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中共篡政(二)

人氣 767

【大紀元2018年01月03日訊】

第二章 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成立後,新舊矛盾的衝突異常激烈,各種社會矛盾尖銳而複雜。

一、初創時期

1912年2月12日,清廷頒發遜位詔書正式退位。按照事先議定的程式,1912年2月13日,孫中山提出辭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2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袁世凱任臨時大總統,4月2日,臨時參議院議決臨時政府遷往北京,4月4日臨時參議院議決臨時參議院也遷往北京。

1912年3月8日,在民國正式憲法還沒有出來的時候,臨時參議院通過了一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目的是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力。

這就為以後中華民國的內亂埋下了伏筆。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第二任臨時大總統。至此世界各強國也開始陸續承認中華民國。

1913年3月18日,袁世凱發布召開國會的命令。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在108門禮炮聲中正式召開。

當時的中國社會民主的氣氛較為濃厚。幾百個社團、幾十個黨派群起,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在中國大地。革命派組織同盟會於1912年3月宣布為公開政黨,8月改組為國民黨。立憲派控制的組織有統一黨、共和黨、民主黨。社會黨和工黨亦被允許註冊和開展活動。甚至像陳翼龍那些主張社會主義、攻擊袁世凱政府的社會黨人,也可公開表達自己的主張。

中華民國政府呈現出一派寬容、博大的氣象。

據統計,至二次革命前,全國報紙總數達5000種,銷售數量達4200萬份,其中新創辦的報紙,北京約有50餘種,居最多,上海次之,有40多種,天津、廣州分別為35、30種。不僅擁袁的報刊,而且制袁、反袁的報刊也都可以公開出版發行,各種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以及馬克思的學說,亦允許見諸報端或公開演講宣傳。

興辦企業是這一時期出現的另一個熱潮。隨著民主共和局面的開創,中華民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利於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法令、政策。大力提倡發展實業。人們建設祖國的熱情被大大激發出來。這一切都推動了中國工業的發展,各種實業團體紛紛成立,如中華民國實業協會、中華民國工業建設會、中華實業團、中華民國鐵道協會等,數量達七十餘個,幾乎遍及各省區。新的民辦廠礦企業猛增。1912至1914年間全國共設3937家,平均每年設廠1312家,將近達到1904—1911年間每年設廠數的兩倍。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民主氣氛的濃厚,文化教育事業也蓬勃發展。大中小學數量明顯增長,民國元年的學生總數超過宣統元年(1909年)的一倍,。政治上的民主氣氛,經濟上的發展勢頭,文化教育事業的興盛,呈現出一派發展的景象。

二、二次革命

1912年8月,宋教仁牽頭組成了當時中國人數最眾、規模最大的政黨,中國國民黨。

1913年2月,中華民國首次根據《臨時約法》的規定,進行國會選舉。國民黨所得議席最多,預備由宋教仁出任內閣總理。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遇殺身亡,袁世凱被一些人認為是幕後黑手。但是、據一些史料的記載,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確切的證據來證明刺殺宋教仁的幕後黑手就一定是袁世凱。

孫中山事發後即從日本返回中國,在上海開會,因宋教仁被殺這事,孫中山主張討伐袁世凱。但這時國民黨內部的意見也不一致,例如黃興就主張使用和平手段,在不破壞臨時約法的情況下,以法律方法來妥善處理宋教仁被殺的事件。

另外,在1913年4月26日,袁世凱向英、法、德、日、俄五國銀行簽訂借款合約,意圖擴充軍隊。

可是國民黨籍的江西都督李烈鈞、廣東都督胡漢民、安徽都督柏文蔚卻通電反對貸款。

這樣袁世凱就免除江西都督李烈鈞、廣東都督胡漢民、安徽都督柏文蔚三人的職務,之後又派北洋軍第六師李純部進入江西。這樣使矛盾更加擴大。

這些事只能說明中國一時之間很難適應民主的體制,不太知道在民主的框架下,通過法律的途徑去解決問題。其實這只是前進中的問題,並不能說這樣中國人就不行。

但是,正是因為這種不適應,從而在中華民國內部產生的激烈矛盾,就被共產邪靈所利用。

1913年7月12日,李烈鈞在孫中山的指示下,從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舊部成立討袁軍總司令部,正式宣布江西獨立,並發電討袁。國民黨在南京組織討袁宣布江蘇獨立。推舉江蘇都督程德全為南軍司令,但程棄職。隨後安徽柏文蔚、上海陳其美、湖南譚延闓、福建許崇智和孫道仁、四川熊克武亦宣布獨立。浙江朱瑞、雲南蔡鍔中立。

