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僧介绍:藕益大师

郑重
font print 人气: 399
【字号】    
   标签: tags: , ,

生平过失甚重,犹幸颇知内讼;
浑身瑕玷如芒,犹幸不敢覆藏。
借此惭愧种子,方堪送想乐邦!
以兹真语实语,兼欲寄诫诸方:
不必学他口中烂翻五宗八教,
且先学他一点朴朴实实心肠!

这是明末高僧藕益大师,在五十三岁时所作的卅三首《自像赞》中的第十八首。借此赞语,大师勇于自省内讼,勤于改过,知惭守愧、专志净土,重视从心地上老实用功的风范,跃然纸上!

被推崇为明末四大高僧的藕益大师,俗姓钟,名际明(又名声),字振之;先世汴梁人 (今河南开封),后南迁至古吴木渎(临迎江苏太湖滨)。父亲钟之凤,母亲金大莲,皆为虔诚佛弟子。师(本文专指藕益大师,下同)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纪元一五九九年)五月三日;据《八不道人传》(师五十四岁所撰自传)云,师系因父亲持诵《大悲咒》十年,夜梦观音大士前来送子,而生。

师七岁即吃素;十二岁就外傅学儒,志复圣学,作论文数十篇辟斥释老,并曾于梦中与孔、颜晤言。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纪元一六一五年),师十七岁,阅莲池大师《自知录》、《竹窗随笔》,旋幡然改省,从此不复谤佛,并焚尽所着辟佛的论文。万历四十八年冬(纪元一六一八年),师不幸失怙(父死),在阅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后,发出世之志,时年二十岁,师以在家身份专志念佛,焚毁自写手稿二千余篇。明熹宗天启元年(纪元一六二一年),师二十三岁,于听闻《大佛顶首楞严经》后,为一探 “世界在空,空生大觉”之奥义,决意出家,体究大事。

师对于“气宇似王者,笔阵若江涛,宗教任游戏,真俗随逍遥”的憨山大师,十分仰慕!二十四岁春(天启二年,纪元一六二二年),首度于梦中参礼憨山。师于梦中痛哭陈词,以相见太晚为大憾!憨山师答曰:“此是苦果,应知苦因。”语未毕,师遽以:“弟子志求上乘,不愿闻四谛法!”表白心志。憨山云:“且喜居士有向上志,虽不能如黄檗、临济,但可如岩头、德山!”师正拟进一步请益时,却恍然从梦中醒觉。尔后一个月内,师前后三次梦见憨山大师,孺慕情切,于焉可知!当时憨山大师远在岭南曹溪(广东省境),师无由追随,乃就近依止憨山门人雪岭禅师剃度,法名智旭,“蒲益”则为师所自号。

师自二十三岁起,即苦志参禅,出家后乃醉心禅法,以宗乘为尚。天启三年(纪元一六二三年),师二十五岁,在浙江径山(紫柏大师墓园所在),依《楞严经》修习禅定,自传有云:“…逼拶功极,身心世界,忽皆消殒。因知此身,从无始来,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但是坚固妄想所现之影,刹那刹那,念念不住…。从此,性相二宗一齐透彻。…是时,一切经论,一切公案,无不现前…”师此番禅悟的体证,确立了他“ 性相融会”的见解。天启四年,师二十六岁,受菩萨戒,发心看律藏。翌年,师阅律藏一遍,知举世积讹,集录《毗尼事义要略》,唯仍一心参究宗乘。天启六年(纪元一六二六年),师二十八岁,母病笃;师四次割臂求救无效,恸彻肺肝!母安葬后,师掩关于松陵(江苏吴江),于关中大病,乃改以“参禅工夫,求生净土”。明思宗崇祯元年(纪元一六二八年),师卅岁,出关,于朝礼南海普陀山后,留住龙居(浙江嘉兴 ),再度阅律藏一遍,着《毗尼事义集要》及《梵室偶谈》。卅一岁,师随无异舣禅师,至金陵(南京),盘桓百又十日后,师“尽谙宗门近时流弊,乃决意弘律”。师卅二岁时,为注《梵网经》而究心天台部,惟自称私淑天台者而不肯为天台子孙,盖因当时台家与禅宗、贤首、慈恩等,各执门庭之见,不能和合故也!师肯定天台教观并重之旨,为当时佛门振衰起弊之要,曾有“深痛我禅门之病,非台宗不能救耳”之叹。

