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專訪美國華人書畫藝術家協會會長王懋軒

墨韻一生 伴哲思 傳承中華書畫技藝

人氣: 7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 , ,

【大紀元2013年01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天成紐約採訪報導)在生活節奏快速逼人、現代意識瀰漫的紐約大都會,王懋軒的文人書畫如一縷清風,怡人心扉。

意境高深的中華書畫藝術既是視覺藝術的享受更是心靈之間的溝通。中國哲學學者、紐約知名書畫家王懋軒教授近日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暢談中國書法藝術、繪畫藝術,及藝術作品應要表達的深刻內涵。

出身書香家庭,從小浸淫中國傳統書畫文學的陶養,王懋軒在臺灣、阿根廷與美國大專院校任教40多年期間,潛心書畫創作之餘,不忘組織畫會傳承書畫藝術與開拓新局,他自喻「墨韻一生」。

●書法藝術講求基本功訓練

近年來,社會低俗風氣日重,大眾美學品味日下,尤其在紐約這個現代前衛之都,藝術創作空間往往淪為標新立異的競技場。在此大環境下,王懋軒指出,作為藝術家,更要有高雅的情趣和追求。人們常提「雅俗共賞」,但藝術家不能為滿足俗而放棄高雅,或減低高雅的標準。人生要有高尚的寄託和高雅的追求。
[[1]]
雖說書法藝術隨著中文熱而在西方普受歡迎,但如何讓外國人認識書法藝術?王懋軒教授強調,書法離不開漢字,離開漢字的就不是中國書法,而且還必須遵循幾個基本原則。

「好幾年前,我們在哥倫比亞大學開過一次會,來了很多國內外的專家學者。我們邀請到四川美術學院的幾位專門寫書法的教授到美國來,寫了一些作品給我們看,其中一位教授用整張宣紙寫了一個草書的『海』字,然後他把這張宣紙剖開,剪成四張,分別掛起來,呈現出來的是黑線條、白紙底的圖形,他認為這是書法藝術的創新。當時大家就此開會討論,最後達成了一個共識。」

「第一,這種作品我們承認是抽象繪畫,但是不承認是中國書法;第二,中國書法一定要寫中國漢字,才能被稱為中國書法;第三,任何一個字必須要有根據、有來源,可以有變化,但是漢字基本結構不能變。所以中國人寫書法,必須要懂得漢字造型的原理。」

王懋軒說,在外國人看來,每個漢字都是一幅由線條構成的不規則的圖畫。其實,漢字的結構是很有規律、很有系統的,有人甚至稱它是一組「嚴密的方程式」。

「中國字本身是一個完美的組合,不管是哪個字,都考慮到了一個字的結構完美,這很特別,在書法學裡叫作『結體』,西方人叫作『結構』。一個字的高、低、長、短,就像蓋房子一樣,都是有原理的,學書法的人就必須了解,那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學古人的字,在不知不覺中,就學到了字的結構,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要臨摹碑帖的原因所在。學習書法一定要重視基本功的訓練。」

「中國大陸近幾十年,很可惜因為政治的關係,很多傳統的東西、書法的基本功都沒有了,現在的人又是急功近利,想一步登天,寫出來的東西都沒有『根』,因為沒有基本功,站不住腳。」

書法通過線條的形象所傳達的訊息豐富,儘管書法線條外形不一、流派有別,但是線條的好壞是有很大分別的。王懋軒教授說,書法的線條有粗有細、有方有圓,非常講究,根據他自己的研究,線條的變化除了大家熟知的「永字八法」外,每一法都有很多變化,綜合起來有53種變化之多。唐代的書法家歐陽詢在《傳授訣》中亦云:「每秉筆必在圓正,氣力縱橫重輕,凝神靜慮。 」

「要完成一個書法作品,除了懂得『線條』的變化,『結體』的美感,還要講究整體『章法』,缺一不可,完美綜合三個方面的作品,才能夠稱其為好的書法藝術作品。」

●作品高下與作者人品息息相關

那麼,如何欣賞一件書法藝術作品,如何判斷一件作品的好與不好,王懋軒教授認為,應該從「技」和「藝」兩個層面來鑒別。

「一個是看這件作品字寫得好不好,這是屬於『技』;二是要看內容好不好,這是屬於『藝』。『技』是可以訓練學來的。但是『藝』是要靠一個人的學問、修養,所謂的『書卷氣』、『清雅』,就是學問和修養的體現。所以要看一件藝術作品的好壞、高低,就是要看這個『藝』。」

正因為如此,王懋軒教授在帶弟子時,首先要他們先了解要寫的漢字,了解字的內涵,要知道為什麼寫這個字,然後再學這個字如何寫才美。

「『技』和『藝』要配合起來,才能寫出好的作品。如果光是寫字的技術好,這個人頂多被稱為『寫字匠』,沒有精神、沒有靈魂。字寫得再好,沒有人願意看。」王懋軒教授笑說:「不僅如此,還要看這個作品是誰寫的。現在講收藏,那害死岳飛的秦劊寫的字你能掛嗎?不能掛!所以呀,書法藝術跟作者的人品、人格都有極大的關係。」

