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生活

探索冰山下的自己 辨识情绪活出人生新高度

我们在探讨情绪的感受时,有时无法一下子搞清楚自己真正的感受,往往发现的都是“烦躁”。(Fotolia)

很多时候,我们是从自己的言行表现来认识自己,但也常觉得那似乎不是自己的本意,几经挣扎,还是困在自己的习惯里,可能有担心、有羞怯,还有的是脆弱及不安,最后会发现,想要勇敢地表达真实想法或感受,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人的内心如同一座冰山,而那些我们无法言说的期待与渴望,则像是潜藏在海底的大块冰山,虽然看不到,却扎实地影响着我们。

在情境中,探索潜藏的自己

很多人谈到“自我探索”的时候,经常会以“冰山”来形容。《冰山理论》是美国家族治疗大师维琴尼亚.萨提尔(Virginia Satir)所提出,主要概念就是关于展现在外的行为,就像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只代表一小部分的我们。

其它潜藏而不容易被知道的,就像是一座冰山在水面下不被看见的部分,壮大而丰富,包括我们对情绪的感受、想法、期待及渴望等,都是属于这部分。

我们会发现,随着情境事件或面对不同人而有不同的互动表现。有些人在各种情境里都能够展现自我,那些从容而不做作,真诚而不疏离的人,总是令人羡慕;有些人只会在觉得安全的环境下,在熟悉的朋友之间才能够自在,在不熟悉的情境下,内心难免挣扎一番,不是想逃开,就是勉强承受着压力,期待赶快结束这样的场合,躲回自己安全的角落。

不论是哪种情况,你曾经对自己当时的行为或者心情,感到好奇吗?

事情的进展,有时候与本来想像得不一样,或是偶尔脱口而出的话,跟原本想传达的意思大相径庭,我们容易局限在当时的言行及感受上,被生气、懊悔或自责等情绪所笼罩。事后回想则会有些懊悔:“我其实没那个意思。”这时让我们停下来检视一下自己的情况,沟通的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回想在跟人的互动、在情境中所展现的自己,如果能更深层地探索,就会发现,这个最深沉、最底层的样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冰山下的自己”。

情境中的感受VS.对感受的感受

我们为何想要探讨冰山之下较少被看见的自己?因为希望透过了解那些被隐藏的想法、感受,或者深层的期待,可以更清楚地看见自己心中深处的渴望,明白自己的行为,以及找到适合达到期待的途径,避免落入现实与期待的矛盾中。

有时候我们在探讨情绪的感受时,会遇到一个困难的状况,那就是无法一下子搞清楚自己真正的感受,往往发现的都是“烦躁”。

如果仔细区分,可以把感受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对情境当下的感受;另一个是对自己出现这种感受而产生的感受,即是“感受的感受”就是比较被隐藏起来的想法,还有导致这些想法的背后,有属于个人的观点,当中包括成见、假设、信念,以及期待大家都能够好好的,也希望被别人看到的是有用的我。

而期望的背后,则是渴望。“我渴望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并同时做好自己,以及握有生活的掌握权。”这个就回到最根本的核心需求,例如:被爱、被接纳,以及对自由、自主或安全感的需求。

我其实不是这样啊!

每个人都想要“做自己”,但人在不同情境中展现的,都是不一样的面向,这些都是“我”。

我们在熟人面前说话直爽,在陌生人或长辈面前则比较拘谨,面对在乎的人,很多时候会想要顺着他的意见而显得顺从,而在谈到个人的专长或兴趣的议题时,则展现得比较有主见,这些都是表现出自己的样貌。

可见每个人在和别人的互动中,所展现的言行,都有着自己的想法,以及对自己的认知、期待,也有自己想要的需求。有时候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行为反应,例如明明自己不喜欢做的事,面对朋友的请托,却表现出热心参与的样子,只为了想讨好对方,留下好印象。

又或是在职场,因为必须要展现专业且掌控大局的一面,虽然私下其实是热情又玻璃心的人,还是得极力隐藏自己的情绪,用理性的姿态来和人互动。

我们可能都有过因为担心破坏关系而委屈自己,或是词不达意说错话的经验,而经常独自懊悔。

如果类似的情况只是偶尔发生,也许澄清之后就可以释怀,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而,每个人都有个人风格及沟通方式,有时候会听到有人说:“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啊!”这句话说明了沟通习惯要改变是件不容易的事。

然而,当下的情境,是不是同时也传达出另一个讯息:要完全不被误解地传达自己真正的想法,也是不容易的事情,“我其实不是这样啊!”或许才是自己内心真正想说的话!

