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保齡球熱在紐約升溫

人氣: 23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21日訊】 (大紀元紐約訊)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運動之一保齡球,經歷過風靡全世界的盛景,也走過幾近消失的沉寂,近來結合餐廳悄悄變裝,成為紐約新興的時尚娛樂。不管是否帶動下一波保齡球流行趨勢,在網路世界興起、人際關係淡漠的時代,滾回來的保齡球,正為活絡親友互動注入了新活水。

保齡球熱在紐約升溫

文/余曉 攝影/愛德華


紐約裝潢明亮,結合餐廳、夜店複合式經營的新式保齡球館。


不同球館推出的菜單各具特色。

記得第一次打保齡球,就玩得很順,運氣好,頻頻得手,當球瓶被全部擊倒的時候,那種「我做到了」的興奮與愉悅是如此的真實。我的日本老闆朝我豎起大拇指的畫面,至今仍記憶深刻。日本人是出了名的喜愛打保齡球的群體。一起去打保齡球,在日本公司的娛樂活動中是名列前茅的一項。

保齡球既有趣味性,又有競技性。其競技特色符合眾多人的口味。即便技術不高,但保齡球的偶然性和運氣也會使你擲出好球來,這種對好運的企望使得一次次的重複變得趣味盎然。尤其是水準相當的人比一比輸贏,就像玩麻將一樣,令人上癮。

Henry 是我在一家美國公司任職時的老闆,他玩保齡球,喜歡比個輸贏。一次,Henry組織我們部門來自近十個國家的二十多位僱員一起去打保齡球。在球場上,大家分組拚殺,然後誕生了男女冠軍。男冠軍便是Henry。他玩興未盡,向我這位女冠軍邀戰一局。我也正玩在興頭上,於是再來一局。兩人水準相當,比分接近。

臨近比賽結束時,一個戲劇性場面發生了。當我擲出了最後一球後,跌了一個大跤。豈料那個可愛的保齡球,竟然打倒了十瓶中的九個。掌聲響起,比賽達到高潮。 Henry說:「你跌倒了都能打出好球來,我當然要認輸啦。」的確,競技可以讓人全力以赴,發揮潛能,而比賽獲勝所帶來的興奮感,顯然勝過自娛自樂。

保齡球迷中有一批人的水準介於業餘與職業球員之間,他們設立聯盟,搞業餘保齡球聯盟比賽,競賽規則由參賽者共同商討確定,聽說年度冠軍的獎金相當豐厚。我的一位紐約朋友Jay透露,他公司裡有一位保齡球高手,就是這種聯盟比賽的參賽者,對於比賽,他樂此不疲。

今年15歲的Jack是阿斯托里亞保齡球館的常客。他表示,從5歲開始就來這裡玩球了,並持續至今,算起來有十個年頭。Jack透露,他屬於自娛自樂型,迷上保齡球後,對他的學習和生活都有正面的幫助。

◆紐約保齡球館 特色各異

曼哈頓切爾西碼頭(Chelsea Piers)的300俱樂部是碼頭體育中心的一部分,保齡球館正規,擁有32個球道,也有貴賓VIP專區及電玩遊樂場等。

週五晚近午夜時分,那裡約80%的球道都有人占用了,以年輕人為主。每個球道聚集了4至6個人,年輕人們玩得相當開心。配以紫色光線和音樂,夜生活情調濃郁。

如果說切爾西碼頭的保齡球館有著都會風格的話,那麼靠近紐約拉瓜迪亞機場的阿斯托里亞保齡球館(Astoria Bowl)卻是鄉村式的懷舊風格。那裡有28個球道,有保齡球老手在單獨訓練,年輕人在認真切磋技藝,更多的是一起玩球娛樂,坐在一起喝啤酒聊天,人群以家庭成員和朋友聚會為主。有如社區裡的娛樂中心,寬闊的活動空間、給人輕鬆自在的感覺。

