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15日電)本屆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諾伏西羅夫,與老師蓋姆在有趣的實驗中發現石墨烯,共同獲得今年諾貝爾物理獎。他說,現在最想忘記諾貝爾得獎的事情,回歸專心做研究的生活。
今年36歲的諾伏西羅夫 (Konstantin Novoselov),原本在荷蘭和老師蓋姆 (Andre Geim)做研究,後來定居英國,2人現為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
諾伏西羅夫認為,去實驗室是「去玩樂(have fun)」,石墨烯的發現是偶然,2人常常會在週五黃昏進行「週五黃昏實驗 (Friday evening experiments) 」,這與平常一般實驗不同,不是用儀器而是用雙手,天馬行空創意實驗,實驗約1天或1星期做完,不一定對人有用,但是很有趣、很好玩。
「週五黃昏實驗」最有名的就是「膠帶剝離」實驗,其他還有青蛙懸浮在空中、新型的化學黏劑、液態小水滴電荷分離等。諾伏西羅夫說,其他很多實驗雖然都失敗,但非常有趣。
這麼年輕獲得諾貝爾獎,諾伏西羅夫感到非常驚訝。他說,從來沒想過要得獎,現在要盡可能忘記諾貝爾獎,開始計畫未來的事情;明年他不會參加任何的研討會邀約,要專心在實驗室裡做研究,他的目標是做好的、有興趣的科學研究。
諾伏西羅夫說,得獎以後,由於很多媒體採訪與研討會邀約,讓他的生活變得一團亂。
諾伏西羅夫坦言,花很多時間在實驗室,「我並不是工作狂,而是我的工作就是我的興趣」,他很享受;除了科學研究,他還很喜歡閱讀,好奇心使然,想了解過去幾百年社會的轉變,因此特別喜歡閱讀與歷史有關的書籍,此外,還喜歡在國家公園中爬山。
「我只是喜歡做我喜歡的事情」諾伏西羅夫說,當他做科學時,就做科學,跟家人在一起時,就跟家人在一起,做事情很執著,但也知道什麼時候該停。
諾伏西羅夫的俄裔背景成為西方媒體的焦點之一,他說,哪國人並不重要;例如他實驗室裡有12個人,每個人都不同國籍,是個國際化的研究團隊,其中也包括台灣人;他認為,科學家應該去不同地方、不同實驗室,才會得到新的靈感。
致力於基礎研究的諾伏西羅夫,對於台灣許多學生喜歡選擇電機系等應用科學,他說,要記得電腦不是比爾蓋茲發明的,電腦是很多物理和工程的學者發明的;長程來看,基礎研究對於社會發展非常重要,對個人而言,基礎研究有更多的樂趣和自由。
諾伏西羅夫說,他享受做實驗,如果無法享受實驗,「你一定會失敗」;他不會鼓勵要每個人都要當科學家,喜歡待在實驗室裡的,才適合當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