探索冰山下的自己

透过自己在互动情境里的展现,或许可以让我们看到隐身在胆怯、委屈、坚强和冲突背后,那个真实的自己,以及想被了解、被照顾的自己。

试着自问:“这真的是我真实的样貌吗?”、“做这件事情时,我的感受和真正的想法是一致的吗?”然后在日常生活里听见、看见,并深入和自己对话,进一步认识自己。

也许学习运用《冰山理论》的概念来探索自己,最上面代表的是行为――看到、听到的是什么,以及隐藏在水面下的部分,包含感受以及期待等内在状态。

当中会有“我们的希望”跟“我们的需要”,整个脉络在每次遇到卡住的时候,甚至感到孤单的时刻,都可以应用,为自己带来更清楚的理解与认识。

(博思智库提供)

辨识情绪,真实面对内在声音

觉察情绪之后,再去辨识情绪,才能做好厘清的动作。譬如有一个人独自在哭泣,难过的背后情绪是什么?他的哭泣若不只是悲伤,里面可能还包含了委屈、压力、自怜自艾等等。

情绪辨识的过程,必须真实面对内在的声音,避免分散过多的注意力。资讯爆炸的时代,现代人手机一滑、剧一追,很容易就忘了刚刚发生的事,于是乎仿佛就没事了。

某些时候,藉由这种方式来转换情绪也是可以,喊停之后,自己的注意力跟着转移了,情绪多少会随着注意力的转移,而有不一样的变化。

当情境再现,焦虑又起时,就会告诉自己,上一次已经有先做自我提醒,当我在焦虑的时候,事情往往不一定是按照所想的事态发展,可以不用那么快下定论。

透过自我的觉察、辨识之后,下一次当焦虑出来的时候,就可以学会:“我只要调整我的想法”或“调整这个期待的过程,好像可以让自己好过一点”,接下来就可以比较专注地做手上的事情。

所以要去看见自己的情绪,然后去辨识、区分它。

辨识情境角色,看见值得参考的意见

情绪的辨识,除了来自于本身对想法及感受的辨识外,另外也要对情境及事情本身的辨识。举例来说:接收到“菜煮得不好吃”的讯息,心情不好,除了看见自己的心情之外,也看见大家对于菜色评价背后的原因为何?

“有人觉得太咸?有人觉得太油?我又要如何在你们的口味之间,炒出一道不咸又不油的菜肴?”如果是这样子想的话,就是回到改变自己。可是今天我要怎么去面对别人的评价?要回到我对情境的判断跟辨识,刚刚是讲“对自我情绪的辨识”,现在要回到“对情境的辨识”。

如果我们懂得辨识自己在情境当中的“角色位置”,在人际互动的角色里,我们有着自己、别人及情境中对于角色的期待,也许就会知道什么是重要,并值得认真参考的意见。

假如做了一个甜点,拿去跟朋友分享,他们却说:“这个太硬了、味道不够到位。”我们要把这句话放在心里面很久吗?当然不会,可能还会对朋友开玩笑说:“有得吃还嫌,下次就不要再做给你们了!”

但是家人是我们最在乎的人,如果得到不好的回馈,就会影响我们很久很久,反而会说:“赶快跟我说哪里要注意一下,看看还要加一点什么让味道更好!”便是因为角色不同而有着不同反应。

从以上情绪觉察、辨识,以及理解,进而了解到我们的反应,整理之后,会有一个新的看见,期望以后的发展再去做调整,就会回到对自己的期待上。⊙

 本文摘自《跟自己作伴:找回独处不心慌的安定力量》博思智库

.如何有效地跟孩子一起调节情绪

.不再焦虑的深层教养:情绪智商的重要性

.迎战压力 高EQ情绪管理保持乐观境随心转

责任编辑: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