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感受與想法真的感興趣,會幫助孩子做自己。要陪伴孩子建立自我意識,首先要真正地聆聽他,不要評斷,不要給建議,不要試著引導他,就只是讓他說出他的經歷,幫助他辨認、接受和瞭解自己內心發生的事。
成人的大腦已完全成熟,讓他有辦法獨自處理情緒。孩子的大腦尚未發育完成。能幫助他專注在他人身上的額葉區,和讓他能將情緒次要化,也就是說出情緒、給予情緒意義的皮質區,還在建構中。大腦邊緣系統會處理恐懼、笑或眼淚,無需其他更上層區域的介入。
因此,為了讓自己能不被情緒淹沒和壓垮,能疏導精力,能學著以社會可接受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能知道盡情去感受不會有危險,孩子需要成人的陪伴。
所以,當他還不具備有效處理自身體驗的心理能力時,絕對不能讓他獨自面對情緒波動,那等於是把他丟進古老的心理防衛機制,像是否認、抵消、分裂、投射到他人身上,或反向作用中。這些當然是讓自己不再去感受的有效方法(之前提過的老繭),但代價是會讓我們與現實的接觸變質。
比起讓小孩獨自對抗他內心的怪獸,我們可以陪伴他。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安全有責任。
馬丁打你,還告訴你「我不愛你了」,如果你覺得受傷,如果你開始聆聽自己的傷痛而不是準備聽見他的傷痛,如果你回答他 「我也是,我也不愛你了」,或是「回你的房間去,等你平靜下來再回來」,馬丁會深深覺得自己被遺棄。
他需要你,他用打你來告訴你,因為打人是在尋求接觸。他用自己對你的愛當賭注大聲呼喊他需要你,你卻拒絕他?
孩子就是孩子,他還不會把事情好好說清楚。父母的角色正是幫助他運用適當的詞彙,而不是進入情緒之爭。大人能控制自己的衝動。比起父母的情緒,優先處理孩子的情緒是很正常的!
當然,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父母要撤退。但如果父母太早退場,將使孩子無法學習,並會一直手足無措,任自己由控制焦慮的防衛機制擺佈。
該做什麼?
當孩子感受到情緒,你的問題會是:「我該怎麼幫他意識到他內心發生的事?」
對新生兒,請盡快處理。試著找出他的需求並滿足他。他比你的醫生或時鐘更知道自己是不是餓了。在他表達情緒時,請陪伴他。如果他所有的生理需求似乎都已滿足,那就跟心理需求有關。請留下來,用心傾聽。讓孩子向你傾吐他的抱怨、抗議和痛苦。
孩子越大就越能自主管理情緒。在急忙跑去關心之前,可以先花幾分鐘觀察他怎麼自己設法處理正在經歷的事。如果他沒有對你提出任何要求,請信任他。
請留給他表達的空間。我們常會想要「安慰」孩子,我自己就是這樣,所以我會克制自己。我的孩子在哭時,在安慰他之前,我會先試著聆聽他:「我知道你不舒服!」如果他很不舒服,我甚至會鼓勵他哭出來:「哭吧,寶貝!大聲哭,抱著我哭,你在痛!」
絕對不要問「為什麼」。「你為什麼哭」會讓孩子覺得被指責或被貶低,這個問題可能在暗示他沒理由哭。而且,這個問題也要求思考,但孩子還沒來到那一步。在能夠談論他的情緒前,他需要先表現出來。
而且,知道他「為什麼」哭後,我們會想解決他的問題,提供他辦法。但他不需要這些,他很可能可以獨自面對他的問題,他只是需要自己的情緒被聽見。
試著用能陪伴他內在經驗的「怎麼了?」或「你有什麼感覺?」來取代「為什麼」。(接下文:「你怎麼了?」用同理心聆聽孩子的情緒(2))◇
(網站專文)
(本文摘編自《最好的教養,從接受負面情緒開始:理解孩子的情緒風暴,打造良好親子關係的45堂對話課》,遠流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曾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