切爾西碼頭保齡球館的晚餐菜單有啤酒和雞翅膀、蟹肉餅、串烤牛柳、泰國蝦和亞洲燒烤雞胸肉等。而阿斯托里亞保齡球館則推出休閒餐飲美食,就像Wendy’S速食店的菜單,經濟實惠。當然也有專櫃酒廊和高價菜單。

◆家長跟著學童走進球館

早期,保齡球曾是一種賭博用具,後遭到禁止。後來,美國人將保齡球提升為現代運動,保齡球用具、競技規則等都得到改良,演變成現代保齡球。根據美國保齡球協會資料,1970年代極盛時期,紐約市內曾有近200間保齡球館,而後保齡球運動不斷大幅衰退,到了2008年時紐約只剩下23間球館。不過近來,新式保齡球館在紐約市內陸續出現。

阿斯托里亞保齡球館業主巴里(Lenny Bari)買下他的保齡球館,是源於對保齡球的熱愛。巴里說﹕「舊的保齡球館叫Maric Lanes,我父母和我在那裡玩了20多年的保齡球。我們熱愛這項運動,當聽說它要被賣掉變成倉庫時,我父母和我決定不讓這件事發生。我們接過來了,花了很多錢裝修,安裝新設施。然後把原來的那些玩客朋友找回來。」

巴里透露,上個月,保齡球館很忙,生意好極了。並且不得不告訴客人,位置有限,先到先得。
日前《紐約時報》採訪一間新的保齡球館業主,該老闆語出驚人︰保齡球拯救了紐約經濟。巴里說,他同意此說法,保齡球在紐約逐漸變為時尚運動。至於「保齡球拯救了紐約經濟」的說法,他回應說,只要更多家庭走進來,就可能成為事實。

他解釋,這幾年雖然經濟不振,但保齡球能夠重新回溫,得益於多個因素。比如,保齡球的設施改良,講究裝潢,並發展成與餐廳夜店合併的多元化經營,使得保齡球館變成娛樂中心。尤其是保齡球館推出學校特別服務項目,使得很多學校成為一些保齡球館的主要服務團體。孩子們喜愛上保齡球後,家長也走進來了。

巴里說,去年還有一些籌款活動及慈善活動在保齡球館舉行。擴展的領域越來越廣。「如果是團體活動的話,在保齡球館的消費低於看電影、打棒球或高爾夫球……」

Lucky Strike保齡球館位於曼哈頓42街12大道,開張了一年半時間。該館克拉斯恩(Christina Krasnyuk)女士透露,「生意越來越好。」

對於「保齡球拯救了紐約經濟」的說法,克拉斯恩回應說,保齡球業的確在成長中,希望現實如此。

◆滾動親友互動新活水

有人對保齡球業的發展前景表示樂觀。也有一批人在絞盡腦汁,掙扎求存,甚至把賺錢的主意打在了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前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佩林的身上。

一種內嵌奧巴馬頭像的保齡球出爐,售價9百99元99。不知這位產品開發商是奧巴馬的擁護者還是反對派?如買來作收藏之用,還說得過去,若讓「總統的頭像」在球場上滾來滾去,似有調侃之意。

還有一例,《紐約保齡球月刊》2009年12月消息,2010年國際保齡球博覽會將在今年6月底在拉斯維加斯舉行,邀請佩林發言,當形象大使。美國保齡球老闆協會執行總監約翰遜(Steven Johnson)說,佩林是美國政治與文化的一股力量,她在博覽會上的露面,將會給保齡球行業帶來10億美元的增長。

不管怎樣,保齡球正在流行也好,有流行趨勢也好,在網路世界興起、人際關係淡漠的時代,滾回來的保齡球,似乎也滾動了親友互動的新活水。
—————————————————————————-

