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的傳統民居

張三 撰文、攝影

人氣 12
標籤:

從龍潭往新埔的這段路,沿途都是台三線的傳統民居,先到新埔午餐,大部份人都會去吃粄條,我們和老師聚餐,然後回到廣和宮集合,感謝何小姐在新埔傳統的菜市場,買了玉荷苞荔枝,請我們大家吃,感激不盡,沒齒難忘,哈哈哈。


遊覽車往南開,很快來到新埔上枋寮劉宅,遠遠的先看到屋脊燕尾上,火紅的鳳凰花正在盛開,上次來時是有點涼的十一月冬日,現在夏天到了,看到鳳凰花,才知原來後面種的是鳳凰木,門口廣場的升旗台,鑲上日本的磁磚,前幾週,才在社大上各式各樣美麗磁磚的課,現今開始也會收集這方面的資訊,升旗台飄的旗幟圖案,就是他們正廳的圓窗的樣式,這樣子的組合真是太正點了,資料上是寫這是家旗傳統,看來也就是類似日本的家徽,天氣熱,旁邊的樹下還有人在賣叭咘?,也意味著夏天真的來臨了,我先看到廂房,有寫著「青藜蘆舍」,聯曰「藜火騰宵吉宅光」,如同我在中壢「燃藜第」所見,同樣都是劉家的故事,劉宅最初興建於清乾隆46年,後來大正8年起不斷的擴建,左右各加建了三排的橫屋,才完成了今日規模,這種「二堂六橫式」的格局。



新埔劉宅的門額掛的是「鐵漢家聲」,有大場面的開間,剛剛整修完畢,所以看起來比較新,第二進的堂號是「藜照堂」,有兩進所以稱為雙堂屋,劉宅建築的特色,我看到往左右側的廊道有腰門,這非常少見,古厝更加的典雅,走進去,牆壁上「一輪明月」,「四壁清風」,小朋友唸著月明輪一,家長笑著糾正後,四壁清風就唸對了,我心裡想著一首歌,「一輪明月照花香,月下暗思量」,旋律激昂高亢,是以前吳秀珠唱的歌,當然也是那個時代背景,才會有這種型態的歌,正廳有匾有聯,匾多到掛在正上方,聯曰「門有古松進無亂石,秋宜明月春則龢風」,「芳草春回依舊綠,梅花時到自然香」,在傳統親族倫理文化裡,這些聯對,豐富了很多的人間雅事。


新埔劉宅的後方,貼著黃色磁磚的祖塔,我初看到時,聯想到東海大學的教堂,當然還是有差距的,有掛著「彭城衍派」,屋頂上有個大葫蘆,這裡是祭拜祖先的地方,牆面上有刻字,說明劉家遷徙的沿革,是我所看到資料中,最詳細而又豐富的,多年前來附近還在整修,今天來天氣很熱,略為看看而已,有用石作的牛車輪,鑲在圍牆上作裝飾,不知車輪滾過了多少歲月,沿路往前走,續看天祿堂和西河堂,都是在同一條路上,相隔不遠。


天祿堂,網路上有資料,下車往前走一段路,旁邊是稻田,門前有一層一層各種不同的植物稻作,當然走過日治時期的古宅,都是會有椰子樹的,天祿堂的門額藍色為底顏色很顯眼,東園西璧各有對聯,正廳的牆壁上的裝飾,有很多的畫作和書卷,已經很多經驗了,老師提示重點後,我們大多各自照相,正堂左右牆堵的彩繪畫作,網路上寫為善於水墨書畫的劉家媳婦所作,到了這裡相機有點不靈光,照出來都是高反差的相片。


車子很快很近的到西河堂,天氣太熱了,到了這裡,有些人已經懶得下車了,多吹一下冷氣再下來,西河堂姓林,它的屋頂比較特殊,是比較立體的剪黏?,經過多久的風吹日曬,水車堵上很多歷史故事,,老師把大門的彩繪介紹,我們特別的照了三關六扇門,這裡比較特別的是,也有很多的書卷,畫在牆壁上有書有畫,水車堵上的泥塑,也很完整,有封神榜上的黃河陣的故事,我們並不熟悉,不過上次在中壢的義民廟,已經聽過陳世仁講解了(註二),九曲黃河陣,裡面有三鸞姑的故事,也許以後,會再看看封神榜的小說。


新埔往新竹的這條路上,古厝很多,欣賞不完,都是沿著義民路上,遠山稻田加上古厝,豐富了客家文化的象徵。


(註一): 虎茅莊的旅行060521水車堵上的尪仔

——本文轉載自虎茅莊的旅行 http://www.wretch.cc/blog/tigergrass&article_id=8505242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大台北龍脈健走
梅屋敷.台北國際藝術村
新街的天空很日本
中正紀念堂的水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