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通俄門陰影 川普放手推動貿易談判

人氣 1348

【大紀元2019年03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擺脫通俄門調查陰影,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本週開始全力投入貿易事務,特別是與中國的貿易談判、美墨加貿易協定協議,以及與歐盟的自由貿易談判。

對抗外國對美國的不公貿易是川普總統的重要競選承諾。然而,川普2017年上任後不久即面臨通俄門調查。

上週五(22日),歷經22個月的調查,特別檢察官羅伯特‧穆勒(Robert Mueller)提出調查報告;24日,司法部長威廉姆‧巴爾(William Barr)公布調查總結摘要,指出沒有證據顯示川普總統及其競選團隊在2016年大選期間與俄羅斯政府「共謀」試圖影響大選,川普亦未犯下妨礙司法公正的罪行。

在川普總統準備邁向2020年競選連任之路前的關鍵時刻,司法部的這項認定來得正是時候。本週,拋開通俄門陰影的川普總統,將更專注於他的競選優先事項,重建美國與貿易對手國的關係,要求各國給予公平對等的待遇。

川普總統專注的貿易事務

根據CNBC的整理,本週川普政府將處理的重大貿易事務如下。

週一(25日),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與加拿大外長克里斯蒂亞‧弗里蘭德(Chrystia Freeland,中文名方慧蘭)會面。後者也將與部分國會議員見面。去年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達成《美墨加自貿協定》(United States Mexico Canada Agreement,USMCA),取代目前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目前,美國希望國會能在未來幾個月內批准這個協定。

週二(26日),川普將與部分國會議員會面,討論貿易問題。眾議院籌款委員會(House Ways and Means Committee)的貿易次級小組將舉行聽證會,題目是「貿易與勞工:制定和執行有利於美國工人的規則」(Trade and Labor: Creating and Enforcing Rules to Benefit American Workers)。目前,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對USMCA的勞工條款不滿,為國會是否批准USMCA增添不確定性。

週四(28日),萊特希澤及財長史蒂芬‧姆欽(Steven Mnuchin)將在北京,與中共副總理劉鶴展開新一輪貿易會談。劉鶴預定於4月3日前來華府進行另一輪談判。川普及萊特希澤近期均稱談判取得進展,有望在幾週內(四月底前)達成協議,不過仍有幾個重大問題尚待解決。川普說他不急於達成協議,必須是好的協議,他才會簽署。

川普正在考慮是否對歐洲汽車徵收國安關稅。美國商務部上個月向川普總統提交一份機密報告,建議以國家安全為由向進口汽車加徵關稅。

對華貿易談判 川普處於更有利的地位

CNBC新聞報導說,一些貿易觀察家認為,自通俄門調查安全脫身後,川普競選連任的機會大增,與中國的貿易談判處於更有利的地位。北京寄望美國下屆總統換人的期待將落空,無法在談判中繼續採取拖延戰術,必須認真地面對川普政府的要求。

在對中國的貿易談判上,川普總統獲得大多數兩黨議員的支持,參議院少數黨領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認為這次談判必須解決中方長期存在的竊取知識產權、強制技術轉讓,以及補貼中國企業等結構性問題。他表示,如果所達成的美中貿易協議,沒有包括這些結構性問題,民主黨議員會抵制這個協議。共和黨參議員如馬克‧盧比奧(Marco Rubio)等,也是一直在打擊中方的貿易濫用行為。

USMCA問題

與此同時,國會已開始審查USMCA的工作,眾議院籌款委員會貿易次級小組主席、民主黨人厄爾‧布魯梅納爾(Earl Blumenauer)說,週二的聽證會將試圖評估過去執行貿易協定的成效。

布魯梅納爾告訴CNBC,他對USMCA的部分條款持保留意見,尤其是有關勞工及環境保護的問題,並且想要了解USMCA的條款是否比NAFTA好。

他說,雖然川普政府希望儘快批准該協定,但是國會批准協定的時間,不會受到任何「人為的限制」。

與歐盟的貿易談判汽車國安稅引關注

華府認為歐盟的部分貿易措施對美國不公平,例如,歐盟的汽車關稅高於美國。

川普總統上週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表示,他會考慮對進口汽車加徵關稅,即便在與歐盟的貿易談判中,其它商品都達成零關稅的協議,他還是會保留汽車關稅。

川普表示,他希望歐洲汽車製造商能到美國投資設廠,生產他們的汽車。當被問及進口汽車是否威脅到國家安全時,川普總統回答說:「不會」。

他解釋說,「造成國家安全風險的是我們的資產負債表,我們與歐盟的貿易逆差很大。」#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穆勒報告:未發現川普及其團隊通俄證據
穆勒調查結果公布 川普和民主黨領袖回應
川普未通俄未妨礙司法 調查結論重點摘譯
穆勒調查結果確鑿 共和黨解釋原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