投保齡球的禮儀

‧進投球區時,必要更換保齡專用鞋。
‧只使用自己選定的保齡球。
‧等到瓶完全置完之後再投球。
‧不要進入旁邊的投球區。
‧不可以隨意進入投球區。
‧先讓給已經準備好投球姿勢的人投球。
‧同時進到投球動作的情況時,由右邊的人先投球。
‧在投球區,不可以投球的預備姿勢太久。
‧投球動作結束後,不可以長久的站在投球區。
‧不可投出高球。
‧不可打擾正在投球人的注意力。
‧不在投球區揮動保齡球。
‧成績不好時,不要怪球道情況不良。
‧不可批評別人缺點。
‧不可把水撒落在投球區上。
—————————————————————————
打好直球五大要素

1. 身體的協調(Physical Game),擁有正確的節奏(Timing)及擺盪(Armswing),並能依球道狀況立即調整兩者,擁有二到三個有利的出手方式,保持「重覆擲球」的能力。

2. 球道的適應(Lane Play),了解如何在不同的球道打出理想的切角,了解如何在不同的球道均能解到spare,準確地放點或箭頭,並想像每次擲球的路線。

3. 球具的選擇(Bowling Balls),決定最適合自己的指孔與角度(grip),對不同球道狀況均能找到表面合適的球,依據個人表現來決定對付不同球道的球具組合。

4. 心理的調適(Mental Game),做好賽前的準備,保持「專心」及「進入情況」,可以隨時擁有鬥志或放鬆心情,擁有調整心情的方法。

5. 體能的維持(Physical Conditioning),保持體力與耐力的最佳狀況,確保自己在比賽期間的體能。
—————————————————————————–

紐約保齡球館比一比

◆曼哈頓

※Bowlmor Lanes(42球道)
地址:110 University Pl between 12th and 13th Sts(地鐵:L, N, Q, R, W, 4, 5, 6到14th St–Union Sq; F, V到14th St.)
電話:212-255-8188
網站:bowlmor.com
服務:可以點飲料。回球快。

※300 New York(32球道)
地址:Chelsea Piers, Pier 60 at 23rd St and West Side Hwy(地鐵:C, E到23rd St.)
電話:212-835-2695
網站:3hundred.com.
服務:大電視及寬敞的休息室。

※Leisure Time Bowl(26球道)
地址:Port Authority, 625 eighth Ave between 40th and 41st Sts, second floor(地鐵:A, C, E到42nd St–Port Authority. )
電話:212-268-6909
網站: leisuretimebowl.com
服務:擁有全套服務的酒吧。

◆布魯侖

※Melody Lanes
地址:461 37th St between 4th and 5th Aves, Sunset Park, Brooklyn(地鐵:N, R到 36th St.)
電話:718-832-2695
服務:有零食小吃。

※Maple Lanes(48球道)
地址:1570 60th St at the corner of 16th St
電話:718-331-9000
網站:bowlmaple.com
服務:大型體育酒吧,並有零食小吃。

※Shell Lanes(32球道)
地址:1 Bouck Ct at Shell Rd, Gravesend, Brooklyn
電話:718-336-6700
網站:shelllanes.com

◆皇后區

※Jib Lanes
地址:6719 Parsons Blvd, Flushing, NY 11365
電話:718-591-0600
網站:JIBLANES.COM

※Whitestone Bowling
地址:30-05 Whitestone Expwy at Linden Pl, Flushing, Queens
電話:718-353-6300
網站:whitestonebowling.com
服務:全天候服務,並有食品。

※Astoria Bowl
地址:19-45 49th Street, Astoria, NY 11105
電話:718-274-1910
網站:astoriabowl.com
服務:提供保齡球、運動休息室、休閒餐廳、聚會、會議、商店。

◆布朗士

※Ball Park Lanes(50球道)
地點:810 River Ave at 158th St, the Bronx(地鐵:B, D, 4到161st St–Yankee Stadium)
電話:718-665-5800
服務:適合全家老少活動。
=====================================
與準職業保齡球選手的唯一過招

文/珩君


(Getty Images)

