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標識上的建議食用量存在誤導性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茱麗婭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消費者團體稱食品包裝上所列建議食用量可能誤導人們。由於當前食品包裝上的建議食用量通常偏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正在考慮建議食用量的標準化。消費者團體表示,澳洲應該採取不同的方法來作食品標識。

去年,消費者權益機構「選擇」(Choice)的僱員們對早餐麥片的進餐量進行了稱量。食品政策部門高級官員休斯(Claire Hughes)表示,人們的進餐量通常多於食品包裝背面標籤上的建議食用量。他們邀請了一些民眾來進行測試,發現平均而言,男性早餐進餐量通常比包裝袋上的建議食用量多出49%,女性通常多出26%。

她認為通過這個小研究可知,建議食用量得標準化,而每一種麥片的建議食用量也應根據種類差別而有所不同。她說,「我們研究了所有早餐穀類食品,發現製造商標明的建議食用量從14克到60克不等,差距很大。這是因為有些食物重一些, 15克的牛奶什錦早餐看起來比15克膨化干麥片少很多。」

澳洲食品雜貨委員會總幹事卡內爾(Kate Carnell)表示,這就是建議食用量難以標準化的原因,也是她反對借鑒美國式的辦法來統一建議食用量的原因。她說,「我們目前正在同國家心臟基金會和其他方面人士討論如何正確確定建議食用量。考慮到如冰淇淋類食品,一杓冰淇淋可以有很大差異,有些很稀很膨鬆,有些很濃稠並混有許多巧克力,所以這不是簡單的僅僅使建議食用量標準化,我們得研究食品的熱量、脂肪含量及其它指標。」她認為增加食品建議食用量可能會誤導消費者,建議食用量的熱量應該等同於一個普通成年人合理早餐量所含熱量,因此問題是如何界定含有合理熱量的平均早餐量。

一些醫生表示,建議的食用量存在嚴重問題。阿德萊德大學研究員兼健康專家亞特蘭蒂斯(Evan Atlantis)醫生表示,建議的食用量往往不管用。他說,「我認為不應該把重點放在建議食用份量和標籤上,因為這很主觀。換句話說,活動量大的人食用量比活動量小的人要多。」

許多澳洲的製造商現正在產品包裝正面列出每日營養攝入數據。「選擇」機構表示,對該方式有所保留,取而代之應使用「紅綠燈」系統,即依據脂肪含量、鹽和糖的數量來判定而不是依據建議食用量。綠燈意味著你可以吃很多,紅燈意味著你只能吃一點。

亞特蘭蒂斯醫生稱,很多非常好的食物根本沒有標籤,他認為政府和業界應該致力於鼓勵消費者增加水果和蔬菜的食用量。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買到「小強」豆腐乳 老翁嚇得告狀
可口可樂廣告誤導 被迫更正
上市公司首肯誤導性新聞稿面臨處罰
台灣人米飯食用量 24年減少近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