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允地方發債券 學者:未來更留隱患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0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怡蓮報導)近日,中共財政部發文,允許部份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一事,引發了經濟界人士的關注。有評論認為,目前政府沒有信用評級,政務不透明,此舉可能為未來埋下更大隱患;經濟學家綦彥臣認為,中國經濟已經沒有軟著陸的機會了,財政部這個條例,也是讓地方自己找個著陸的跑道,摔死摔不死,是你自己的事情。

綦彥臣:從純粹經濟學角度來說意義不大

10月20日,中共財政部公佈《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辦法》,允許2011年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深圳市開展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其中規定2011年試點省(市)政府債券由財政部代辦還本付息,地方債發行實行年度發行額管理。

經濟學家綦彥臣向大紀元記者表示,這個條例主要是向地方政府發一個信息,要自己負責任,不要在地方債務償還不了的時候打包上交,財政部想化解這個矛盾。

他認為,地方發行政府為責任人的債券有一個程序問題。經省人大備案批准後,資金究竟用在哪裏,民眾可能都不知道。

「再一個問題是,這個抵押品怎麼估值,你說這個土地值4億,可能你突然又說值15億了,對這些變數老百姓一點辦法也沒有。」

從純粹經濟學角度來說,它這個意義不大。他說:「我們現在並不急於爭論它的效果究竟怎麼樣,看他的成交量,應該是很低的。現在股市下走,基金不賺錢。老百姓還會去買你的地方債券嗎?」

沒有民主 何來財政透明

《經觀察濟報》報導,中央代發地方債的用途主要用於中央民生項目的配套,但地方自主發債必須對應具體項目。財政部科研所副所長劉尚希說,地方發債必須對應具體項目,不能用於經常性支出,也不能用於資本性支出。規劃、審批、承銷、用錢的、監督的不能互相脫節。

綦彥臣認為,立項、審批、發行,不會有大變樣。但是,錢只要進入地方財政賬戶,那就不可能專款專用了。太多的「專款專用」的說法了。「如果綠化用的錢也專款專用,恐怕綠化都上到我住的樓頂了。」

還有,就是中央下撥的農民抗旱專用款,都沒法專款專用。他說:「本來每畝十塊,到農民手裡,每畝四塊八就不錯了。被挪用的部份幹甚麼去了?有人說,哪個鄉上訪的多,哪個鄉抗旱補貼就被扣得多。抗旱專款成了維穩補充經費,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但沒辦法,就這德性!」

財經評論員葉檀早前就地方債問題發表的評論中說,一旦允許地方發債,地方政府的信用評級至關重要,地方政府的信用記錄,地方的償債能力、資產的變現能力、接受債券購買者的檢驗,很難想像債券購買者會為一項毫無產出的面子工程掏錢。

綦彥臣還表示,沒有政治民主,就沒有財政民主;沒有財政民主,何來財政透明?

「中國經濟已經沒有軟著陸的機會了」

據中國網透露,債務到底是多少?各家說法不同。央行2009年5月末提供的數據是負債超過5萬億元,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先生表示,到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超過7.38萬億元,而國稅總地方局原副局長許善達先生提出的數據是10萬億元。

綦彥臣表示,地方債的口徑很有問題。許多地方以半私半公形式運行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的私人公司貸款,沒算進地方債。但是,一旦打包上交中央,估計馬上會出現13~15萬億。

華寶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國旺向中國網表示,財政部允許上海、浙江、廣東省與深圳開展自行發債試點,可以緩和地方債務壓力,減輕對賣地財政的當期依賴,但在地方新財源出現前,仍是治標的措施,對地產可能是利空。

經濟學家魯政委稱,在地方政府舉債約束機制未能健全的情況下再開新口子,則可能為未來埋下更大隱患;財政部「代辦」償付,也使市場無法正確評估信用風險。

「也就是說,中國經濟已經沒有軟著陸的機會了。財政部這個條例,也是讓地方自己想法,找個著陸的跑道。摔死摔不死,是你自己的事情。」綦彥臣再次表示了自己的觀點。

(責任編輯:謝東延)

相關新聞
金融時報:中國地方債務風險達臨界水平
何清漣:被「數據迷宮」繞暈的北京
外媒:保障房或助土地財政推高地方債
大陸上半年土地出讓金下跌 京降幅近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