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日記四:從孩子的眼光出發

妙茵

人氣 2
標籤:

這星期的攝影課老師讓我們看了一部感人的紀錄片“小小攝影師的異想世界”。這部片子中展現了許多孩子的攝影作品,他們在攝影師的指導下激發潛在的藝術天份,拍出的作品受到世人的肯定,並受邀參加世界巡迴攝影展。他們用最原始單純的眼光看世界,從身邊的人、事、物取景,留下現實生活的記錄,真實而不做作。她們考慮的東西其實不像大人這麼複雜,她們取材的角度與距離讓人驚嘆——原來一幅動人的藝術作品唾手可得,不必遍訪名山大川,也無須長途跋涉。

雖然他們生活在印度紅燈區裡最污穢的世界,在他們身上保留著天使般的純真與樸實,鏡頭下那燦爛的笑容、單純的思維是多麼讓人珍惜!在片中我們看見孩子雖然受到虐待可是依然善良的說出:“我愛我的母親,雖然她總是一天到晚罵人,我還是很愛她。”學習使用電腦時,孩子馬上想到的是學會電腦就可以寫信給攝影老師。

“我把靈魂放進顏色裏。”我們聽見一位小小畫家如是說。這些小小攝影師也堅持老師所教導的──“要你自己構圖確定後,才按下快門鍵”。相片是心靈世界的投射,並非刻意追求稀世珍品或標新立異,而是一份無可取代的童趣與創意,是心酸的見證、是真實的反映。原來攝影藝術跟詩歌、音樂和繪畫一樣,充滿個人豐富的情感表達,是心靈的解放、情感的詮釋,更是強大生命力的展現。可以說這些照片不僅展現出過人的觀察力與天份,更具有一種無與倫比的激勵人心、撼動社會的效果。

難怪攝影師澤娜布裡斯基說:「你沒辨法想像一張照片能夠表達那麼的多,那麼的豐富」。藝術的可貴在於忠實的反映社會和客觀的呈現,所以照片才能成為全人類共通的語言,引起人們的共鳴,感動人心。當我們失去對生活的熱情的時候就會失去對周遭的新鮮感,失去欣賞的心情與眼光,進而忽略了身邊值得珍惜的真實與美好。真與美不需要太多的點綴與裝飾,真實而感人的就是好作品。

透過鏡頭我們知道,繼續留在紅燈區的孩子們未來很有可能步其母親的後塵成為妓女,或像父親一樣吸毒、販毒、墮落潦倒。攝影師澤娜布裡斯基相信唯有上學才能使他們離開貧窮、虐待與絕望,於是她到處奔波為孩子的出路努力,希望他們不再處於弱勢的地位,能夠走出黑暗,開創自己的光明前途。

可惜的是她們完全無法與命運抗爭,有些孩子還是被父母帶回原來的地方,有些在新生的天地中走不出自己的路,有的並不珍惜上學的機會,真正留在學校的竟然寥寥無幾。令人感嘆唏噓的是未必每個人都能在別人的幫助下,在機會來臨時及時把握!但是,重要的是我們盡力了,為一群天使努力過,在無私的犧牲奉獻中,留下了我們的足跡。

影片接近尾聲,心情確實有些沉重,這些孩子依然逃不出黑暗的牢籠,一陣辛酸湧上心頭。然而最觸動人的居然是最後出現的一行字幕──「向紅燈區的婦孺致敬」。此刻的我再也按捺不住潮湧般的心緒起伏,熱淚在眼眶中打轉。是的,即使面對世界的黑暗、面對生命的卑微,依然要充滿感恩。這些婦孺活在世界最陰冷的角落,她們無奈的屈服在齷齪的環境裡,為了孩子、為了生存幹著在世人眼裡最卑賤的行業,可是她們依然是值得尊重的生命!即使我們的努力最後不能戰勝現實,沒能全面獲勝,但是我們看見在黑暗的掙扎中閃爍著生命的光輝。@*

kids with cameras基金會網站有小朋友的攝影作品http://kids-with-cameras.org/kidsgallery/

相關新聞
「你怎麼了?」用同理心聆聽孩子的情緒(3)
「你怎麼了?」用同理心聆聽孩子的情緒(2)
「你怎麼了?」用同理心聆聽孩子的情緒(1)
最好的教養:教孩子學會接受負面情緒(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