师于卅九岁时(崇祯十年,纪元一六三七年),完成修学教门的一阶段;且于该年因讲《梵网经》而得“心华开发,义泉沸涌”之悟境。据今人研究,师思想理路在卅九岁后,日趋成熟,而重要的著作,亦皆出自卅九岁之后。师一生著述不辍,对佛教义理,有极其透彻的钻研;师著作量之庞大,令人叹为观止。除《灵峰宗论》卅八卷外,尚有七十七种二百四十卷的着论(现存五十一种、二百二十八卷)。师著述态度严谨,认为必须饱读群书、摘其精要,进而“证以心悟”、“从自己胸中流出”,方“光前绝后,利益群品”;反之,若未具足上述要件,则宜致力修持,不必急于著述。师梵行卓绝,其剀切心语,可令顽廉懦立;日本天台学者灵空光谦(纪元一六五三至一七三九年)《刻灵峰藕益大师论序》尝言:“读藕益《宗论》而不堕泪者,其人必无菩提心!”

师不只是一位多产作家,也是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而从师“性相融会”、“三学合一”、“三教同源”、“归趋净土”等见解,亦可看出师对教义的独到领会。然而最重要的是,师是一位谦卑自牧、洁身自爱的虔诚宗教实践家。师对宗教行持内涵丰富,或参禅、研教,或持咒、苦行(燃香、血书等),但最终的实践法门,则是持名念佛的净土信仰。师不讳言,初出家时,曾一味以宗乘自负,藐视教典,更误认念佛法门唯中下根人乃修。直到二十八岁关中那场大病,师方了知禅悟不足恃,遂转为“有禅有净”的禅净双修者。卅一岁,师因研读四明知礼(纪元九六0至一O二八年)的《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与幽溪传灯(纪元一五五四至一六二七年)的《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师始知“念佛三昧,无上宝王。方肯死心执持名号,万牛莫挽也!”即摇身再变为“舍禅取净”、持律研教的净土行者。复次,师于四十六岁(清世祖顺治元年,纪元一六四四年)那年夏季两次罹患奇病,深感研教所得慧解,无济生死大事的解脱;是以四十七岁后,师一心向往莲邦、念念求生西方,成为一纯粹专修净土的行人。

回顾师早期出家时,目睹佛门中人知见不正,戒律废弛,师护法心切,亟思以戒教匡救,冀僧众如法共修、振兴正法。惜因时弊多端,“魔军邪帜三洲遍,孽子孤忠一线微”,师复兴戒律的运动终归失败!师五十岁时(顺治五年,纪元一六四八年)曾对弟子成时说:“吾昔年念念思复比丘戒法,迩年念念求西方耳!”师意以为,既然正法重兴无望,不如一意求生西方,“冀乘本愿轮,仗诸佛力,再来兴拔。”至于师努力著述,竭力讲演,不外是希望能与有缘众生广结法缘,散播来日成佛的种子。

《八不道人传》是师五十四岁(顺治九年,纪元一六五二年)时所作自传,传云:“八不道人,震旦之逸民也。古者有儒、有释、有律、有教,道人既蹴然(恭敬不安貌)不敢。今亦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又艴然(愠怒貌)不屑,故名八不也!”师认为自己固然不及古人道行超绝,却也不屑与当时名实不符的修行人同流合污,因思有四个“不敢”、四个“不屑”,故自名,八不道人”。师心目中理想的修道人风范是: “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宜远,思宜近,事上宜虔,接下宜谦,处同辈宜退让!”而先决条件是发心要纯正,要真为生死、为圆成菩提,以戒定慧三学为修行纲要,以念佛法门为自度度人舟筏。师主张佛弟子们,当具“埋头苦志力学之法,一一澈其源底”,切莫贪名计利,固守门庭,如此佛门法运庶几可转衰为盛,得见否极泰来之像。