記得到現在的公司上班不久,就發現同辦公室的同事羅伯特是一位保齡球愛好者。每星期有兩天他必須準時下班,一分鐘都不能多待,就是為了打保齡球去也。

起初有些納悶,打保齡球不是休閒性的運動,至於要這樣認真嗎?熟悉了以後才知道,羅伯特打保齡球已超過了一般的休閒娛樂,接近專業性訓練了。他說,他們有十幾支球隊,每年要正式比賽,獎金從比賽的報名費而來,不同的名次會得的到不同的獎金額,名次中等以上才能拿回報名費。打得好,就會去參加州和國家級的錦標賽。持續穩定打的好,就可以選擇成為職業選手了。我對這個過程很感興趣,原來職業選手是可以這樣產生的啊!對我這個從大陸出來、熟悉了職業選手由國家從小選拔培養的人來說,這不啻是另一類「主權在民」的生動事例。

◆年終派對上的保齡球賽

我們這個分公司的人數不多,但很能體現美國是一個民族大熔爐的狀況,我們有白人、黑人、亞裔;白人中又有猶太人,其中又有美國的猶太人和從俄國新移民來的猶太人;亞裔中有印度人和中國人,中國人中又分在美國出生的(ABC)和像我這樣的新移民;印度人也一樣,他們稱在美國出生的印度人為ABCD。

我們的保齡球愛好者羅伯特是經典的英國裔美國人,金髮藍眼的小夥子,帥氣逼人。9歲就會用電腦編程式,大學時期得過編程式競賽獎,30出頭已是資深軟件工程師。他愛穿牛仔褲加T恤衫,鬍子不長不短的似乎是刻意不刮乾淨,家有小轎車不開,卻喜歡開費油的小卡車上下班,處處盡現陽剛之氣。聊天時透露過他某年打入過前三名的光輝經歷,我也藉機請益一些保齡球的技術問題,並且希望到球場跟他實地學學。

三年前,公司的年終派對,經過大家投票,選在聖誕節前在曼哈頓中城的一家保齡球館舉辦,公司包了幾條球道,訂了一些食物,典型的美式派對就開始了。在保齡球館聚會的好處是,除了吃喝、聊天外,隨時可上場去玩上幾球,保證不會冷場或沒事幹。這次派對對羅伯特意義非比尋常,因為他已向公司辭職,新年就要隨女友搬到佛羅里達州去了,這將是他最後一次和大家聚會。那天他開車從上州來曼哈頓,正而八經的拎了一個看上去很沉的包上來。我們都是在保齡球館換專用鞋和挑球,唯獨羅伯特從自己的球包裡拿出了球鞋和一個錚光發亮的保齡球,難怪他的包顯的這麼沉!他向我解釋了他的球有這樣那樣的好處,我試了試,喔實在太重了,根本玩不了。

在自由練習時,我看羅伯特的動作是最標準的,和偶爾在ESPN頻道裡看到的職業選手的動作沒什麼差別,擲出去的球都旋轉著走著弧形的軌道。但是他那天的狀態似乎不太好,打出全倒(STRIKE)的次數不多,他也沒吃太多東西,一個人在邊上的一個球道上練著,好像是在找感覺。

在自由玩了兩局之後,主管亞當宣布,公司在場人員將分成兩組進行一次比賽,由他和羅伯特各領一組。事後看來,充滿競爭意識的練家子亞當也是有備而來的,因為前一天在公司碰到時對他說:「羅伯特可是準職業選手呢,明天如果要比賽,他一定穩拿冠軍了。」沒料到亞當並不苟同的笑著說:「是嗎?到時候我們就知道了(Really? We’ll see.)。」可不,現在就要來真格的了。

◆用太極發力法玩保齡球

保齡球雖然是個人運動,但比賽時往往是在小組之間進行,以強調團隊精神。但個人都有單獨計分,每個組員的分加起來,就是小組的總分了。所以,一局比賽下來,小組和個人之間都可以比出勝負。這次比賽下來,因為參加的人多,都不記得小組最後的總分是多少了,只記得在個人得分上羅伯特不但沒拿到冠軍,連亞軍都沒拿到。最後是亞當拿了冠軍,而我這個沒打過幾次保齡球的人竟以兩分之差拿了亞軍。因為時間已晚,亞當就宣布派對結束了。

想不到和羅伯特唯一一次同進球場,竟是這個結局,而他那天雖然是一身職業的行頭,卻是絕對的不發揮。真想不到技術性這麼強的個人運動,還會有這樣的偶然性呢!

