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第二名

賴伯勇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Winning is not everything—but making the effort to win is —Vince Lombardi(贏球非一切,努力以赴去贏才是。──美國足球教練隆巴第)

看小孩子打棒球非常投入,比賽結果一隊勝出,得到冠軍,球員、教練與父母歡天喜地,輸敗的一隊則垂頭喪氣彷彿世界末日。小孩子的好勝心與父母的期望,使人人覺得非第一名不可。這種現象在課堂上也十分普遍。考試得第一名的同學努力要保持一馬當先,居次的同學緊緊跟在後頭,企圖迎頭趕上,取而代之,讓同學、父母與別人的父母「叫我第一名」。

第一名是很光榮值得慶賀的,勝利的果實是甜美的。作為觀眾,看到有個球隊在艱苦中反敗為勝,也可分享一絲喜悅。但是有時看到球員為了求勝,聲嘶力竭、動作粗暴、言語驚人、情緒高昂,雙方反目成仇,忘了運動比賽的目的是為了好玩、鍛鍊身體,志在參加而非非贏不可。在課堂裡求學目的是要獲取新知,學得做學問的竅門、培養做人做事的方法,或著更現實地說,學生讀書希望順利考上高一等的學校,至於名次並不重要,況且第一名僅有一個,第二名第三名也不錯。就好比馬拉松比賽,中途跑第一名的運動員未必就先抵達終點,只要緊緊跟在第一名不遠處,能堅持到底,抵達終點線就是勝利。世人喜歡以成敗論英雄,其實第二名也算是成功啊。

我們也許必須先改變父母與年輕人對成功與失敗的觀念,才不會眼中只有第一名。成功得第一固然得到一切榮耀,失敗居第二也會產生挫折感,但是西方諺語說,我們有輸有贏。輸贏本是兵家常事。況且,失敗或得不到第一名並不意味我們是低劣或次等公民,在運動場上我們沒贏球,只是球運不濟,或對方表現較優。在考場裡考不到第一名,可能你讀書方法有錯,前夜沒睡好,達不到前茅並不影響你的個人價值,不論賽局、求學,只要你盡了最大的努力、心安理得,叫我第二名又何妨?

從另一個角度看,因為你沒得第一名,對手才能享受第一名的光采,這是「己所欲諸施於人」的最高境界,也是「第二名」可以自我安慰的。不論是哪種競賽,勝者也應以打敗你這個可敬的對手為榮,而更加敬重你才是。我們常常看到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得獎人不斷推崇落選的入圍者,在球場上冠軍隊的球員也會讚美對手,勝者讓敗者顯得更加偉大。

競爭是人類的天性,有競爭就有結果,有輸贏。你落入第一名之外的機會遠遠超過攀登第一名的可能。因此如何看待第二名極為重要。如果你把第二名視為全然的挫敗,自我的否定,因而失去信心,一蹶不振,而不思檢討自己,力圖振作、重新出發,你就永遠與成功無緣,陷入泥淖無法自拔。另一種看法是,競爭宜以自己為對象,而非跟別人做比較。因為人比人氣死人,只有帶來壓力,妨礙自我成長;今日之我跟昨日之我比較,才可以看出自己的進步。

