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有深度的聲音 甘醇回味鄧志浩

徐翠玲
font print 人氣: 475
【字號】    
   標籤: tags:

原鄉音四重唱歌手鄧志浩,不改大鬍子形象,坐在西門紅樓底下的咖啡廳,的確就像他美麗老婆吳芳蘭說的很容易認出來。鄧志浩不只歌唱、也曾經表演過舞台劇,開畫展、經營餐廳、蓋了兩棟房子,近年則專注於推廣兒童劇,他說:「我的工作比較多元。」

「你沒搞錯,搞個咖啡廳幹嘛?」2003年人在台灣的鄧志浩接到老婆吳芳蘭從加拿大打來這樣的電話詢問。

移民加拿大的鄧志浩2003年回到台灣時,原本準備開畫展及籌畫結合台北九歌與香港、廣東兒童劇團進行兩岸三地兒童劇演出,很不巧地竟遇上了SARS,鄧志浩哪兒都不能去,只好蝸居台灣。沒想到這一待,竟然待到石碇山上找了一棟房子準備開咖啡廳。鄧志浩笑說:「我老婆嚇壞了,從溫哥華打電話問我有沒有搞錯。」坐在一旁的吳芳蘭忍不住表示:「他玩很大。」

要開個店那就玩吧!

對鄧志浩而言,「所有的事情都是在玩遊戲」。他很喜歡「Play」(玩)這個字眼,他解釋,戲劇的本質是玩,玩鋼琴是玩,「很多的創意是玩出來的,生活也是如此。要開個店那就玩吧!」

吳芳蘭從溫哥華趕回來確認鄧志浩的想法,因為房子已經租了,加上兒女那時都已夠大,頗能獨立自主,吳芳蘭就留下來幫鄧志浩經營一家名為「不知處」的人文餐廳。


溫馨且吸引人前往的「不知處」人文餐廳。(鄧志浩提供)

因為鄧志浩喜歡麵食,他與吳芳蘭創造出自己的大餅,取名「鄧鬍子幸福手感大餅」,並且開發出各種吃法的大餅餐,當作餐廳主食。由於大餅很受歡迎,星期一到星期五鄧志浩與吳芳蘭忙著做大餅應付訂單,星期六則開放餐廳舉辦演唱會等活動,一有活動就擠滿了朋友,民歌手葉佳修、胡德夫等人都曾參與過演唱活動。鄧志浩形容那時的情景:「他們是用朝聖的心情逃離台北上山去,吃大鬍子做的大餅餐,再聽唱歌。」


鄧志浩與吳芳蘭經營的餐廳,一到週末就擠滿了朋友。(鄧志浩提供)

創童劇團帶中輟生

餐廳經營了5年,因為吳芳蘭大餅做多了,臂膀出現問題無法再揉製麵糰而於2008年歇業,餐廳結束後搬到台中郊區半山腰。在台北近郊山居時,鄧志浩曾經憑著自己在加拿大學過的木工先後蓋了兩棟房子,這回吳芳蘭不准鄧志浩再蓋房子,「兩棟就夠了!」吳芳蘭說。


鄧治浩在台北郊區自己親手蓋房子。(鄧志浩提供)


鄧志浩與妻子、小孩,在自己蓋的房子前留影。(鄧志浩提供)

搬到台中,鄧志浩除了應聘到大學教通識課程外,他與吳芳蘭繼創立魔奇、九歌兒童劇團之後,因緣際會再度催生了第三個兒童劇團──「只有偶兒童劇團」。並與圓愛全人關懷協會專為中輟生成立的創路學園合作,帶著國中中輟生表演戲劇。鄧志浩表示效果很不錯,6.8成孩子得以回歸常軌。不過他也很感慨,中輟生不只是孩子本身有問題,離婚的父母、情緒失控的老師、政府不重視以及教育制度缺乏不愛念書孩子立足之地都是問題。


鄧志浩因為演出兒童劇而贏得大鬍子叔叔外號。(鄧志浩提供)

一路走來堅持信念

從離開鄉音、加入蘭陵劇坊、成立魔奇、九歌兒童劇團、移民加拿大、回台開畫展、開餐廳到創辦只有偶兒童劇團,鄧志浩自認是「工作比較多元」的人,不管是唱歌、繪畫、做大餅或帶中輟生,鄧志浩都秉持著「不斷地創作,維持品質」的態度。