後來同事們知道我根本沒練過保齡球,以前進球場的次數不超過5次,而差點拿了冠軍,都嘖嘖稱奇,說我有這方面的天賦。有沒有天賦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根本就不會任何保齡球的技術,因為我臂力很差,架子上最輕的球我都覺得沉。但我以前練習太極經年,腰腿上可能還有些功夫,在擲球時都是用太極發力的方法,以腰腿之力帶動手臂將球「甩」出去的。如果這些來自不同族裔的同事知道我用中國太極發力法在玩保齡球,不知道會怎麼想呢!
=====================================
最古老也最時尚的運動 保齡球

文/孫燦


早期保齡球賭場盛行,1841年康州宣布禁止9瓶保齡球。據傳現今的10瓶保齡球即為了繞開康州禁令所發明。(攝影/愛德華)


類似保齡球的英國庭木球。(Getty Images)

保齡球起源於哪裡呢?眾說紛紜。畢竟,扔東打西的想法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體育項目很相似。有專家認為,保齡球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但證據並不太明顯。上世紀30年代,英國考古學家Sir Flinders Petrie在古埃及一座兒童墳墓中發現9個石瓶和1個石球,遊戲的玩法是用球投向石瓶,將石瓶擊倒,與現代保齡球十分相似。若真如此,保齡球的起源將可以追溯到西元前3,200年。正因為此,保齡球運動也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運動之一。

據說,位於太平洋的波利尼亞群島上,古時也流行著一種類似的遊戲,名叫烏拉勒卡,更不可思議的是,發球的地點與瓶子擺放的地點距離正好是18.29米,與現代保齡球道的距離相差無幾。

德國歷史學家William Pehle在19世紀初指出,西元3、4世紀德國的「九柱戲」應該是現代保齡球運動的前身。不過,當時它是宗教儀式的活動之一。當時,德國的天主教徒在教堂走廊裡安放9根木柱,象徵著叛教徒與邪惡,然後讓信徒們滾石頭擊打。如果能夠打出大滿貫,則將可以為自己贖罪、消災;反之,如果擊不中就要遭受懲罰。這個宗教儀式持續了很長時間。不過,這項運動充滿的趣味性讓人們感到,與其說它是一項宗教儀式,倒不如說它是一種令人愉快的遊戲。

12世紀左右,保齡球就已經流傳到了英國。考古學家們發現了許多類似保齡球瓶的文物。到14世紀,保齡球已經成為歐洲風靡的一種運動。1366年,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1327~1377年)甚至立法宣布禁止保齡球以阻止他的弓弩手玩保齡球耽誤了練習的時間。理查二世(1377~1399年)也發布過類似的法令。到亨利八世(1509~1547年)的時候,打保齡球已經成為英國貴族身分的象徵,如同今天的高爾夫球一般。

宗教革命時期,宗教改革之父馬丁.路德還專門對保齡球的玩法,球和瓶的大小作了統一的規定。規定將9個排列成菱形,用大軟球投擊瓶子,一直投到瓶子被全部擊倒,誰投球的次數少誰就得勝。他曾在家中後院為孩子搭起木柱讓他們玩耍。國際保齡球博物館中有一個傳單上就這麼寫的:「馬丁.路德曾在宗教儀式上說過,我們都追求人生的完美,但是如果洗溝的話,也不要放棄希望。」

