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景的定律

有願景的短視:當願景碰上績效(3)

路易士.派特勒(Louis Patler)

人氣 2
標籤:

在科技領域中,麥特凱菲擁有一項殊榮:有個「定律」以他為名,就像戈登‧摩爾(Gordon Moore)亦如是。

總括來說,摩爾定律(Moore’s Law)和積體電路的日趨複雜有關。摩爾說:「我心裡有個目標,就是讓大家了解,積體電路已經成為一種不必花大錢就能闡揚電子學的方式。」而麥特凱菲定律(Metcalfe’s Law)則是說:「網路的經濟價值等於上網者數目的平方。」(注8)

我發現二項定律同樣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麥特凱菲和摩爾心中都存在著最終消費者。對摩爾來說,重要的是透過積體電路來讓電子用品普及化;對麥特凱菲而言,重要的是要了解,任何網絡的內在價值及力量,都和使用的規模脫不了關係。

高科技的「喜劇」

當然,在每個傳奇願景家及先見之明定律成功故事發生的同時,都有另一個證明「令人冷感」的短視情形比比皆是的案例。史考特‧亞當斯(Scott Adams)的《呆伯特》(Dilbert)連載漫畫就提供源源不絕的例子。

前陣子,一家商業雜誌舉辦呆伯特「模仿」大賽,一個朋友把得獎作品傳真給我。請注意:表2-1所引述的話是真實的,可不是編造的。

表2-1 當呆伯特遇上短視公司

‧「自明日起,員工必須出示個人安全卡才能進入辦公大樓。公司預定下星期三拍照,員工將於二週內收到卡。」

‧「我需要的是我們以後會碰到的特定未知問題表,這個Beta測試還要搞多久啊?」

‧「電子郵件不可用來傳遞資訊或資料,僅可用於公司業務。」

‧「人員流動率高是好事,這足以證明我們擅於訓練員工。」

‧「這個計畫很重要,我們不能讓它被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干擾。」

‧「不能把做得正確拿來當作進度落後的藉口。」

從這些例子裡,我們可以發現,呆伯特主義不僅持續存在於公司文化中,甚至稱得上蔚為風行。我經常閱讀《呆伯特》來吸收唯有幽默才能提供的識見,這種未經過濾的眼光,能看清工作世界的靈魂。每位領導人都必須找到這麼做的方法,以了解企業本質的瑕疵及全貌。

趨勢通祕訣

‧運用願景同時塑造策略和執行的方式。

‧只要有願景,利潤就會跟著來。別怕跨出框架,開創瘋狂大膽的理念。

‧願景盡可能簡明扼要──如仁科的願景只立基於三個核心原則,也就是這七個字:”Make customers happy. Have fun. Be profitable.” (顧客開心、工作快樂、得到利潤)。

‧為了能引導、創造績效,願景必須面面俱到、啟發人心。

‧有願景的領導人普遍具有一項特質,就是出乎尋常的固執與堅忍。

‧不必花太多精神請焦點團體和其他門外漢來確認你的願景;反之,請聽從自己的直覺。@(待續)

摘編自 《萬無一失!聰明看趨勢》 寶鼎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88個管理時間超簡單祕技(8)
88個管理時間超簡單祕技(9)
成語典故:王顧左右而言他
36則持續成功的心法:時間大富翁(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