜毛遂自薦出席這次新書發表會,並落落大方地在台上發言。(林帆/大紀元)

責任編輯:夏實

 

相關新聞
沈呂巡:升旗未影響台美關係
沈呂巡:台美關係絕對沒倒退
雙橡園升旗  外交部:非影響台美重大事
雙橡園升旗爭議 台立委:問題在中共腦袋不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