位居第一有高處不勝寒、需時時提心吊膽,唯恐下降的心理壓力。第二卻是神奇的數字,即使是第十或五十也有同樣的意義,尤其當你往後看,看到還有許多人在你跟後急急尾隨時,你應慶幸你已接近前頭。因為你已全力以赴,不把焦點放在結果,而在享受奮鬥過程的樂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問:如何撫平孩子的挫折感?
    答:年紀愈小的小朋友因為還不是很清楚「失敗」、「害怕」或是比較的觀念和感覺,因此大多比較容易安撫。若是在比賽或演出過程中在舞台上遭遇失敗時,家長和老師都可以幫助學生釐清失敗的因素有哪些,這些影響的因素可能有:過於緊張、對於舞台大小或是燈光無法適應、沒有熟悉的人陪伴、本身曲目尚未完全克服、生理不適、鋼琴大小或是椅子適應的問題等等。
  • (大紀元記者林節編譯)面臨挫折時,如果能學著把它看成是一時的落難,而不是萬盤皆輸,那麼你會因此變得更堅強。
  • 「快樂學習」或許是過去十幾年教改過程中最響亮與打動人心的口號之一,但是其中也隱藏著很大的迷思。「大人們」所以會強調「快樂」,避諱「壓力」,或許是因為過去的成長過程不快樂,不想讓孩子們「重蹈覆轍」,或許是因為不想背負「讓孩子不快樂」的罪惡感。無論如何,青少年真正需要的,是「沒有壓力的快樂學習」嗎?
  • 小王進來公司才半年,從開始的豪情萬丈跌落到如今的頹廢消沉,他已然失去了所有的鬥志,雖然業務部門裏職員的流動率向來都非常的高,所以人員來來去去的也不須訝異,可是印象中小王卻是一個很有抱負與理想的人,所以我跟小王分享了我的想法。
  • 悲觀的人,遇到下雨天就愁眉不展;樂觀的人卻能欣賞下雨天才有的景致……我們不能決定天氣,但能決定自己的心情,我們不能阻擋人生中的挫折,卻可以決定自己的態度。
  • (shown)希望是不幸者的第二靈魂。嚮往美好的未來,是困難時最好的自我安慰。
  • (大紀元記者聞慧多倫多編譯報導)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有宗教信仰的人在面對挫折和困境、犯錯誤時,心裡會想著神,這樣可以減少痛苦和精神壓力。

    這項由多倫多大學士嘉堡分校(University of Toronto Scarborough)研究人員所作的研究發表於心理科學協會雜誌《心理科學》上,研究測試證實,人們遇到挫折和困難時想到神,更容易接受逆境,緩解精神壓力。

    報告的作者、研究人員圖里特(Alexa Tullett)和因茲利(Michael Inzlicht)對犯錯的人對痛苦做出反應的腦電波進行測試。他們先讓參與測試者或者寫下了對宗教的看法,或者做一個包括宗教和神字眼的重點歸納。然後接受簡單、但容易犯錯的電腦測試。

    測試結果發現,在參與者自覺或不自覺地想著宗教和神時,人的大腦與前扣帶皮層一致的區域中大腦活動減少,而前扣帶皮層部位是人腦在察覺事態不妙時作預警的部分。

    研究者得出結論,人們心存宗教和神時,大腦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有信仰的人更能自如地應對挫折,對焦慮引起的錯誤不是太難過。可以形成「防護層,抵消對錯誤的對抗反應,減輕皮層的警示信號」。研究者稱,對於有宗教信仰的人,心裡想著:神有辦法讓世界有序,有辦法解釋似乎是隨機事件的原因。這樣就減少了他們痛苦的感受。

    研究者之一的因茲利說,「心存宗教信仰會讓你在受到攻擊時保持平靜,在犯了錯誤時緩解痛苦。這能幫助我們理解與有宗教信仰的人相關的一些十分有趣的調查結果。儘管不太清楚原因,有一些證據已表明,有宗教信仰的人更長壽,他們往往更快樂、更健康。」他還表示,如果無神論者能思考自己的信仰,可能他們會做得更好一些。

    因茲利(Michael Inzlicht)稱,世界上85%的人有某種宗教信仰。他認為,作為心理學家,應該去研究人們為什麼要有信仰;如果信仰對人能起作用,那這些作用到底是什麼。

  • 我一路走了過來,從年輕時憤怒變成如今的平靜,或許是已經習慣,也或許我終於能接受,所有的壞事也都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 小高和小周本來同在一家壽險公司共事,去年底因為公司被一家美商壽險公司合併,因而面臨了去留的抉擇;留下的條件,對他們這些中階主管非常不利,不但薪水必須降得跟新人一樣,只有兩萬四,還得重新接受公司的培訓,只剩下年資可以累計。
  • 人生難免挫折,每個人經歷的不幸也許相似,但過程和結局卻迥然不同。有人能很快走出挫折悲傷,甚至開創出一片新天地;有人卻難以自拔,從此一蹶不振。這種差異背後的原因何在?性格、基因、社交網絡還是人生經歷?最新研究結果表明,磨難能錘煉人的意志,人們遭受打擊的次數直接影響著從挫折中恢復的能力以及恢復的速度,而且挫折還能強化人們心理自我治療的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