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的故事:給音樂插上理想的翅膀

專訪澳籍韓裔音樂教育家李敬姬
font print 人氣: 15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2年03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袁麗澳洲悉尼報導)出生於1954年的李敬姬教授(Professor Kyunghee Lee),今年已經將近58歲了,看上去卻像是40歲的中年知識女性,言談舉止中,李敬姬透露著和藹、親切、樂觀、積極的態度,同時也散發著藝術家的熱情心智。對鋼琴的摯愛,讓她義無反顧地放棄了成為醫生的職業生涯;走進音樂的殿堂,使得她成為一名受人愛戴的音樂教育家。

在對李敬姬的專訪中,不僅看到作為移民澳洲的努力與不懈,更使人感受到作為音樂人的誠摯。幾十年來,她從一位對鋼琴懷有無限的熱誠、獲獎多多的年輕鋼琴家,後來在中年遇到身體的變化,不得不放棄她最愛的演奏生涯,到從困境中爬起辦學育人,創辦了澳洲國際音樂學院(AUSTRALIAN INTERNATIONAL CONSERVATORIUM OF MUSIC)簡稱:AICM,成為一名音樂教育家,各種經歷雖然歷盡艱辛,李敬姬娓娓道來,讓人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她對音樂充滿了激情與樂觀的心態。


澳洲國際音樂學院(AUSTRALIAN INTERNATIONAL CONSERVATORIUM OF MUSIC)簡稱:AICM位於悉尼羅澤爾(Rozelle)地區維多利亞大街。(攝影:袁麗/大紀元)

放棄從醫 走進音樂的天堂

李敬姬出生在韓國,父母、兩個哥哥都是醫生,父母對她的期望也是和對她的哥哥們一樣,希望她做一名醫生。她說:「我出生在一個醫生世家,父母都是醫生,自然也希望我能夠和我的哥哥們一樣,長大後成為一名醫生。我很小就開始彈鋼琴,曾經多次作為天才兒童和韓國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我對鋼琴的熱愛像是與生俱來的,但是家人卻不要我以此為事業生涯。」

1976年,因為工作的緣故,20出頭的李敬姬來到了澳洲。這個國家廣袤的土地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決定留下來。她說:「剛一到澳洲,我就開始喜歡上了這個國家,她的廣袤土地、自然優美的環境、淳樸的民風等等,讓我不願離開。那時我已經是個成年人了,我覺得我可以為自己的今後作決定,我要做我喜歡的事情,想要做一名鋼琴家一直是我的夢想,我願意將我的一生奉獻給鋼琴演奏事業。」

於是,李敬姬從新開始上學,拿到了臥龍崗(Wollongong)大學創造性藝術專業的頭等榮譽學位,再到美國就讀音樂碩士學位。李敬姬由此開始了她的職業鋼琴演奏生涯。

磨難中的新生 由鋼琴家到音樂教育家的蛻變

李敬姬遨遊於音樂的海洋,在當時的澳洲,她成為非常有名的年輕鋼琴演奏家,她在歐洲、美國、亞洲等國不停的巡迴演出。她演奏的莫扎特協奏曲(Mozart Concerto, K466)被當時的(Tiayin Daily)描述為「創造天堂世界」、穿越心臟與靈魂。與此同時,她還在歐洲、澳洲等地舉辦大師班。


澳籍韓裔音樂教育家李敬姬教授(圖片來源:AICM)

但是到了80年代初期,她的手開始出現問題,由於長年的演奏練習,她不得不間斷一些演出。最後,她被醫生禁止再彈鋼琴,李敬姬一下子陷入事業的困境。她說:「那時的我非常沮喪,每天都無事可做。幸虧我的朋友們給我以鼓勵,教會的和周邊的一些朋友,他們鼓勵我去教學生鋼琴,於是我開始教朋友們的孩子。我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在教學上也頗有能力,所以,這些學生們進步很快,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

在教授鋼琴方面取得的成就,使李敬姬再次找回生活的希望,她將自己多年來的收穫傳授給那些喜愛音樂的人們,她感到成就自己的夢想比幫助別人達成夢想更有價值。她的第一所鋼琴學校建立在悉尼內西區的茵菲爾德(Enfield),隨著與日俱升的聲望,許多家長都願意將他們的孩子送給她,學校也在不斷的擴大。她教授的學生經過幾年的訓練學習,有的已經在國際比賽上脫穎而出。

時至今日,她已經將學校辦成為一間得到澳洲教育部認可的具有學士學位(Bachelor Degree)、學位證書(diploma)的國際性綜合音樂學院,李敬姬從一個為實現自己夢想的鋼琴家變成一名優秀的音樂教育家。

歷盡磨礪達向成功的彼岸

談到辦學的艱辛,李敬姬感到所走過的艱難歷程對她來講就是人生歷練的過程。她說:「剛開始辦學時,我並不知道會有甚麼樣的結果,經費的壓力和教學的壓力都有,但是堅持才會有結果。漸漸地我發現孩子們在一點點的取得成績,越來越多的人找到我,要我教他們的孩子。後來學校不斷的擴大,每次搬家都很辛苦。」

當學校辦到可以有學士學位、學位證書的資格時,遇到的困難更大。李敬姬談到當時由於是私立學校,無法得到紐省教育部的教育貸款資格,許多想來上學的學生由於無法湊足學費,而不得不放棄在這裡學習,學校也面臨著巨大的危機。她說:「所幸我們都走過來了,後來,我在羅澤爾(Rozelle)地區買下了兩棟樓,成為AICM的校址,我們還會在2012年建立一個12年級的音樂學校。現在來這裡的學生也可以申請紐省教育經費貸款了。」