1913年9月1日,張勳武衛前軍攻克南京,各地宣布取消獨立。孫中山、黃興、陳其美等被通緝,相繼逃亡日本,二次革命宣告失敗。

三、袁世凱稱帝

孫中山主導的二次革命失敗後,中華民國的政治局勢就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由原來的北洋軍、立憲派和共和派形成的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被打破了。立憲派本來就主張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度,袁世凱最初的主張也是君主立憲制度。二次革命後,國民黨被中華民國政府下令解散,國民黨籍議員被驅逐出國會。在中國主張民主共和派的實力被大大削弱。而主張君主立憲的勢力就完全占了上峰。

1913年10月6日,國會選出袁世凱為第一任正式大總統。1915年12月7日,北京及各省投票推定參政院為國民代表大會總代表。

1915年12月11日上午9時,舉行解決「國體」問題總開票。各省國民代表共1993人,贊成君主立憲票正好1993張,沒有一票反對,也沒有一張廢票。各省的推戴書上一致寫著:「恭戴今大總統袁世凱為中華帝國皇帝,並以國家最上完全主權奉之于皇帝,承天建極,傳之萬世。」當場楊度和孫毓筠提議說:「本院前由各省委託為總代表,尤應以總代表名義恭上推戴書。」祕書長拿出推戴書當眾朗讀,要求袁世凱「俯順輿情,登大寶而司牧群生,履至尊而經綸六合」。參政全體起立,一致通過。

可見當時的中國政壇的主流主張是: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度。如果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也許中國政體問題就解決了,也許中國政權穩定的問題就會解決。

緊接著,在國會、高校、民眾請願團、籌安會和各省國民代表的推戴下成立中華帝國,打算1916年為洪憲元年,行君主立憲政體,把總統府改為新華宮,並擬定《新皇室規範》,其中包括「親王、郡王可以為海陸軍官,但不得組織政黨並擔任重要政治官員;永廢太監制度;永廢宮女采選制度;永廢各方進呈貢品制度;凡皇室親屬不得經營商業,與庶民爭利。」

袁世凱稱帝,推行君主立憲制,帝號「洪憲」。後來很多學界人士也認為,袁世凱改元「洪憲」,即弘揚憲法之意。從頒布的「新皇室規範」中可以看出一些「新」內容,比如某些對於皇權的監督機制和法律:自親王以下至宗室,犯法治罪與庶民一律;親王、郡王可以為海陸軍官,但不得組織政黨,並擔任重要政府官員;永廢太監制度;凡皇室親屬不得經營商業,與庶民爭利,等等。

後來有些學者認為:「袁世凱很清楚,過去的君主專制制度已經持續不下去了。他本人也曾是晚清立憲派的領袖人物,並在天津試點推行普選,產生議會。」也有學者表示:「袁世凱並沒有一個完整的制度建設構想,歷史給他的時間太短了。民國初年紛爭不已,讓他忙於應付,根本來不及著力於此」。

然而,1915年12月25日,蔡鍔和唐繼堯在雲南宣布起義,發動護國戰爭,討伐袁世凱。貴州、廣西相繼回應。

因形勢所迫,1916年3月袁世凱又宣布取消帝制,中華民國又改回原來的政體,仍然實行民主共和政體。

可見當時的中國社會對民主制度是多麼難以適應。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時年57歲。同年8月24日正式歸葬於河南安陽市。

袁世凱這一去世,中國政體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而後來矛盾越來越大。

四、府院之爭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病逝後。黎元洪出任總統,段祺瑞出任總理,同時恢復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也恢復了原來的國會,中華民國又重新暫時回到原來的軌道上來了。

可是時過不久,先是在國務院祕書長人選問題上,黎元洪和段祺瑞發生了爭執,最後由徐世昌出面了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要不要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對德國宣戰這個問題上,雙方鬥爭更趨激烈。

為了達到主戰的目的,段祺瑞將其手下的十幾個督軍叫到北京,組成「督軍團」,對黎元洪施加壓力,但未獲成功。

恰在這時,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這時下令撤銷了他的總理職務,段祺瑞離京去津,但是根據臨時約法,總統無權撤銷總理職務,所以段祺瑞不承認黎的免職令。

在段祺瑞拒絕承認黎的免職令後。黎元洪就請督軍團團長張勳於1917年6月14日入京調解。張勳入京後,卻擁立宣統復辟帝制,根本不去搞什麼民主共和,也不去管黎元洪與段祺瑞之間的事件。

張勳入京後,急電各地清朝遺老進京,「襄贊復辟大業」,並在清宮召開「御前會」,並於1917年7月1日,把12歲的溥儀抬出來宣佈復辟,改稱此年為「宣統九年」,通電全國改掛龍旗,自任首席內閣議政大臣,兼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康有為被封為「弼德院」副院長。

