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

決策之鑒:名世英宰

名世英宰

西漢曹參,擔任相國的職位後,謹尊蕭何行之有效的法典,無增無減,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然而,當時他能使天下穩定,國富民殷。

東晉王導,身為三朝宰相,清靜無為,而國家歲計有餘。王導末年不操心政事,當別人誤解他的時候,他甚至還曾自歎說:「人們都說我糊塗,後人應當好好考慮一下:我為甚麼糊塗?」

東晉的另一位宰相謝安,不拘小節,志向高遠,守法不變,表現出無所作為,絕對不胡亂折騰。

唐代的房玄齡、杜如晦,他們的功勞,大到史傳已無法全部記載下來。

宋初韓王趙普,凡是收到士大夫之間相互告發和揭短的奏書,都把它們放入兩口大甕中,倒滿後,就把它們全部燒掉。

宋代的李沆,也是一位大智若愚的賢相。每當各種建議,呈報上來時,他都不批准,而主張不變改行之有效有益的祖宗之法,並對人說:「我就是以這種方式,使百姓安居樂業,來報效國家。」

上面這幾位君子的本意,都不是想吹噓自己,沽名釣譽,然而他們所行的善事,卻都家弦戶誦,人人稱讚。他們真是聞名於世的傑出賢相,怎麼能說他們無所事事呢?(《容齋隨筆》卷七《名世英宰》

用智慧對付邪佞

西漢文帝時,宦官趙談曾經害過袁盎,袁盎哥哥的兒子袁種,給袁盎出主意說:「您和他(指宦官趙談)爭鬥,最好在皇上面前羞辱他,使他當眾出醜,從而不受重用。」

有一次,漢文帝外出時,趙談陪坐在御駕的右邊,袁盎向前奏道:「和天子共同乘坐六尺御車的人,都是天下的英雄豪傑,陛下怎麼和受過刀鋸之刑的宦者同坐於御車之中呢?」漢文帝笑了笑,讓趙談下去,趙談流著淚下了御車。從此以後,趙談漸漸失寵於漢文帝了。

東晉時,中書令溫嶠,準備離開手握重兵的荊州刺史王敦(當時王敦有叛逆之圖).但卻害怕王敦的謀士錢鳳,為王敦出主意來陷害自己。溫嶠(字太真)便藉著王敦為自己設宴餞行送別之機,站起來,裝成不勝酒力的樣子,向每個人勸酒,走到錢鳳面前,隨手打落了錢鳳的頭巾,臉色大變說:「錢鳳是甚麼人?我溫太真勸酒,你竟敢不喝!」等到溫嶠出發之後,錢鳳進來勸說王敦道:「溫嶠和朝廷的關係非常密切,此人不一定可信。」王敦說:「溫嶠昨天喝醉了,對您略微有點不好的聲色。你怎麼能夠藉此說他的壞話,離間我和他的良好關係呢?」因此,錢鳳的奸謀,沒有得逞。

袁盎和溫嶠用智謀去對付奸邪小人,真的就起到了作用。(宋代洪邁《容齋隨筆》卷十《袁盎溫嶠》)

無難生非

真正英明的帝王,並不害怕困難多,而是害怕沒有困難。原因是:一旦沒有了困難,就容易貪圖安逸,不思危亡,所以說:「只有聖明的國君,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在這方面,有大量的反面例證:

假如秦國不吞併六國,統一天下,秦二世也未必會很快滅亡:假如不是隋文帝統一了中國,結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又征服了四周的少數民族,隋煬帝也就不可能有條件大興土木,驕奢淫逸,終於導致隋朝的滅亡;如果十六國的前秦皇帝苻堅,不去平定涼國(今甘肅黃河以西地帶),攻取蜀國(今四川西部一帶),滅掉燕國(今北京以北以西的地方),翦除代國(今內蒙中部和山西北端),也不會頭腦發熱,徵集九十萬人馬,去攻打東晉,招致淝水大戰的失敗:五代時後唐莊宗,如不滅梁國,攻蜀國,也不致於口出狂言,荒淫專橫,終於招致了李嗣源發動的兵變,最後自己落得個被殺的下場:南唐李景,如果不去攻取閩國和楚國,也就不會有淮南的大敗了。

正是:

多難可以興邦,淫逸足致喪亡;慎終如始儉約,謙謹和氣吉祥!

(《容齋隨筆》卷六《畏無難》)

@*

責任編輯:梁馨

 
相關文章