給音樂插上理想的翅膀

李敬姬表示感謝神給了她這樣的機會,否則的話,她還是一個只知道為自己而自豪的自私之人。她說自己現在的生活非常的充實,每天的忙碌也非常有意義。她講道:「我已經不年輕了,都快60歲了,像這樣的年齡是不能夠浪費時間的了,我得抓緊時間,把要做的事情完成。2012年在市中心的百老匯(Broadway)大街,我們要建立一所從小學部到高中部的音樂學校,為那些富有音樂藝術天才的兒童少年提供一個能夠得到高質量培訓的音樂學校。」

她說:「我們的辦學方針就是要讓那些具有音樂天賦的人得到最好的學習。來到AICM,就像是到了家。我們的教師都是富有愛心的專業人員,一個好的演奏者,並不一定會是一個好的教育工作者。我們的老師不僅傳授學業、專業,他們把教授的學生更當作自己的孩子,富有耐心、愛心,傳授樂觀向上的精神。我們也不需要規定誰甚麼時候下班,每一位老師不是把教學當作工作,而是當成自己的事情來做,我們就像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合作的團隊。」

李敬姬認為培養一名音樂藝術人才,不僅需要對音樂的熱誠,更需要對他人的尊重和理解,作為教育工作者要讓學生們首先熱愛自己所學的專業,對音樂感興趣,沒有壓力才能夠學好、堅持下去。她對自己成為一名音樂教育家而感到不虛此生,看到自己的學生在國際上得到大獎,令她倍感欣慰,她說能夠培養出更多的鋼琴家、音樂家才是她真正的理想。

(責任編輯:簡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袁麗澳洲悉尼報導)在西方的國家,古典歌劇依然擁有一批忠實的觀眾,不過在海外華人的社區裡,對此情有獨鍾的並不是很普遍。朱詩傑(Edmond Choo)就是這樣一位在西方古典歌劇藝術中的一位年輕的華裔才俊。他與哥哥朱詩敏都能在歌唱事業上取得很好的成績,與他們父母的關懷、教育和支持是分不開的。
  • (大紀元記者何蔚澳洲悉尼報導)每一個移民,每一個移民家庭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故事也不同。本報記者有機會瞭解了來之不同國家的幾位移民的故事。
  • (大紀元記者袁麗澳洲悉尼報導)中華傳統武術博大精深,貫穿於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長河之中,並留下了不朽的傳說與故事。老一輩武術名家昊和(筆名)先生為弘揚和繼承中華傳統武術,曾經參加過兩屆新唐人電視台「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以及其它國際武術節,日前接受大紀元記者參訪,他講述了傳統武術的理念與在世界的弘揚。
  • (大紀元記者袁麗澳洲悉尼報導)9月23日,在美國紐約曼哈頓時代廣場的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決賽現場,來自澳洲的川菜選手陳依春經過激烈的比賽,最終獲得了川菜銀獎。由於川菜金獎、銅獎是空缺,他成為前三名中的唯一川菜獲獎者。在他回到澳洲後,大紀元記者再次採訪了陳依春先生,在與他的交談中,可以感受到比賽的場景,並分享到他的廚藝心得。
  • (大紀元記者袁麗澳洲悉尼報導)科學的發現,發現的科學,這不只是科學家鑽研的過程,也是許多從事科學研究領域人們的夢想。新近獲得2011年澳大利亞科學部長獎「年度生命科學家」獎項的陳敏博士,在10月16日接受了大紀元記者的專訪,講述了她對葉綠素f的發現,從中我們也能一窺作為科學家真實的工作與生活。
  •   1995年,我在德國波恩大學高訪時,海外華人移民定居的風雲正方興未艾。當時移民到發達國家最熱門的目的地是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前者離中國較近,來去方便快捷,而且自然環境和氣候較好,但對移民的要求較高,尤其是年齡的限制,我當時已到達其上限年齡;後者毗鄰美國,背靠大樹好乘涼,對移民的條件也較寬鬆,但冬季漫長、氣候寒冷,工作難找也是舉世聞名。
  • (大紀元記者袁麗澳洲悉尼報導)恰逢2012年黃曆新年之際,在澳洲悉尼有很多的新年慶典活動。Westfield商業集團也將中國文化介紹給前來購物中心購物的人們。2011年全球華人廚藝大賽川菜銀獎得主陳依春先生以及享譽世界的神韻演出推廣,被邀請作為該集團在澳洲黃曆新年購物城其中的主要慶典活動。
  • 僑居法國的台灣人對台、法兩地的生活有什麽樣的體會?在全球經濟與政治局勢緊張的境況下,他們對未來又有什麽樣的打算?爲此,筆者采訪了三位生活在法國的台灣年輕人,他們分享了在異鄉生活、求學和工作的經歷。他們置身不同的社會環境中,在不斷吸收法國文化與精神價值的同時,始終保留著對台灣的熱愛。其中一位受訪者說:「法國和台灣都非常自由,但自由的方式不一樣。」透露出民主制度在不同的國家,因民族思想與傳統習慣的不同,而有著其差異。
  • 玫瑰花
    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很多國家將這個紀念日定為法定假期,以慶祝女性在經濟、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女性在這個世界上占了一半的組成,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們一樣可以有所成就,為國家社會奉獻一己之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