這時,段祺瑞便在天津發表討張的通電和檄文,組織討逆軍,自任討逆軍總司令,1917年7月4日在馬廠誓師出發,1917年7月5日正式開戰,1917年7月12日拂曉攻進北京城,溥儀宣布退位。

1917年7月14日,段祺瑞返回北京,重新擔任國務總理,掌握了政府實權。同時迎接黎元洪重新擔任總統,但是黎元洪回到家裡卻通電全國引咎辭職。

於是段祺瑞就請住在南京的副總統馮國璋來北京代行大總統職務。至此張勳復辟帝制僅12天就宣告結束。這樣第一次府院之爭就告一段落。

可是馮國璋任總統後,與國務總理段祺瑞,在西南軍閥及廣東護法軍政府的政策上又產生了矛盾。段祺瑞主張「武力統一」;馮國璋主張「和平統一」,於是又發生了第二次府院之爭。

府院之爭從表面上看,是為了些政策上的不和,發生總統與總理之爭,而實際上是民國初創,無論是社會精英還是普遍百姓,究竟如何使中國走向真正的民主共和制度,在當時來說確實是個極大的難題。當時只能借鑒西方的政治和行政制度,但是究竟如何借鑒也是爭執不下。西方的共和體制大體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總統制,另一種是內閣制。就是在有關總統制還是內閣制的爭論方面也是無有定論,因此中華民國成立六年了,也沒有一部完整的中華民國的憲法頒布出來。

五、護法運動

張勳復辟被段祺瑞鎮壓後。段祺瑞稱此事件為「再造共和」,指舊國會已被張勳解散,原有法統亦已不再存在,於是與梁啟超等組織臨時參議院,成立新政府,拒絕恢復《臨時約法》和召集國會。

這件事又激起了孫中山等人的強烈反抗,於是孫中山便將鬥爭矛頭直指段祺瑞。稱段祺瑞拒絕恢復《臨時約法》和召集國會是假共和 。並決定在南方另行召集國會,組織臨時政府起兵反抗。

以此事為開端,開始了中華民國的大分裂大動盪的時期。

因段祺瑞準備另行召集「臨時參議院」,重新制定國會組織法和選舉法,選舉新國會,組建新政府,從而引起原來有些國會議員的不滿,他們其中有些人,響應孫中山擇地另開國會的號召,紛紛南下赴粵。

1917年8月25日非常國會開幕,1917年8月31日通過《中華民國軍政府組織大綱》13條,規定中華民國為戡定叛亂、恢復《臨時約法》,特組織中華民國軍政府。軍政府設大元帥一人,元帥三人,由國會非常會議分別選舉。《臨時約法》的效力完全恢復以前,中華民國之行政權由大元帥行使,大元帥對外代表中華民國,元帥協助大元帥籌商政務。軍政府設外交、內務、財政、陸軍、海軍、交通六部。為了適應護法戡亂的戰爭需要,軍政府沒有採納《臨時約法》規定的內閣制,而採取中華革命黨《革命方略》中提出的黨、政、軍權合一的大元帥制方案,實行軍事、內政、外交合一的元首制。

這足見當時制度之亂。

1917年9月1日非常國會選舉孫中山為海陸軍大元帥,陸榮廷和唐繼堯為元帥。1917年9月10日,孫中山宣誓就職。同日,非常國會通過了軍政府各部總長名單,外交:伍廷芳,財政:唐紹儀,陸軍:張開儒,海軍:程璧光,內政:孫洪伊,交通:胡漢民,軍政府參謀總長:李烈鈞,大元帥府祕書長:章太炎。

可是當時中國南方軍政府內部,陸榮廷與唐繼堯等追求的是合議制政府,這與孫中山的軍政府又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南方軍政府內部在政體問題上,大家的心思也不相同。

軍政府的成立,標誌著護法運動高潮的到來,也標誌著南北對峙局面的形成。

其實在護法運動過程中,各個軍事集團內部,各自有各自的打算,1918年1月,由護法軍中的桂系軍閥發起,成立護法各省聯合會議,試圖成為與軍政府抗衡的另一政權機關。1918年2月,又由國民黨內部主張合議制的人士出面,正式提出改組軍政府的主張,並擬定《中華民國軍政府組織大綱修正案》七條,其中心用意在於改大元帥單獨首領制為若干總裁合議制,這樣就引起孫中山的強烈不滿。

1918年4月10日,滇系軍閥唐繼堯率先通電西南各省支持這一主張,提出護法各省現宜擁戴黎元洪或馮國璋為大總統,推岑春煊為國務總理,至於孫中山,「則宜遊歷各國,辦理外交」。

