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是什么?

克里斯蒂安‧史戴德、琳‧谭葛尔/ 译者:刘慧玉

人气 603
标签:

在人生不同阶段,我们对创造力或有不同认知。说到创造力,常见的解释是运用想像、思考不同于常人、创造崭新事物等。创意研究的看法也多半如此。这么说或许失之简化,但是一般认为的创造力,不脱下列三种模式:

1.思考要豪放不羁、与众不同。
2.以创新为动能,如同社会靠创新推进。
3.是一种透过适切表达,足以造成革新的神秘力量:以心理分析来说,创造力是穿透裂缝的光,是可以转化为理性产能的性能量。

创造力是透过有意义的方式产出新事物,并不光是纵情思考或活力无穷。它也不等于社会动能,它是某些人从事新兴事物的结果。研究创意理论,多以四个P为主轴:人( person)、过程( process)、产品( product)、环境( press)。前三者可各自为政,也往往紧密产生创意互动;值得注意的是,它们都需要一个能让他们发挥创意的空间。换言之,产品本身有所谓“富有创意”,生产过程亦然。

沿着边界!

多数研究创造力的学者主张,创造的核心为扩散性思考(divergent thinking)。意思是,你要能以全新方式看待问题,于混乱中理出头绪,从反向观察事情。有些人借此主张说:创造力是“跳出框架思考”( thinking outside the box),我们不同意。我们认为创造力是“沿着边界而行”。创造力是一种更新,先站在原架构边际,深入探索后再加以拓展。当一道介于既有与创新产品之间的边界冉冉升起,我们可以站在别人肩上,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来发想,不被限制。我们并不踏出边界之外,那只会让我们惶然失措,那样创造出来的产品恐怕会落得没人想买的窘境。

精品品牌乔治杰生( Georg Jensen)最近再度推出抛光不锈钢水壶 Koppel-kanden系列,负责重新设计此经典产品的汤玛斯.莱克( Thomas Lykke)受访时说道:“我们人类其实喜欢眼熟的东西—如果设计过于激进前卫,往往反让消费者产生疑虑。”@

摘自 《丹麦人为什么这么有创造力》 脸谱出版社 提供

责任编辑:颜静莲

相关新闻
毒型情绪的解药就在你之内
毒型情绪:有毒的焦虑
毒型情绪:离开有毒焦虑的有效方法
毒型情绪:有毒的愤怒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