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加強保健警惕8種疾病

標籤:

【大紀元9月24日訊】秋季是寒暑交替的季節,由於氣候乾燥、冷暖多變,人體一時難以適應,易發生疾病或引起舊病復發。疾病預防控制專家認為,入秋後必須注意保健防病,尤其注意下列疾病。

  感冒:秋天氣候多變,早午晚及室內外溫差較大,呼吸道粘膜不斷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減弱,給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機,極易使人傷風感冒,還會引起扁桃體炎、氣管炎和肺炎。要遵循「耐寒鍛煉從秋開始」的規律,注意隨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

  氣管炎:秋季是慢性氣管炎的高發期,此類病少則一周半月,多則數月不愈,其中70%是舊病復發者。有的人對氣候的變化較為敏感,且適應性差,容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發病,因此應避免與過敏因素接觸,並要改善居室環境,讓空氣流通。有舊病者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保暖防寒。

  胃病:秋季,人的食慾提高,多食暴飲容易使胃腸負擔重,功能紊亂。秋季氣溫下降,人體受冷刺激後會產生一系列生理變化,對原有胃潰瘍等胃部疾患者大為不利,使腸胃的免疫功能下降,病原微生物容易乘虛而入,秋涼的刺激會使一些原來患有胃病的人疾病復發。

  腹瀉:秋季腹瀉的主要誘因是腸道細菌感染和胃腸功能紊亂,以腸炎、痢疾最為多見,預防秋季腹瀉的關鍵是在保養脾胃,防止胃病復發。另外,是注意食品的衛生,把住「病從口入」關。

  秋雨病:秋天下雨,氣壓低,濕度大,會對人的血壓、尿量等產生影響,有些人會出現抑鬱情緒。克服秋雨對人體的影響,一要加強人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二要根據天氣採取適當措施。

  關節炎:關節疼痛,中醫屬「痺症」範疇,多數是因為風寒濕熱侵襲肢體,致使經絡受阻。因此,患者因注意防寒保暖。

  秋燥症:秋季氣候乾燥,空氣中缺乏水分的滋潤,人容易出現鼻咽乾燥、聲音嘶啞、乾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症,俗稱「秋燥症」。秋燥不僅使人感覺不舒服,而且還會誘發許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鼻炎等。因此秋天必須養陰防燥,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養陰,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鮮空氣。

  心血管疾病:秋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多發季節,由於天氣變涼,皮膚和皮下阻止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寒冷還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直接影響心臟血液供應,誘發心絞痛或心悸梗塞。因此心血管病人要堅持服藥,有效防治感冒,以避免誘發、加重心血管疾病。@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研究顯示一種降血壓藥物能治療心血管疾病
研究顯示一種降血壓藥物能治療心血管疾病
八种疾病与晚餐不當有關
看足球與心臟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