王懋軒教授鼓勵後進,學習書法,除了學習技法和如何表現外,更應該要常常讀書,了解人生的哲學,才能去寫好一個作品。

●承傳與推廣 讓外國人看懂中國書畫

最近一兩百年,中國的書畫發展呈現出衰退之勢,甚至讓很多人找不到正確方向,為了讓大家重視、珍惜、愛護並協同一致把炎黃子孫、中華文化的精粹、中華書畫藝術發揚光大,1998年,王懋軒教授和十多位技藝高超、志同道合的友人共同創建了美國華人書畫藝術家協會,他並被推舉為會長。

王懋軒教授表示,每年該會要做兩件重要的事:一是在美國本地每年要辦聯合展出,介紹中國書畫的同時,傳承技藝。二是每年一定到國外展覽,每年都去不同的國度,多年來,世界各地幾大州都跑遍了,讓各族裔認識中國書畫的博大精深。

「比如在法國巴黎,我們通過當地的藝術單位邀請法國藝術大學的教授、研究生來參觀我們的作品。他們用西方的美學來欣賞中國的書畫,就沒有辦法進入,所以我們就讓他們一邊看,一邊聽我們的講解。聽完一圈回來,他們就明白了。」

王懋軒說,現在的西方藝術極大部分都是在畫人,可是中國人在一千多年前已經脫離了專門畫人,而是把人放在山水裡面,占很小的部分。基本上每次外國友人看了以後,都覺得非常驚訝,中國繪畫思想的深邃讓他們感到震撼。

「這就是在國外做的最重要的工作,讓外國研究藝術的人懂我們中國的書畫的內涵。」

●引人共鳴,正統繪畫才是王道

王懋軒表示,傳統西方繪畫是寫實技法,隨著照像術的發明,正統寫實藝術的生存環境越來越艱難,所以印象派和抽象派隨之而來。

「什麼三個鼻子、四個眼睛的人都能畫出來,再發展下去,就完全成了抽象的東西,畫出來的東西讓人不知道是什麼。中國有一些畫現代畫抽象畫的人,為了豐富自己作品的內涵,就把老莊思想、禪宗等內容扯進自己的繪畫,搞得人更頭昏腦脹,認為是『莫測高深』,認為他的畫了不起,為什麼呢?因為人看不懂。不過,這就是『變異』。」

他認為:「不管到什麼時候,傳統、正統、寫實的繪畫才是王道,才能讓人產生共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2]]
[[3]]
[[4]]
為了發揚中華文化,繼續傳承中國繪畫的精髓,王懋軒教授帶了很多弟子,其中不僅有華人,還有很多外國人。與此同時,他每個星期還在福壽老人中心義務授課,教授書法、國畫創作,深得學員的喜愛和好評。王懋軒教授說,創立協會、教授課程,為的就是承先啟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藝術,分享書法繪畫藝術的美好,把正統的、中華文化的美好傳承下去。

「我在多個場合都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會一直創作書畫到最後一口氣。』越到現在,越能感覺到『藝無止境』。另外,我常勸人都來習練書法、書畫,因為這非常有益身心,讓人心情平靜、賞心悅目。煩惱多、慾望就多,健康就沒了。肉體的物質需求越少,人生的境界就越高,生活越簡單,生命才能越豐富,所謂清心寡欲是也。」簡單的召喚,蘊含深厚的智慧。◇

文人書畫家王懋軒在紐約

王懋軒教授名茂泉、字子石、號懋軒,50歲以後以其號行世。王懋軒教授1932年生於中國江蘇蕭縣,臺灣中興大學畢業,臺灣師範大學研究所深造,曾任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在臺灣各大專院校任教21年,後又應聘阿根廷國立布宜諾斯艾理斯大學東方研究所授課12年,主講中國人生哲學、中國藝術精神、古典文學等課程,暇餘撰寫藝術評論,從事書法藝術創作。現居美國紐約。

王懋軒因自幼喜好中國書法繪畫,雙親書畫古詩文夙有名聲,其姑丈馬壽華是當代書畫名家,與張大千、溥心畬、黃君璧並稱「藝壇四老」。因家學淵源,受益師友極多。進入社會後,王懋軒於教課之餘皆以書畫自娛,潛心精進,20歲便在臺北首開個人書畫展覽,至今已在國內外舉行30多次個展,舉辦及應邀參加聯展逾百次,獲國內外頒贈藝術成就榮譽獎多項,作品獲各藝術機構及私人收藏。

創作的同時,王懋軒也致力於藝術推廣,曾創辦臺灣蘭陽畫展、阿根廷東方精神畫家協會、美國紐約中國書畫會,現任美國華人書畫藝術家協會會長,被譽為中國國學名家,其傳略被收入《 北美華裔藝術家名人錄 》及世界華人美術名家年鑑。他的繪畫長於青綠山水、寫意花鳥,更擅長水墨畫竹、彩繪壯丹,意境高遠,筆墨精妙。他的書法攻篆、隸、真、草,40年苦修,功力深厚。王懋軒教授在其創作之餘,更深研書畫理論,陶冶人生哲理,涵泳唐宋詩詞,以之化入書畫表現,使其作品更甘醇雋永。

(責任編輯:索妮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