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荒涼沙漠的地下洞穴 居然也有奢華生活

【大紀元2017年12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海柔綜合報導)導遊有交待,在這裡晚上千萬不要隨意走動,一個不小心就掉進別人家裡了。在這個些小黑洞裡面竟住著上千位與世隔絕的居民,看到洞穴裡面的奇觀後,你肯定會想在這兒住一段日子!

 

位於南澳洲的一個小鎮,庫伯佩地(coober Pedy),這裡的溫度太高,人們發現地底下的溫度要比地面的溫度低許多。因此半數以上的居民都居住在地下洞穴裡,不但有許多家庭永久定居在這裡,同時這兒也開展了旅遊業。

南澳大利亞周圍都是荒漠,目前大約有來自全球45個國家,至少1,700人正生活在這片荒原裡的小鎮——庫伯佩地。由於地處沙漠地帶,這裡氣候特別地乾旱、酷熱。

夏季地面上溫度大約可達攝氏50度,冬季地面上溫度又極度寒冷,只有地下洞穴常年天然恆溫大約攝氏23度。因此在地下居住相當舒適怡人。

地下洞穴常年天然恆溫大約攝氏23度。因此在地下居住相當舒適怡人。(Mark Kolbe/Getty Images)

真想住進洞穴 當一回楊過和姑姑

地下洞穴依然能夠打造提供現代生活需要的一切,吸引了全世界的遊客前往體驗。房間內部的裝飾與一般家庭無異,如今的地下洞穴已不見早期簡陋模樣了,現在已經是有吊燈、有家具、廚房衛浴一應俱全的舒適居所。

現在已經是有吊燈、有家具、廚房衛浴一應俱全的舒適居所。(Mark Kolbe/Getty Images)

庫伯佩地的居民還建造了一個漂亮的地下教堂,這裡也有書屋為本地人和外地人開放,也可以在地下城的商店看到本地特產貓眼石,還有風格獨特的地下酒吧、商店、醫院、露營地。

還有風格獨特的地下酒吧、商店、醫院、露營地。(TORSTEN BLACKWOOD/AFP/Getty Images)

有人甚至建了游泳池和私人機場,當然,那些都只能放在「屋頂」上了。

人工挖洞,不需要任何支撐物,也能打造一般家庭的格局,幾房幾廳都能設計。有人打造成皇宮規模,也有人只想做簡單格局,夠住就好。洞穴裡面戶戶不能相通,只能是從洞口進出去鄰居家串門。

洞穴裡面戶戶不能相通,只能是從洞口進出去鄰居家串門。(Mark Kolbe/Getty Images)

而為了在地面上顯露出自家門口,以免陌生人不小心掉入民宅,許多住家會蒐集汽車殘骸圍在自家洞口,以示「私宅重地,非請莫入」。

微紅色的岩石作為牆壁和地面,戶與戶之間隔音相當好,但同一個洞穴中在不同的房間裡,只要稍有震動就能聽到大聲的回音。

洞穴居的構想來自採礦工

地下更適合居住,這個發現要回溯到1915年,由吉姆.哈奇森和他14歲的兒子威廉.哈奇森和其他人組成的美國科羅拉多州探礦組,來到庫伯佩地設立營地,想要尋找金礦。

一個月後,金礦沒有找到,年少的威廉無意中發現了一些在太陽下閃爍著五彩光芒的石頭,人們驚喜地發現,這就是歐洲王室中一直傳說的蛋白石,最美麗的寶石——歐泊!

年少的威廉無意中發現了一些在太陽下閃爍著五彩光芒的石頭。(Ian Waldie/Getty Images)

到了1917年,大量的建築工人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退伍軍人開始湧向這裡淘寶,於是這裡很快興起了採礦熱潮,在荒漠中誕生的庫伯佩地小鎮迅速發展成為世界歐泊之都。

在荒漠中誕生的庫伯佩地小鎮迅速發展成為世界歐泊之都。(Ian Waldie/Getty Images)

南澳礦產資源本相當豐富,不過開採蛋白石卻是需要耐心的持久戰,這就需要淘寶者在當地安家落戶。由於當地氣候十分惡劣,夏季地表溫度總在五十攝氏度以上,冬天又寒風刺骨,於是有人想到將廢棄的礦洞改造成居室。這樣獨一無二的地下城就誕生了。

想定居也不難

鎮上也有旅館,供遊客居住,但大多數遊客仍想要經歷一次住在洞穴的體驗。

如果想要在庫伯佩地的地下洞穴購屋只需付2.5萬澳元,請一輛挖土機來工作幾天,一個五房的地下套房就可以完工,或者也可以買前屋主留下的「二手洞」,價格也不會太貴。

請一輛挖土機來工作幾天,一個五房的地下套房就可以完工。(Mark Kolbe/Getty Images)

而住在地下城的居民,許多還是打著挖寶的主意,最方便的地方就是自家周圍。挖到寶可以發財,就算挖不著也能擴展居住面積,真是一舉兩得。

而沙漠最棘手的用水的問題,在地下城也已經得到解決。地下城的用水由距離城北二十四公里的地下水源供應,水從地下抽出,由地下管道輸送到給水裝置,然後再送到城鎮網狀的供水系統。

這裡早期也是電影拍攝地,有很多電影在這邊拍攝,像Mad Max Beyond Thunderdome (衝鋒飛車隊)就是以前滿紅的電影。

庫伯佩地的地下小鎮,與地面的生活無異,如果非得說有什麼不同,那就是生活品味更加奢華吧。

責任編輯: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