鄧志浩曾經告訴吳芳蘭:「藝術家哪有什麼人退休?」對鄧志浩而言,生命就是創作再創作,不管是否遇到挫折、經濟窘迫或各種批評,堅持信念的他很清楚自己的方向、要做什麼,並且一直不斷地督促自己前進。「做藝術創作,通常在經濟方面要做某些犧牲,也必須要去衝,」吳芳蘭說:「我很佩服他,一路走來堅持的信念。」◇

兒童劇是一塊處女地

在蘭陵劇坊時期,鄧志浩跟隨吳靜吉博士學戲劇表演。蘭陵結束後,優劇場正好創團,劉靜敏邀鄧志浩加入,但吳靜吉告訴鄧志浩:「台灣成人劇場已有人在做,還沒有人做兒童劇,這是一塊處女地,必須要有人去做,你能歌能演,不妨去試試!」之後認識兒童劇的啟蒙者胡寶林教授,鄧志浩陸續創立了魔奇、九歌兩個兒童劇團。


大鬍子叔叔受小朋友歡迎的兒童劇表演。(鄧志浩提供)

鄧志浩剛開始不懂什麼叫兒童劇,在胡寶林帶領下,慢慢有了概念,也摸索出心得。兒童劇看似很簡單,其實一點都不簡單。因為兒童缺乏複雜的邏輯概念,不能用兒童看不懂的片段拼接或倒敘方式呈現劇情,只能用簡單的手法鋪陳劇情。難就難在用最簡單的方法表現最有深度的內容,鄧志浩指出:「如果處理不好戲會很難看、非常難看。」


鄧志浩認為兒童戲劇表演,不如想像中簡單。(鄧志浩提供)

1994年鄧志浩把九歌兒童劇團交棒給繼任者,1996年為兒女教育一事移民加拿大,之後間隔了十幾年,於2008年重組兒童劇,這回團名叫「只有偶兒童劇團」。◇

水分.溫度與人味 另類錄音

鄧志浩出道以來雖然錄過不少專輯,但是,他很疑惑為什麼錄出來的聲音不像他的聲音,也無法傳遞他唱現場的感染力。到了2004年,因為對錄音失去信心,不再踏進錄音室,直到後來聽從音響發燒友的建議,採用另類錄音技術,才於今年推出了《來不及對妳說抱歉》個人第4張專輯。

鄧志浩在錄製這張專輯之前,請教音響玩了20~30年的朋友,他們指出他過去的專輯,有太多的人工修飾,讓他的聲音聽起來有點假、乾而缺乏水分,並且失去了人的溫度。

鄧志浩在朋友引薦下,到高雄一位牙醫設在地下室的錄音室錄製新專輯。看到錄音室陽春的設備,鄧志浩不免懷疑能不能成功,沒想到結果讓鄧志浩滿意極了:「我這次的聲音什麼都不加,可是卻溫暖,誠懇的溫暖,很有人的味道,就像我坐在你的旁邊唱歌一樣。」


新專輯《來不及對妳說抱歉》海報,在高雄、台中、台北等地舉辦簽唱會。(鄧志浩提供)

鄧志浩表示,他們除了使用真空管設備之外,錄音技巧和概念才是成功關鍵。每次錄歌時,不管歌手、和音或樂團至少同時使用4支麥克風,兩支錄人聲,另外兩支吊起來錄現場,打破了商業錄音只用1支的習慣。歌手、和音、樂團在錄音室所站的位置也仿舞台上位置,拉出距離,藉著這樣的錄音方式,呈現聲音的寬度與深度,讓人可以感受到溫暖與真實的歌聲還有人味。◇

玩與態度決定一切

鄧志浩用「玩」來形容自己面對創作與生活的態度。他把「玩」分成三個階段:剛開始是天真單純地玩(發想),但玩出東西以後,就必須很認真地面對自己所創造的東西,去蕪存菁,把好的idea留下來結果就是創意。

雖然鄧志浩把「玩」掛在嘴邊,但他對自己所從事的戲劇、音樂,寫書出書、繪畫、蓋房子等活動都當成操練與修行看待。他指出,做創作有很多東西必須內化,必須有感而發,得認真去體會生活、體驗人事物,才能展現深度與厚度。過程必須克服自己既有的習性與劣根性,這就是修行,他表示:「任何事情對我來說都是一種操練,要不斷地去操練、去深刻體會反芻。」他的音樂、戲劇、繪畫甚至木工作品就是在這種操練帶修行的理念下產生的。

