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文人

中華「書聖」──王羲之

王羲之(公元321—379年,一作公元303—361年),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世稱王右軍、王會稽。

王羲之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他出身於書法世家,其父王曠,伯父王敦、王導,叔父王廙,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當時的書法名手。王羲之七歲即拜女書法家衛鑠為師學習書法。衛鑠,師承鐘繇,妙傳其法。她給王羲之傳授鐘繇之法、衛氏數世習書之法以及她自己釀育的書風與法門。王羲之臨摹衛書一直到十二歲,已有小成。後轉而習東漢「草聖」張芝的書法,亦學李斯、梁鵠、張昶、蔡邕等,「兼撮眾法,備成一家」。

王羲之的書法圓轉凝重,易翻為曲,用筆內厭,被譽為「龍跳天門,虎臥鳳闕」。他在漢魏質樸淳厚書風的基礎上,精研體勢,增損古法,一變漢、魏以來的書風,創造出一種妍美流便、雄逸俊雅的今體書風。王羲之的正書勢巧形密,行書遒媚勁健,草書濃纖折衷,千變萬化,純出自然。由於他在書法藝術上的卓越成就,被後世人們尊稱為「書聖」。

王羲之為了練好書法,他每到一個地方,總是跋山涉水四下鈐拓歷代碑刻,積累了大量的書法資料。他在書房內、院子裡、大門邊甚至廁所的外面,都擺著凳子,安放好文房四寶,每想到一個結構好的字,就馬上寫到紙上。他在練字時,常凝眉苦思,以至廢寢忘食。據說有一次,王羲之在木板上書寫祭祝的文字,之後拿去雕刻。不料,由於他筆力強健,落筆有勁,字跡滲透入木竟達三分之深,這就是成語「入木三分」的由來。王羲之這種出眾的書藝和功力,當然是他長期勤學苦練的結果,誠如宋代文學家曾之固所言:「羲之書法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相傳王羲之很喜愛鵝,曾有「王羲之書換白鵝」的故事。他時常站在池邊,對鵝沉思。王羲之認為養鵝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能從鵝的某些體態姿勢上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王羲之的執筆方法是食指高鉤,正如鵝頭那樣昂然微曲,拇指置於食指與中指之間,無名指內鉤,抵住筆管的下端,小指緊貼無名指,運筆時就像鵝的兩掌齊力撥水,使全身氣力都貫注到筆尖上。

王羲之為人坦率,不拘禮節,從小就不慕榮利。《世說新語》裡載有王羲之「坦腹東床」的美談。東晉當時的太尉郗鑒慾與王氏家族聯姻,就派了門生到王家去擇婿。王導讓來人到東廂下逐一觀察他的子侄。王家的子侄聽說來人是郗家派來選女婿的,一個個都神態矜持。只有王羲之在東床上坦胸露腹地吃東西,好像不知道有這回事一樣。門生回去後據實稟報,郗鑒聽了,不禁拍手讚歎道:「這就是我要找的佳婿。」 於是郗鑒便把女兒郗浚嫁給了王羲之。從這則逸事上看,王羲之從小就具有曠達的性格,很少為一些小事慼慼於心。也許這就是他的書法雄渾開闊,具有自由氣象、瀟灑神態的原因之一吧。也因為這個典故,後來人們就把「東床坦腹」、「東床」作為女婿的美稱,或稱呼他人的女婿叫「令坦」。

王羲之一生淡泊名利,不慕榮達,雅好養性。因少有美名,朝廷公卿皆愛其才器,屢次徵召為侍中、吏部尚書等職,他都堅辭不受。但是當王羲之不得已而任官時,他又決不尸位素餐。在任職期間,王羲之關心百姓的疾苦,開倉放糧賑濟饑民,並向當時的宰相謝安和參與朝政的殷浩等人提出過一些重要切實的政見。

東晉永和九年(公元353年)黃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紹興蘭亭修禊(一種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動),眾人飲酒賦詩,匯詩而成《蘭亭集》,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羲之即興揮毫,這便是後來名傳千古的《蘭亭集序》。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這篇序言,不僅文采斐然,其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為千餘年來書家所公認,這實際上也是王羲之書法藝術的頂峰。王羲之當時興緻高漲,寫得十分得意,據說後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行書第一」。傳說唐太宗李世民對《蘭亭序》十分珍愛,死時將其殉葬昭陵,留下來的只是別人的摹本。今人所見,皆為《蘭亭序》臨摹本。

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很豐富,除《蘭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謝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時晴帖》、《樂毅論》、《黃庭經》等。其書法主要特點是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後人評曰:「飄若游雲,矯若驚龍」,極讚王羲之的書法之美。

王羲之書法藝術成就很高,不僅全面精通古代各種書體,而且創造出一種適應時代需要的新體,並構建了一個完整的風格體系,對歷代書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後人評道:「右軍字體,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