师圆寂于清世祖顺治十二年(纪元一六五五年),世寿五十七,僧腊卅四。师于往生前一年冬天曾大病一场,《寄钱牧斋书》云:“…七昼夜不能坐卧,不能饮食,不可疗治,无术分解。唯痛哭称佛菩萨名字,求生净土而已。…平日实唯在心性上用力,尚不得力。况仅从文字上用力者哉?”师益发坚信唯仗佛慈力,才能了脱生死、圆成菩提;并借此警惕学人,若一味寻章摘句、纸上谈兵,到头来“皆是生死岸边事,临命终时,决然用不着!”若能于净土法门深信力行、一门深入,决定往生;一得往生,则永无退转,种种法门悉得现前。

最后,谨恭录师《自像赞》第七首,以见其护法为道的热情勇气,始终不变的志节与念佛生西的信愿。赞曰:“不度德,不量力,妄欲砥柱中流,谁道连身泪没!努力扒将起来,未免筋疲骨仄;赖有金刚种子,从来不受侵蚀。弥陀一句作津梁,阿鼻直达安乐国。”

(文据《高僧行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师幼具夙慧,聪慧不群,“非雅正之书不观,非圣哲之风不习。”他八岁时,父亲陈惠坐于几侧口授《孝经》;当父亲讲到“曾子避席”时,大师突然整襟而起,恭敬地侍立于席侧。
  • 陈、隋两朝,被尊为国师的智者大师,十五岁正值梁朝颓败之际,深切感受邦国不靖、家园离乱的痛苦,志求出世,遂于长沙佛像前发大愿:“誓作沙门,荷负正法”,以续佛慧命为己任。
  • 梁武帝时(纪元五O二至五四九年)达摩东来,中国始有传佛心印的禅宗上乘禅法。从初祖达摩到六祖惠能(唐太宗贞观十二年至睿宗太极元年,纪元六三八至七一三年)均一脉单传,尔后因各家接引弟子之手法有异,遂衍生出五家七宗之流派。
  • 布袋和尚具备多种“特异功能”,不只能准确预知天气晴雨干湿的变化,更曾只身躺卧在雪堆中,却不见片雪沾其身,见者无不啧啧称奇!
  • 明本禅师虽身为临济宗门下高足,然亦传承宋代以来南方佛教的思潮,以禅僧而兼修净土,并大力弘扬念佛法门。师主张“禅是净土之禅,净是禅之净土”。
  • 莲池大师在家时,即严戒杀生;祭祀时则备素筵以飨;并常自我叹息地说:“光阴过隙,人寿几何?吾年三十而后当超然长往,与世无求!”
  • 憨山大师,俗姓蔡,安徽全椒人;父名蔡彦高,母姓洪氏。洪氏平素虔奉观音大士,先于梦中见大士携一童子入门,洪氏“接而抱之,遂有娠”,尔后产下的男婴,即未来肉身成道的憨山大师。
  • 紫柏大师诞生前一年,母亲曾于梦中得一异人授蒂叶的大仙桃一颗;梦醒后,父母俱闻桃香满室,母氏更因而怀孕。
  • 北宋初年,在益津关一地(现今河北省霸州市),名将杨延昭成功运用“火牛阵”大败韩昌的五万铁甲骑兵,重现了这场经典战役。
  • 铁甲骑兵,是骑士与战马都穿着坚固铁甲的兵种。他们同时具备极高的防御与攻击能力,主要用以前线冲锋击破步兵之方阵,在东西方战史上都有过辉煌战果的纪录。在北宋时期的辽国也有着这样一支精锐部队,一度让宋军陷入苦战,但这支部队最后是如何被打败的呢?这便是在河北当地流传千年的杨门女将大破铁甲骑兵的传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