從此,9瓶式保齡球開始風行歐洲,特別是在德國和荷蘭。類似保齡球的扔打遊戲也在歐洲各地出現,例如義大利的室外地滾球(Bocce)、法式滾球(Petanque)還有英國的庭木球(Lawn Bowling)。
歐洲各國保齡球遊戲匯集美國。

隨著歐洲人發現新大陸,大批歐洲人移居美洲,英國、荷蘭、德國等的僑民也將各自的保齡球遊戲帶到了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下城的保齡球場公園(Bowling Green)就曾是紐約居民們打保齡球的競技場地。

19 世紀40年代,第一家室內保齡球館在紐約州古利尼吉開張,當時保齡球館叫做「Knickerbocker Alleys」。在短短的幾年內,全國各地保齡球館成為時尚,但也成為了賭博中心。1841年由於保齡球賭場盛行,康州宣布禁止9瓶保齡球。有不少人相信,今天的10瓶保齡球就是為了繞開康州禁令所發明的。到19世紀末,保齡球已經傳到「偏遠」的伊利諾州,但是每個州與每個州之間的保齡球重量、瓶大小都不一樣。1875年,美國紐約地區9個保齡球俱樂部的27名代表組成了世界上第一個保齡球協會(NBA)。雖然該協會當年召開會議希望統一保齡球規則與大小重量,但最終無功而返。

直到1895年9月9日,美國保齡球大會(American Bowling Congress)成立才解決了這個問題,統一了保齡球球道長、寬、球重與瓶大小。為了便於班干球瓶被連續擊倒,該協會決定將保齡球排列的菱形改為倒三角形的排列形狀,將瓶與瓶之間的距離定為12英寸,並制定了標準的保齡球用具及其他有關規則、定下了今天保齡球計分制度等。次年,辛辛那提、波斯頓、芝加哥、堪薩斯、加拿大魁北克等地也都採納了這些新規定。從此,保齡球運動成為一項正式的體育運動。

1901年,美國保齡球大會在芝加哥維魯巴克大廈保齡球館召開了首屆保齡球競賽。1902年,伊利諾州的Ernest Fosberg成為第一名打出滿分300分的選手。雖然一開始打保齡球的大多是男性,1917年,女性保齡球聯盟(Women’s Bowling League)成立,很快的改變了這一點。1928年,保齡球大會正式禁止在保齡球場內賭博。1939年,美國黑人保齡球協會成立(後國家保齡球協會)。

在世界二戰期間,美軍在各地軍事基地裡建造了4,500條保齡球球道,作為軍事人員的主要娛樂設施。對於許多年輕美軍而言,這也是他們第一次接觸保齡球。戰後1948年,局部地區在球道上添加點、線標記,大大改善了投球的準確度。

1952 年,國際保齡球協會(FIQ)成立,總部設在芬蘭的赫爾辛基,它以奧林匹克精神為宗旨,提倡和推進了這項運動的發展。1954年,首屆保齡球國際比賽在芬蘭赫爾辛基召開。1958年,專業保齡球選手協會(Professional Bowlers Association)成立。1974年,保齡球專案被列為亞運會正式比賽專案。1988年,第24屆漢城奧運會上,保齡球被列為表演項目。1992 年,第25屆巴賽隆納奧運會首次將保齡球列為正式比賽專案。

◆從風靡到消失 反映社會聯繫削弱

保齡球的發展也一直受到了科學的推動。最早的保齡球都是愈瘡木所製作的。1905年,第一個橡皮製保齡球誕生。1914年,保齡球製作公司Brunswick推出經典的Mineralite型球,保齡球採用硫化橡膠製造而成,成功取代了過去容易產生變形及破裂的木質球,一直使用到今天。1946年,AMF公司研製出全自動置瓶機,取代了過去的撿球童(就像今天的網球童一樣),完成了保齡球的現代化。當然,隨著電腦、電視、液晶顯示器的誕生,現在保齡球選手們也不用拿筆、紙計分了。

