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

【京剧欣赏】 小放牛

牧童唱不过聪明的村姑

【大纪元3月18日讯】古代朝廷派乐官至各地采风,了解民情。所谓的“风”就是民间音乐,乐为心声,采风为的是听人民的声音,这有点类似今天考古人类学家的工作。诗经就是这样的一部经典,但是留下来的只有文字,音乐早已不见了。

“小放牛”这出戏以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保存河北山歌小曲的原始模样,让我们至今犹可见识到“观风知俗”这回事,它不只有文字、还有乐曲、以及表演型态,比读诗经光有文字要立体及丰富许多。“小放牛”剧情不过是村姑向牧童问路,两人山歌唱答,然而热闹无比,谈到天文地理、神话传说、节令、男女相悦之情等等。

歌唱的型态有巧妙变化,包括独唱、帮腔、一问一答(或互相辩驳)这三种。最先,牧童、村姑上场,面对风光明媚的阳春三月,触景生情,各有一段独唱。村姑的这段“桃花儿开,杏花儿白,月季花儿.h,又只见那芍药牡丹一齐开放哪哈咿呀嗨!行走来在青草儿坡前,见一个牧童,头戴着草帽,身披着蓑衣,手拿着?笛,倒骑着牛背,他口儿里吹的是莲花落哪哈咿呀嗨”纯粹白描,却能把环境与人物形容得栩栩如生。

村姑问完路,牧童不让走,要她唱小曲,村姑不肯吃亏,要牧童帮腔才肯唱,于是表演一场有帮腔的歌曲。唱完,牧童当然也不肯吃亏,要求对歌问答,他想把她难倒,好出一口气。

这段问答,充份表现民间“神传文化”的色彩:天上地下、关内关外,充满了遥远的想像,甚至谈到周世宗柴荣的特异功能—硬气功,在过赵州桥时留下一道沟。

歌词如下:

“牧童:天上梭罗什么人来栽?地下的黄河什么人来开?什么人把守三关口?什么人出家未曾归来么嗯哪哎咳哟?

村姑:天上的梭罗王母娘娘栽,地下的黄河老龙王开,杨六郎把守三关口,韩湘子出家未曾归来么嗯哪哎咳哟。

牧童:赵州桥呀什么人来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

村姑:赵州桥呀鲁班爷修,玉石栏杆神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趣味问答琅琅上口,非常好记,是儿童学习知识的一种好办法,同时很多重要信息也借此留传。例如把梭罗说成神树,人们因此特别珍视此树(台湾鹿谷乡初乡村的古碑旁,有一株百年老梭罗树,每年四月开花,万人争睹)。再如赵州桥,位于河北赵县,距石家庄市40公里。桥建于隋代,已有1400年历史。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单孔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泻洪孔,桥长六十米,堪称鬼斧神工,传说鲁班用“赶山鞭”从太行山顶赶下石头,建成此桥。还有张果老倒骑驴过桥,也添神奇。传唱“小放牛”这出戏,等于为赵州桥做最好的观光宣传。

牧童难不倒村姑,就唱起男女调情的“相褒歌”(台湾歌谣“桃花过渡”也是有名的相褒歌),想让对方难为情而认输;在西方有所谓的牧歌,意思相近。其实在思春期,男女追逐,原本是自然的生理反应,藉相褒释放热量,解散压抑,也是自然的事。歌词的内容,可上追陶渊明的“闲情赋”,幻想着变成美女的日用物品,好亲近美女,最后总是成空。同样,牧童的追逐也落空,但是很有风度的放下情的执著,为这出歌舞剧画下句点。

2006年2月15日,京剧艺术家陈永玲在北京病逝。陈永玲1944年(16岁)组班在上海演出,以“小放牛”、“二进宫”双出连演五十余场,展露头角。文革遭到整肃,被关监狱,陈永玲从35岁到50岁最能出精华的黄金15年,却不能演戏。等平反后才给象征的机会登台,演出“小放牛”和“贵妃醉酒”,可说隔世为人,人事皆非。他对京剧的纯情与热切,在他来台演出时也感动许多观众。焚琴煮鹤的共产党对艺人造的孽,这里也不多说了,唉!@*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