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聖」──孔子

楚天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今山東曲阜)人。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的先世為宋國貴族,因避內亂移居魯國。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孔子生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其父叔梁紇,母顏氏。孔子三歲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孔子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

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倦,並善於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按《論語》、《史記》、《春秋左傳》等文獻的記載,孔子明確拜學過的人有郯子、蘧伯玉、師襄子、老子、萇弘等,學習的內容涉及禮、史、官制、琴術等等。孔子不僅向當時聲望顯赫的社會賢達虛心請教,即使是田野山林之隱士,孔子皆能慧眼識人且不恥下問。這樣,孔子逐漸成為了一位多才多藝、博學多能的大學者,在當時被看作是幾乎無所不知的「聖人」。

孔子30餘歲時開始授徒講學,廣收門生,開創了私人辦學的世風,並主張「有教無類」(即教育是平等的)。在教學授業方面,孔子以「文、行、忠、信」和「詩、書、禮、樂」為教育內容,因材施教,用舉一反三、循循善誘的方法教育學生,啟發誘導學生步步深入並不斷地鑽研。他認為,學習要有實事求是的謙遜態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讀書必須常常溫習,才能更好地學習新的知識。他還認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強調學以致用,學思結合。但是,孔子鄙視生產勞動,學生向他請教怎樣耕田種菜,他認為問這些事情是沒有出息的人。

孔子收的學生不論貧富貴賤,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的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推行其儒家學說和主張。在這十四年間,他受到過歡迎,也受過一些國君和貴族的冷待,被隱者奚落,甚至被人圍困,但孔子從未放棄其學說和主張。

孔子晚年回到魯國後,專心從事古代文獻整理與傳播工作,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編修《春秋》,為繼承和發展中國古代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後來,孔子的學生將孔子的思想言行記載編纂而成《論語》。

公元前479年,孔子逝世,享年73歲。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其思想體系的核心是「德治」,他積極地倡導德化社會與德化人生。德化社會的最高標準是「禮」,德化人生的最高價值是「仁」。孔子教導人們積極奉行「己慾立而立人,己慾達而達人」、「己所不慾,勿施放人」、「克已復禮為仁」,闡發了忠恕之道、孝悌之本和禮樂之用。

中庸之道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標準,他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他主張處理事務時,恪守「中道」,既不能過,又不能不及,認為「過猶不及」。

孔子終其一生倡導和發展的儒家學說,對中國社會的哲學、文學、藝術、教育、史學等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作為中國人的指導思想逾兩千餘年;同時,儒家學說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其對後世的深遠影響甚至波及到東亞乃至全世界。由於孔子的卓越貢獻和思想影響深遠,他被中國人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上次因我評論了泱朝先生「就徵集《陳泱潮致江澤民公開信》的簽名公告」以後本還指望能得到泱朝先生的有益的指正,可沒想到泱朝先生卻以一篇《正告周育田》的文章表達了他極度的恐慌和憤怒。
  • 印度有個所謂的聖人﹝扎噶納德﹞四十年沒剃過頭,一頭長髮有四百二十公分。
  • 達賴喇嘛駐華盛頓的特使嘉日洛珠堅贊先生曾經講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在一九八九年“六•四”屠殺之後,當時擔任西藏流亡政府外交部長的嘉日洛珠堅贊前去看望達賴喇嘛,詢問流亡政府方面應當對此作出何種回應。當他走進達賴喇嘛陳設樸素的房間時,發現這位聖人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多年來,嘉日洛珠堅贊與達賴喇嘛如影隨形,卻第一次看見他如此悲傷。達賴喇嘛流著眼淚對他說:“他們怎麽能夠用這樣殘暴的手段對付和平示威的學生?那些鮮活的生命多麽寶貴啊!”
  • 聯合國專責調查酷刑的專員范博文最近對中國政府又一次推遲他到中國調查深表遺憾。范博文原本定於六月底前往中國,展開對監獄,看守所,勞教場所和其他強制拘禁人身地點的酷刑調查。這一日期原本是與中國方面協商定下的,但在即將成行前卻被中國政府突然喊停。中國政府對此講述的理由是,中國監獄等場所對調查還沒有做好準備,另一個理由是這些場所的官員最近放假。中國政府並把酷刑調查推遲進行說成是表現中國對調查的重視。
  • 在處理蔣老先生的事件上,國際和國內社會更能據此測出當今中國政治的開明度:政府部門是否按法律辦事,公民是否享有言論自由,是否允許有“批評與自我批評” 。中國是一個病人,一條腿代表經濟,這條腿已勉強能站立;另一條腿代表政治,現在面臨的問題是開刀除掉病痛或讓其繼續惡化,最終拖垮整個人。讓我們拭目以待。
  • 至今,蔣彥永先生已經將近兩個月沒有任何音訊了。起初人們判斷,當局是爲了避免先生在"六四"敏感時期向媒體發表新的談話、引起巨大的國際反響而短暫限制其自由,就像今年三月的兩會期間一樣;但"六四"至今已過去了一個多月,所有被軟禁人士均已獲得自由,只有先生一人仍然在押。這說明人們起初的設想是錯誤的,當局一定是另有打算。
  • 高雄市文化局委託漢王洲際飯店進行二級古蹟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整修與經營管理,正積極進行整修工程,館內外許多鮮為人知的空間一一重現,市府文化局長管碧玲下午探訪位於館內地下室當年囚禁人犯的牢房,實地體驗當年坐牢滋味。這個迷你牢房位於英領館地下室,總面積約有四十坪,原作為儲藏室,不為人所知,直到日前整修才將整個空間清理出來,發現每間牢房最大僅有五坪,最高高度一百六十公分,最低則僅有六十公分,其空間大小及樣式都異於淡水的英國領事館,研判原因主要是原建物為天利洋行,地下室作為倉庫之用,後來改為牢房,空間自然侷促,而建物因興建於山坡上,地勢坡度自然造成每監牢房的高度不一。
  • 白米飯是很好的養胃食物,可作為主食適當的吃。(Shutterstock)
    現代人說,幽默一種溝通表達的藝術,而對蘇軾而言,應該也是心態樂觀的一種生活態度吧!
  • 很多人都讀過賈島的詩歌《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唐朝的尋隱詩自成一派,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唐朝詩人,一次次走進山水佳境,踏上尋仙問道之旅。大唐詩壇最耀眼的明星——詩仙李白,他的尋隱之旅有怎樣的玄妙意境呢?(《古韻流芳》提供)
  • 當大唐進入鼎盛階段,樂舞藝術也達到了中華歷史的最高峰。其中有一位舞姬、一支舞蹈,留給大詩人杜甫最深的印象。哪怕經過五十年之久,他永遠銘記著觀者如山、一舞動四方的盛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