1950年代和60年代這段時間裡,保齡球風靡全美,各地的保齡球館甚至被《洛杉磯時報》稱之為「小城市」,耗資上千萬元(60年代數字)。加州開發商Louis Lesser在El Cajon於1962年建造的Parkway Lanes保齡球館一共擁有60條球道,五英畝的停車場、耗資100萬元。就在河對岸的新澤西,保齡球館就不下500多家,一個郡就有4萬多名成人參加保齡球比賽。當年還流行這樣一句話,談戀愛時是一打保齡、二看電影、三吃晚餐。可是,不到幾十年,最出名的Paramus、Astro Bowl甚至連擁有112條球道的世界最大保齡球館之一的Edison Lanes等保齡球館都已轉變成為購物中心、兒童遊樂場甚至倒閉。保齡球似乎也從大眾的眼目中消失。這是為什麼呢?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教授 Robert D. Putnam在《獨自打保齡:美國社會的崩潰與復生》(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一書中解釋說,主要原因是美國社會成本(social capital)——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聯繫在逐步削弱。今天,沒有太多美國人願意連續36個星期每週定時出現在一個地點,打著同樣一種球,而且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也不如以往了。

有些人則認為,年輕一代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嘗試各種各樣的活動、學習各種各樣的技能已經不願意讓孩子把全部青春放在一個活動上;有人認為這是主流媒體的錯。與上世紀50年代不同的是,許多媒體不再把保齡球當作正式體育來對待。目前,只有ESPN體育頻道播放職業保齡球賽;有人還認為,這是因為打保齡球的人被媒體普遍形容為「大肚、嗜酒、口出狂言的社會人渣」,就像1998年《The Big Lebowski》裡的一樣;也有人認為,這是價格飆漲的緣故。在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每場球只要$5,但現在這個數字已經高達$20。

◆依然是室內體育之最

不論如何,今天美國打保齡球已經和過去很不一樣了。今天,在保齡球館打球的人可謂都是十足的保齡球愛好者。因此,打出大滿貫也是十分平常的事。而且,這些保齡球愛好者還發展了一套打球的禮儀。例如,當左右兩個球道有人打球時,自己最好等他們打完了才上場。在職業比賽上,這個禮儀可能延伸到左右的三、四條道。如果有人很有可能打出300分的話,一名專業選手也會停下來,直到這位選手打完了全場比賽之後才上場。

隨著科技的發展,近年來也出現了許多模仿保齡球的電動遊戲。最出名的就是Nintendo Wii 體育遊戲中的保齡球。不用出家門、不用花錢,只需要拿著手中的Wii遊戲機模仿打保齡球的動作就可以享受打球的樂趣了。當然,與真正手中握著一個保齡球相比,差距還是很大的。

今天,世界最主要的保齡球賽事包括:世界保齡球大師賽(World Tenpin Masters)、世界十瓶保齡球聯合會錦標賽(World Tenpin Bowling Association Championships)、職業保齡球世界錦標賽(PBA World Championships)、世界排名大師賽(World Ranking Masters)等。

據估計,目前美國大約有一億人打保齡球。每週,大約600萬名美國人打保齡球,每年大約有4000萬人左右,仍然是室內體育之最。

《KINGPIN》將保齡球賽搬上銀幕

好萊塢以體育比賽為故事的影片很多,以保齡球為背景的片子也不少,《KINGPIN》是其中以保齡球正式比賽為故事的電影,一般被歸為喜劇類,但反映的社會現實和哲理卻發人深省。

KINGPIN 是講一位天才的年輕保齡球冠軍,因不黯世事,在殘酷的競爭中招人陷害,失去了用以打球的右手。15年後,他在貧困潦倒中,發現了一位極據天賦的但又是與世無爭的阿美族(Amish)年輕人,最後終於將其訓練成功,在百萬美元的大獎賽中,打敗了15年前陷害他的宿敵。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