鄧志浩提到當初跟加拿大鄰居孫伯伯學做大餅時,出發點是自己愛吃,但後來開餐廳為了把大餅落實成商品,他與吳芳蘭便每天早上4點鐘起床到朋友李大哥的中央廚房練習做大餅做到9點,持續了一年半,沒想到原本帶著玩票心態做出來的大餅變成很好的商品及生財工具。


鄧志浩開心做幸福大餅展現手藝(鄧志浩提供)

那段期間對鄧志浩而言,學習過程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趣的,他認為如果不去親身體驗,就感受不到樂趣在哪。他說:「態度決定一切,生活是一種態度,做大餅是一種態度。包括我這次出的專輯也是一種態度。」鄧志浩用「玩」票的輕鬆態度面對任何事情,不過一旦玩出名堂時就認真對待,全心全意投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朱銘美術館今晚有一場以「牧神笛巧遇六弦琴」為題的雕塑與音樂的大地對話,張中立與鄧志浩兩位音樂人,睽別樂壇二年後,首次在朱銘美術館公演最新創作,共同募集典藏品維護基金。繼去年朱銘美術館三週年慶「月光音樂Party」募款餐會後,今年的「朱銘美術館2003募款餐會」也因為民眾的熱烈迴響,總共募得了新台幣一百零一萬元,有了這筆典藏品維護專款,使得朱銘美術館近兩千件藝術品每年一度的例行性保養工作,得以順利進行而不致中斷。
  • 【大紀元7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十六日電)曾是民歌手及兒童劇場老手的鄧志浩,今年初定居台中市,經過半年籌劃組成「只(紙)有偶兒童劇團」,將從十九日起上演創團首部曲「遲到大王」,全劇所有看得見的戲偶、佈景及道具,幾乎全為紙製品,希望帶給小朋友全新不同的體驗。
  • (shown)接待WASC考核官的飛天藝術學校校長、主任看上去都氣質高雅,老師們也個個都精神飽滿,臉上洋溢著自信的活力。一查簡歷,這些老師很多都是來自劍橋、普度、史丹佛等名校的博士、碩士,藝術老師也來自世界一流的藝術團隊。飛天學生不但成績突出,氣質更是出類拔萃。學生們舉手投足和言談舉止間都有一種傳統的貴族氣息。這在現代化、自由化的美國,哪怕是其他私立學校也是很少有的,這讓WASC官員們感到很詫異。
  • (shown)「林來瘋」的突然颳起,令球迷驚喜,也讓人震驚。假如不是因為傷病無人上場,坐了兩年冷板凳的林書豪差點被逼得去當牧師。林書豪帶給不同的人們以不同的驚喜,從東方元素到美國夢,再到信仰追求,每個人從他的故事中都得到了啟迪。
  • (shown)曹醉夢 滿族,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中國畫系、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班,曾為大陸美術學院教授。多年從事中國畫的山水、花鳥畫的探索與研究,作品以表現中國北方霜雪、寒冰及蒼荒曠野、幽禽野雀為主。近年來致力於兼工帶寫冰雪類中國畫的研究,成為該畫派的擎領人。其畫作曾在國際展覽中多次獲獎,出版藝術理論專著兩部、合著兩部,出版有《當代繪畫藝術》、《曹醉夢畫集》等畫集。在藝術領域,第一次提出與「美術」相對立的「醜術」的藝術理論,目前從事該項目的研究。
  • (shown)60年來,男女老少的藏民被迫拋下世代居住的土地,前仆後繼踏上艱險的徒步逃亡之旅。13年前,24歲的藏族姑娘達珍背著糌粑和行李也默默跋涉在終年冰雪覆蓋的雪山上,雪霜將她的黑髮凍成了冰,而希望似火燒灼心靈……
  • (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桃園縣龍潭鄉石管局附近之「碧湖」;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有來自西伯利亞之魚鶯出沒。魚鶯於高空鎖定目標後,快速俯衝入池,眼明手快,抓住獵物隨即一飛沖天。
  • 十八歲從澎湖隻身來到臺北,成為知名藝人;三十五歲因為想當媽媽,毅然從掌聲中抽離淡出演藝圈,卻又因緣際會成為一位成功的製作人。在臺灣一片好評下,轉戰中國境內,卻在大陸遭受嚴重虧損的低潮,奇蹟似地以《換子成龍》、《順娘》、《寧為女人》等多部電視劇,高踞收視排行榜第一名。阮虔芷的人生轉折,就是一齣精采好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