1918年5月4日,南方軍政府非常國會通過了《修正軍政府組織法案》。當日孫中山即向非常國會提出辭呈。次日離開廣州,前往上海。護法運動宣告失敗。

 六、中華民國分裂

中華民國經孫中山等國民黨人的護法運動之後,實際上已經分裂了。

1918年5月4日,孫中山辭去方南方軍政府大元帥職務。1919年2月至5月,南方的軍政府與北京民國政府各派代表在上海舉行南北和平會議,因屢成僵局而破裂。

中華民國這時進入了分裂時期,這時的中華民國無論是政治上還是軍事上都處於分裂的狀態,各地的軍事集團形成軍閥勢力,此時的中國,由於護法運動的原因,使各地軍閥勢力做大,北方的中華民國政府已經無力控制整個中國了。

1919年11月,直系與滇、黔、桂、粵、湘、川等西南實力派簽署「救國同盟草約」,達成聯合對抗皖系的協定。孫中山等國民黨人為了爭奪南方的政治與軍事領導權,就確定聯皖討桂策略。這樣就形成各個大小軍閥之間互相獨立又互相聯合的形式。

1920年2月桂系與滇系因爭奪駐粵滇軍指揮權而公開發生內訌。1920年3月底4月初伍廷芳與大部分國會議員因不滿桂系專制,離粵出走。1920年6月3日孫中山、唐紹儀、伍廷芳、唐繼堯聯名通電,揭露桂系假護法的行徑,否認其把持的廣州軍政府和國會非常會議。10月底援閩粵軍攻佔廣州。11月29日孫中山、伍廷芳、唐紹儀聯名通電,宣布恢復軍政府,重開政務會議,這時孫中山等人又重新掌握了南方軍政府的權力。

1921年4月7日,國會再次召開非常會議,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大總統。1921年5月5日孫正式就職,隨即成立「正式政府」。

這樣中華民國就形成了南北兩個政府。

在中華民國處於南北對峙的情況下,孫中山為了加強南方政府的實力,1922年8月14日,孫中山返抵上海,加強了與蘇聯以及中國共產黨等方面的聯繫。

1924年1月4日,孫中山在政務特別大會上宣布:「現在護法可算終了,護法名義已不宜援用」。「今日應以革命精神創造國家,為中華民國開一新紀元。」

明確以武力推翻北方的中華民國政府,聯合蘇聯、容納中共,壯大國民黨的實力,實現南北統一。

當然我們也不能以此來說,當時的「聯合蘇聯、容納中共」,孫中山本人就有多壞,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共產主義只是個新思潮,蘇聯共產主義政權也只是個新的政權形式,人類也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當時,孫中山本人也搞不清楚共產黨是這麼邪惡的一個東西。

就是以後國民黨與共產黨爭鬥了幾十年,也沒有搞清楚中共是怎麼回事。直到2004年,大紀元時報發表的《九評共產黨》才把中共是怎麼回事說清楚。

七、國內戰爭

經過護法戰爭後,中國形成軍閥割據與軍閥混戰的局面。

1920年7月,直皖戰爭爆發,皖系被直,奉聯軍擊敗。

直、奉聯合打敗了皖系軍隊後,一起控制北京政府。可是,直、奉之間因在地盤和權力分配上又出現了矛盾。

1922年4月爆發首次直、奉戰爭,結果奉軍戰敗,退出關外。直系控制北京政權後,又驅逐了北京民國總統徐世昌,扶出黎元洪復任總統。

可是,1923年6月曹錕又在京趕走黎元洪,10月經國會選舉曹錕成為民國總統。

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囚禁了曹錕。

接著1926年6月南北戰爭爆發,蔣介石的國民革命軍向北進攻,先在湖南,湖北消滅吳佩孚的主力,接著在江西,福建擊潰孫傳芳軍隊。不久,直系餘下的軍隊也分別被消滅。於是南北戰爭宣告結束。

南北戰爭結束後,各路國民黨軍又因為軍隊編制問題引發的爭執,又演化成蔣、桂、馮、閻四派的戰爭。

1929年3月27日,蔣桂戰爭暴發。1929年6月24日,戰爭以桂系失敗結束。

1930年2月11日,蔣閻馮戰爭(又稱中原戰爭)爆發。 1930年11月4日,以閻、馮失敗結束。

至此蔣介石基本上統一了國民革命軍,並實現了南北一統。#

責任編輯:朱穎

相關新聞
林輝:中共沒放過袁世凱黎元洪的後人
戴路:中山陵——國父孫中山正德配位
荊楚:馬克思主義六大邏輯錯誤(上)
金劍平:低端人口就是無產階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